时代洪流中的命运,赖声川联手张震推《暗恋桃花源》续篇

第一财经 2024-11-04 12:17:30

“如果不是到了这个年纪,也许我也写不出这样的故事。”当赖声川的第40部戏剧《江/云·之/间》从乌镇戏剧节走向全国巡演,这位年近70岁的华人戏剧家对第一财经坦言,《江/云·之/间》的故事始于《暗恋桃花源》,是对江滨柳与云之凡错过40年的人生补白。

诞生于1986年的《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的戏剧巅峰,也是很多人的戏剧启蒙。《暗恋桃花源》拍过电影,也持续巡演了38年,是赖声川戏剧中生命力最长的一部。但是,关于剧中的江滨柳与云之凡,一对恋人因时代和战乱而失散的40年是如何各自经历的,赖声川却隔了30多年才动笔写续篇。

“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在《暗恋桃花源》里,赖声川早就写下这句台词。《江/云·之/间》像是对这个疑问的回答,而且由赖声川来亲自回答。

他用一来一往的书信形式,带着观众,从持续40年的信件中,回望一对恋人彼此思念、彼此遥望的人生。书信这种古早的形式,以及动荡年代被迫分离的无奈与哀伤,让《江/云·之/间》成了乌镇戏剧节上最好哭的一部戏。

赖声川说,《江/云·之/间》也投注了他个人许多的青春回忆。他在剧本里融入大量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台北真实生活的记忆,那些餐厅、酒吧、街道的名字与生活方式都是真实且细腻地存在过,赖声川将所有情感和片段从个人记忆和大历史中打捞出来,在舞台上呈现出时代剧的底色与质感,虽守旧,却能触动人心。

祖辈的故乡与往事

11月1日,《江/云·之/间》在上海上剧场首演,剧场门口人潮拥挤。一排庆贺花篮上能看到导演王家卫等人的名字。

把电影圈明星带到话剧舞台,是赖声川多年的选择。这一次,《江/云·之/间》请来张震出演江滨柳,让戏剧提前博得一波关注度。

“其实我跟张震很有渊源。”赖声川说,张震14岁时参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他的女儿也在这部电影里,正好饰演张震的妹妹。多年后,张震把话剧舞台的第一次交给赖声川,是缘分的延续。

张震参演《江/云·之/间》,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姥爷。《暗恋桃花源》里,江滨柳来自东北,云之凡来自云南,他们在上海相恋,因战乱离散,之后去了台北,40年后才重逢。这样的故事让张震想到了姥爷的过往,“他是长春人,跟江滨柳的背景基本上是一样的。这出戏对我来讲,是回到过去,去演绎一个我们没有见过的年代,再把那些生活感传递给观众。”

另一位主演萧艾,自1991年起饰演云之凡至今,这次在《江/云·之/间》中补齐云之凡40年的空白人生。

《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人的向往与人的错过,赖声川想要叙述的,不只是时代悲剧,也在探讨人对桃花源的追寻,对理想国的追寻。

《江/云·之/间》则是记忆的追寻。舞美设计丹尼尔·奥斯特林用抽屉一样的多宫格,将时间与空间并置在舞台上,时空的美,书信里语言的美,使得整部剧有种老派的诗意。对当代观众来说,这种老派有点遥远,就像书信之于今日通讯便利的遥远那样,像是在倾听赖声川讲述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爱情与个体命运之间的故事总是永恒的,《江/云·之/间》通过二人之间长达40年彼此收到或收不到的书信往来,叙述各自的人生际遇。赖声川最擅长在大时代中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将情感与历史巧妙穿插,这部戏剧依然如此。

他坦言,自己与丁乃竺相伴数十年的生活与情感是顺利的,正是如此,他会对爱而不得而感叹,“更能感受到,万一爱情不是那么如意的话,是多么辛苦。”他想象着江滨柳的“放不下”,因大时代的悲剧,与爱擦身而过,“情感是他一辈子的营养,也是他一辈子的痛苦,他的个性也造就了他的人生。”

胡德夫吟唱桃花源

一对恋人为未来做好了一切的规划和安排,突然有一天,他消失了,她开始等待,从一天等到两天,从一年等到十年,直至40年。对当代观众来说,《江/云·之/间》的故事多少有些匪夷所思。当戏中人读着每一封饱含思念的信件,开启各自颠沛流离的人生故事时,观看者多少是抽离的。

但是,当满头白发的胡德夫登台,一边弹琴,一边用沧桑的嗓音吟唱《橄榄树》和《匆匆》,唱出“太平洋的风,一直在吹”时,观众的眼眶开始湿润,戏剧的真实与虚幻开始交织浮现。

老去的胡德夫在台上讲述起台北往事,讲起上世纪70年代,很多人在台北的西餐厅和酒廊驻唱,他与年轻的蔡琴、李宗盛、罗大佑、李泰祥、齐豫相逢,那是众星熠熠的时代,驻唱时期的他,唱的大多是美国民谣。胡德夫细腻的讲述,堆叠起一个迷人而真实的时代回忆,巧妙地与《江/云·之/间》的复古台北形成呼应对照,有一种铅华洗尽的光芒。

赖声川说,他邀请胡德夫登台,对方都没问演什么,立刻就答应了。用胡德夫的话说,“是一种老朋友间的默契”。

两人见了面,胡德夫才知道,是这样一个即兴而真实的吟唱者角色。这个角色很奇妙,既是戏剧之外的旁观者,又是真实历史的亲历者,他与赖声川之间的友谊,也始于《江/云·之/间》故事中的七十年代。

“胡德夫就是那片‘桃花源’。”赖声川说,《江/云·之/间》在台北首演,胡德夫用一首首充满乡愁的音乐构成一片“桃花源”,其中也包括他创作的一首《江云Tango》。这些音乐、故事与记忆,引得现场抽泣声一片。在乌镇戏剧节,许多人到中年的观众也在黑暗中眼含热泪,《江/云·之/间》也被称作“最好哭”的戏剧。

剧本的文学性是《江/云·之/间》的另一种特质,文字中隐含着对个人处境的关怀,对平凡小人物的关照。剧中粉墨登场的裴大哥、老韩、小姑、苏老师和王教授,是各自典型的鲜活人物,他们填充进江滨柳与云之凡的世界,在时代印记中,成为台湾往事的一部分。

《江/云·之/间》里一封接一封的书信,背后是曾出演《暗恋桃花源》的林青霞、丁乃竺的功劳,两位女性为剧本增加了很多文学色彩和柔软的情感。

作为第一代《暗恋桃花源》里的云之凡,以及赖声川的伴侣,丁乃竺说,《江/云·之/间》跟过往赖声川戏剧最大的不同,在于诗意。这部戏用诗一般的意境呈现人生的错过,以及人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接受自己的命运。

赖声川想要告诉观众,每个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擦身而过,也有很多迟迟放不下的情感。面对时代的洪流,我们该如何用一颗悲悯的心去包容变化与无常,是他想要叙述的核心。

赖声川在剧中写下一句台词,“原来命运是客观的,幸福是主观的。”他希望,观众能在走出剧场后,把这句话带进生活中。

1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