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红色圣地”“转折之城”的遵义再添“新名词”——贵州省域副中心城市。
副中心,新定位。一时间,一系列“培育经济增长引擎”的政策呼之欲出。其中,有着“一化领三化、一肩挑两头”作用的工业再次走在前列,印发《关于支持遵义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构建“特色主导、层次分明、集群引领、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圈,打造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桥头堡”,更好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新贡献。
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四化”建设的“第一牵引”作用,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将起到了怎样的支撑作用呢?今日起,多彩贵州网将陆续推出《省域副中心建设工业在行动》系列报道,聚焦“一县一业”,展现遵义各地有特色、多元化的产业集群如何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经济,在加速打造成为经济增长“新一极”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全国的开放型经济体。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石琳婕)它是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的核心经济区;
它是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遵义段起点、长江经济带和黔渝经济合作等重要区域;
它是贵州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
走进遵义播州,一幅产业兴、品牌强、活力足的画面徐徐展开。在这里,越来越多的新动能涌现,让实体经济根基更牢靠;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崛起,“走出去”更是“走上去”;越来越多的创新力在传承中迸发,汇聚成时代强音。
贵州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苟江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显平在谈到大力推进省域副中心建设下县域经济如何赋能发展时,把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头部带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作了示范案例。
相关资料显示,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铝行业的发展。如今,已拥有完整的“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电解铝设计产能36万吨,氧化铝设计产能80万吨。其中,90%以上的铝液实现就地转换。1至9月,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缴纳税金3.33亿元。
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遵义铝业)是如何成为头部企业的?播州与遵义铝业又是如何互融互促、成就一方发展的呢?初秋,记者走进播州,前往苟江经开区,一探究竟。
——一个企业带动一域经济走出洼地
在遵义铝业的电解六厂房,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数台电解槽全速运转,熔岩般的铝液源源不断地从电解槽中被吸出。“热辣滚烫”的铝液在多功能天车的辅助下,被迅速送往下游企业,完全铝液直供。
“这种铝液直供模式降低了运输成本,确保了铝液质量的稳定,为下游企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原材料支持。”遵义铝业企业管理部经理助理黄双顶介绍,公司设计年产能36万吨,每天有500台电解槽进行铝液加工,铝液日产量超过1100吨,其中,高达90%的铝液直接供给园区内的下游企业,实现就地转化。
同时,播州区还深入挖掘铝土矿的潜在价值,通过深加工开发出棕刚玉、磨料磨具、铝酸钙粉、净水剂以及基均质料等副产品,已经形成的“铝土矿—棕刚玉—磨料磨具”“铝土矿—铝酸钙粉—净水剂”“铝土矿—基均质料”副产业链,丰富了市场供应,提高了铝土矿的综合利用率。
播州区现有规模以上铝及铝加工企业30家,集聚了如遵义斌辉矿业有限公司、贵州成黔矿产有限公司等铝土矿开采、洗选、贸易企业,遵义铝业、贵州遵义金山磨料有限公司等铝土矿加工利用企业,贵州正合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航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遵义恒佳铝业有限公司等铝精深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市场拓展等方式实现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近年来,遵义播州全力构建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质量效益,推动融合发展。全力主攻铝产业精深加工,充分发挥资源、能源、配套优势,补齐延展铝及铝加工产业链,做大做强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全省重要铝及铝加工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推动铝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从原材料向新材料、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迈进。
“产业链的完善带来了显著的集群化效应,实现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郑显平说,这几年,围绕发挥头部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中的‘链主’功能,播州实施存量裂变、价值再造。
未来,播州将依托铝土矿资源,布局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为主线的产业集聚区,延长铝制轻量化材料、中高端合金制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链,旨在立足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这一大背景下,全力打造国家级铝加工产业集群。
一审:罗晟鸣
二审:何秋怡
三审: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