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颅脑部分,血管众多、神经密布,它与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紧密地联系着,因而给脑子动手术,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次扬子名医团直播间邀请到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副院长、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王汉东教授,一位擅长在“生命禁区”为患者开辟希望之路的“刀尖上的舞者”,来自全国各地的脑肿瘤病人都希望在他这里解决“头”等难题,其中更多的是颅底肿瘤、脑干肿瘤等肿瘤位置“藏”的很深的疑难复杂病例。
大咖小传
王汉东
南京明基医院副院长、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学促进会神经创伤学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会长,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神经肿瘤与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系“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颅底外科十强、“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获得者、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擅长手术治疗疑难重症,尤其在诊治脑深部肿瘤、颅底肿瘤和脑干肿瘤这些高难度肿瘤以及复杂的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方面造诣深厚。
在生命禁区“拆弹”,考验的是“手上功夫”
在句容工作的杜女士因为剧烈头疼,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而在当地就近医院就诊,CT提示颅内出血,需进一步诊断治疗。随后便来到了南京明基医院,最终检查结果提示杜女士脑干(延髓)腹侧有肿瘤出血,需尽快手术解除肿瘤对脑干的压迫。该肿瘤位于颅颈交界区,手术需要绕过脑干中的众多重要神经核团,难度大、风险高,但对王汉东教授而言却是“轻车熟路”。王汉东教授主刀,肿瘤被完全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也未遗留任何神经功能障碍。
53岁的张先生在颅底斜坡、脑干前方长了一个鸡蛋大的肿瘤,辗转多家医院,医生都不敢轻易“下刀”,甚至被建议放弃治疗。后经多方打听找到了王汉东教授,但那时张先生已经意识模糊,情况极度不乐观。经过近10个小时的手术,王汉东教授将肿瘤表面的神经、血管、脑干小心翼翼地剥离,分块切除肿瘤,术后第二天张先生就有了意识反应,几天后便可以开口说话并进行简单的下床活动。
王汉东教授接诊的患者中,不少肿瘤都如上述那般累及到了脑干区域。而仅有拇指大小的脑干作为人体神经纤维最密集的区域,“掌管”着呼吸、心跳、颅面肌肉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细胞修复难度又极大,一度被称为“生命禁区”。“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们涉足的颅底病变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脑干中也有一部分相对安全的区域(功能损伤相对较小)。通过CT、核磁、扩散张量成像(DTI)、术中导航等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定位病变部位。”不过,王汉东教授也坦言,基于大脑的复杂性和精细程度,在其他外科领域应用得风生水起的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还相对有限,它考验的还是医生的“手上功夫”。当然,绝大部分的颅内手术都是安全的。
王汉东教授提醒,脑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感觉到了明显症状,肿瘤已经不小了。“早发现、早治疗对脑肿瘤同样重要。因为目前手术仍是这类肿瘤为数不多的治疗方式之一,当肿瘤体积较小时,手术难度降低,病人承担的手术风险也会小很多。建议大家在体检时可以增加头部CT、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等,特别是中老年群体,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忽视颅内检查。”
“全切除”还是“保功能”,颅底手术需“精打细算”
一直以来,肿瘤手术都会尽可能扩大切除肿瘤及肿瘤周边的部分正常组织,以避免留下“漏网之鱼”而影响预后。但这一“惯例”在脑肿瘤手术特别是颅底手术中往往难以实施,很多时候都需要权衡、选择。是在保障功能的情况下切除部分肿瘤,还是为了尽可能切除肿瘤而牺牲部分功能来保全患者更重要的功能,是神经外科医生一直需要面对的挑战。
比如说听神经瘤,虽然它多为良性肿瘤,也需要通过手术来制止肿瘤占位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但听神经紧贴面神经,它管理着人的面部表情,如果在切除肿瘤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它,可能导致病人嘴巴歪斜、眼睛无法闭合等情况,对正常生活、社交造成巨大的困扰。“大部分颅底手术都很难做到根治性切除,因为它涉及到暴露,涉及到重要血管和神经的走行等,如果‘一刀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致命的。”。在王汉东教授看来,肿瘤治疗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的切除肿瘤,而是在更好保留功能的同时,尽量把肿瘤切干净,让病人活得久、活得好。
颅底功能密集,空间狭小,手术往往要从几厘米甚至几毫米的缝隙中将肿瘤与包绕的神经剥离,难度可想而知。但在此之前,光是如何“越过”密布的血管和神经,到达并暴露肿瘤就已经一大难题。王汉东教授告诉记者,自己近年来就在关注枕骨大孔腹侧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问题,这种手术通常会选择远外侧入路,需要在患者枕部外侧做一个十七八厘米长的切口,有不少无效暴露。而他通过改良枕下后正中入路,切口长度缩短近半,从皮肤切开到显露肿瘤只需20分钟,也能分辨重要结构,减少术中损伤。
打破学科壁垒,做好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
今年9月,南京明基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正式成立,目前,中心包含神经介入中心和脑胶质瘤中心两大亚中心。王汉东教授介绍,神经医学中心不仅仅有神经外科的医生,还有神经内科、介入科、肿瘤科、康复科、病理科等多个专科的医生,一站式管理与治疗。病人到这里来,不需要奔波于不同科室,而是医生围着病人转,让病人可以得到快速、便捷、精准的医治。
“传统的科室划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病人术后的随访和后续治疗跟不上,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漏洞。”王汉东教授解释说,以脑胶质瘤为例,因为是浸润性生长的,手术很难完全切除干净,患者在术后往往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5年生存率提高了近3倍,所以手术之后,需要把后续的治疗当作一个慢病来多学科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而亚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为患者提供全病程、全生命周期的治疗。
“我们还在计划成立更多的亚中心,将涵盖帕金森病、疼痛性疾病等等的内外科治疗,以疾病为链条,打破内、外的学科壁垒,交叉学科进行干预,为病人创造更好的就医体验,让病人最大的获益。”王汉东教授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许倩倩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