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的印度洋”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孟加拉国、不丹、印度、伊朗、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等11国的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推动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美丽的印度洋和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展开研讨。
研讨会聚焦当前印度洋发生的深刻变化,探讨了印度洋在安全、发展、治理上面临的一系列突出挑战。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是环印度洋联盟的对话伙伴国,近些年来,中国在印度洋事务中越来越积极,在印度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论是印度洋的蓝色经济发展,印度洋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是防灾减灾、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国都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表示,中国的安全和发展离不开印度洋,印度洋国家当然也是离不开中国。希望来自印度洋沿岸国家的专家、官员和学者,能够通过坦诚交流,加深认识,增进了解和信任。
在主旨发言环节,原中国驻印度大使魏苇、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所长苏海尔·马哈茂德大使、孟加拉国外交部秘书艾哈迈德·乔杜里大使、斯里兰卡国防学院院长塞纳拉思·亚帕少将、巴基斯坦海军西迪基中将等分别就本国对印度洋形势的看法及印度洋政策作了分享。
魏苇大使围绕中美博弈对南亚地区形势的影响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发表了演讲。他指出,中美博弈不仅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还将对南亚地区的国际秩序、金融体系、能源供应等方面带来重大挑战。
马哈茂德大使从巴基斯坦的视角出发,讨论了印度洋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强调了中国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中的贡献,并呼吁国际社会与中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乔杜里大使从建设开放、自由、包容、安全的印度洋这一主题出发,指出印度洋对于孟加拉国的社会、经济和安全至关重要,孟加拉国致力于履行其在维护海上地区和平与安全方面的责任。他同时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促进印度洋地区的互联互通,增强自由贸易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作为倡议的签署国,孟加拉国愿与中国密切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洋地区的建设。
西迪基中将和亚帕少将则从军事和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印度洋地区的战略竞争和合作。他们表示,与陆地不同,海洋连接了全世界,其本身就是一个适合合作和推动国际化的场所。他们在演讲中强调了印度洋在全球贸易和能源供应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地区国家通过对话与合作,建立信任和减少区域国家间的紧张关系,维护地区安全机制,遵循国际法和区域间的有关协议,本着相互尊重、利益共享和协作解决问题的原则,共同应对地区的安全、环境挑战,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地区繁荣稳定。
随后的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官员们围绕印度洋地区的整体发展态势、热点问题、地缘政治、地区治理和海洋环境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从各自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和环印度洋地区各国在当前如何应对地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一些具体的热点问题上,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地区国家的对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伊朗恰巴哈尔港和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印度洋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和面临的挑战等,专家们也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
自2023年以来,中东地区局势不断升级,在红海和波斯湾区域,地区冲突的外溢效应逐渐显现。与会专家们围绕红海危机、海湾及东非地区安全局势对印度洋航道以及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特别是重要战略资源进出口等所造成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近年来,随着美国与其他大国推出的“印太战略”,印度洋地区的形势与前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国围绕着印度洋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形势也日益复杂化。除了安全问题,印度洋的发展和治理也同样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都对“印太战略”引发的印度洋地缘政治竞争加剧表达了担忧,批判了部分国家追求印度洋霸权的政策与理念,积极肯定中国过去为印度洋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高度认同中国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为印度洋安全、发展与稳定做贡献。
30日,与会嘉宾与专家们还前往中国航海博物馆、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阿里巴巴公司等进行座谈交流。外宾们纷纷表示,此行深刻了解中国对印度洋事务参与的悠久历史,亲身感受到中国在海洋科技上的先进,同时更加理解中国在海洋事务上秉持的建设和平、繁荣、美丽海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