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金一斌
2024年时值版画家赵延年先生(1924-2014)一百周年诞辰,亦逢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建系七十周年,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时间刻度的叠合为人们再读“赵延年”展开了多重视野,以“木刻青年”为名,艺术家的生命历程与中国现代版画史书写、国族叙事水乳交融并历久弥新。
11月1日至1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主办的“木刻青年:一个世纪中的赵延年”在浙江美术馆展出。本文为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每一刀下去,都能够做到有情有义。”
——“木刻青年一个世纪中的赵延年”展览开幕式致辞
金一斌
各位先生、艺术家,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汇聚于此,以“木刻青年”的名义,向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代表人物,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赵延年先生百年诞辰致敬,再次走近赵延年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这是很有意义的纪念。
作为“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赵延年先生是现代美术史上当之无愧的“百年巨匠”,他长逾70年的艺术生涯,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发展的缩影。
国美的版画创作与教学,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成就。二十世纪美国版画家洛克威尔.肯特说:“版画的起点是黑白木刻,最难点也是黑白木刻,如果有谁能攻克这一关,那他从任何形式的创作都会感到容易很多。”为培养创作型的版画人才,赵延年先生调入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之后,首创了《黑白木刻写生课程》,为中国版画事业培育了一代代新人。先生最具标志性的艺术创作,是在浙江、在中国美术学院酝酿并创作成功的,这里也因此成为中国版画创作和教学的重镇。对于国美的学术家族谱系来说,先生是学校真真切切的“大先生”。
1962年,赵延年在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
“青年”精神,是先生一以贯之的艺术主张。我们都熟悉1961年赵先生在版画系时创作的名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先生的这幅代表作,又被称为《鲁迅像》,展现的正是“青年”精神。在此次展出的作品和文献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赵延年先生始终保持着鲁迅提倡的“青年”精神、“青年”状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可以说,关注现实、追求创新的创作意识;积极向上、尚美求真的人格风范,是先生毕生实践的主线主题。
“放刀直干”,是先生教学创作的始终坚持。先生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最为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艺术家”(李允经)。他曾说:“面对写生用刀直接在板上刻作,这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以刀代笔,以木为纸,每刻一刀都是在用刀在塑造”,‘放刀直干’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先生把鲁迅先生寄语青年版画家们的艺术主张——“放刀直干”,真正应用到版画教学和自我的创作中,并坚持一生。
赵延年《狂人日记》插图黑白木刻1985
面向生活,是先生艺术实践的根本遵循。先生的黑白木刻作品,刚健有力、造型挺拔,将中国写意精神与现代版画语言紧密结合,承载着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深刻表达了时代巨变中中国各阶层的精神与情绪。先生以真挚的情怀关注着现实,留下了丰富立体的时代人物群像。有学者将他的创作誉为“于人民共命运的刻刀”,既基于他创作的时间跨度,也因为他对于艺术对象的深刻把握。先生曾说:“直面人生,刻画和剖析人类的情感和遭遇,是一个画家首先无法回避的自我挑战,这需要功力,更需要胆识。”他所塑造的木刻人物形象,在形似的基础上注重神韵表达,以简约造型塑造人物气质,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达到完美统一,成就了20世纪版画史上一批名作,也成就了先生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无可取代的地位。
不久前,学校隆重举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座谈会。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重温了总书记关于“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根源”的重要论述。赵延年先生的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是秉持着人民之心创作的典范。
2011年,赵延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新木刻讲习班(应金飞摄)
赵先生说:“我做一辈子木刻,就是为了每一刀下去,都能够做到有情有义。”期望当代国美版画人,进一步提升创作的人民意识和思想认识高度,创作出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佳作,开创中国美术学院版画教学和创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