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渐深的南京,有栖霞山漫天的红枫、有朝天宫满披“金甲”的古银杏,除了秋日限定美景,这座城市更有秋日限定美食——香喷喷的糖炒栗子、软糯的桂花糖藕、鲜美的老菱,还有清甜的柿子和石榴等等。“不时不食”,对于吃这件事,南京人是认真的:顺应四时之变,吃每一季的新鲜食材。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总结:“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也。”这种健康饮食理念,从古至今便存于中国人心中,也藏在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中。今天,就让记者带你去博物馆里“尝尝”秋日限定美食。
“柿柿”如意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秋意愈加浓厚。金黄的柿子经过秋霜洗礼,也变得格外甘甜。“悬霜照采,凌冬挺润,甘清玉露”,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如此形容柿子。食用柿子成为秋日的重头戏之一,古人常借食柿表达丰收喜悦之情。
博物馆里的柿子,是什么样?
先来看顾闳中所绘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因画面具有超强的叙事性,及画面背后蕴含着历史传奇,《韩熙载夜宴图》历来为世人所重。现存宋代摹本,藏于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个版本流传?据相关专家考证,自北宋以来,文献中著录的《韩熙载夜宴图》版本有26个,流传至今的图本至少有9种。但不管《韩熙载夜宴图》有多少个版本,画家们所画的史实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南唐重臣韩熙载的夜生活。这段故事发生的地点正位于南京。顾闳中在其中留下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线索——画中的听乐部分,几案上放着几只圆润饱满、鲜艳可爱的柿子,因此专家推测,韩熙载是在深秋举办宴会的。而画中的柿子也正是“一食一季”观念的体现。
圆墩墩的柿子看着就很喜庆,古人认为柿子有圆满如意的含义,所以有“柿柿”如意的说法,古代很多器物都以柿子为造型,或者绘上柿子纹样。
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仿照柿子四瓣蒂的样式绘制出柿蒂纹并装饰在铜镜纽和织物上,寓意“事事如意”。南京市博物总馆有一块清代蓝色暗花缎柿蒂金龙纹衣料,就蕴含着古人的美好期待。南京博物院藏元代柿形银水盂,整体饱满圆润,顶上一个弯柄的小盖做成柿蒂,令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有“菱”有“角”
菱角香飘满塘秋,秋天也是江南地区菱角飘香的季节。菱角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新菱老菱都各有滋味。袁枚曾如此描绘南京人吃老菱角这件事:“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仁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新菱亦然。金陵人待其老方食故也。”
中国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菱、吃菱的呢?
此前,考古学家通过对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距今约7000年)出土的菱角形态变化情况,推测距今7000年前田螺山菱角,介于野生和驯化的菱角之间,说明在7000年前甚至更早,人们已经关注到了菱角,并对其进行了人为干预。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唐代诗人王维在诗中描述了采菱的画面;清代诗人阮元的“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则描述了种菱的技巧。这些诗句展现出中国种菱、采菱的绵长历史。
菱角“有棱有角”的形象常常被设计成紫砂壶的壶柄,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宜兴窑紫砂百果壶等便是一件精品。此壶壶身为圆形,其上点缀瓜子、蚕豆、白果、莲子等果实,辣椒为流,菱角为柄,蘑菇为盖,既有趣味又有意境。
软糯甜蜜
有一种口感,是桂花糯米糖藕的软糯甜蜜。莲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南京人则喜欢将莲藕和桂花、糯米一起制成桂花糯米糖藕。清脆的莲藕、香软的糯米和香气浓郁的桂花融合在一起,便成了萦绕无数南京人心头的一道特色美食,也是如今游客来南京必打卡的一道美味小吃。
《随园食单》中记载:“藕须贯米加糖自煮,并汤极佳。”塞上糯米的莲藕煮熟后软糯非常、稍抿一抿就化在口中,糖渍桂花点缀其上,美观之余又添清香。季节契合之下,味觉与视觉享受着双重盛宴:莲藕与糖桂花的滋味在口中交汇,极目远眺便是金陵城中丹桂芬芳。
莲藕磨成粉,和芋艿一起,可以做成南京的传统小吃糖芋苗。袁枚对藕粉有着精致的追求,他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从前糖芋苗琥珀般的红色源于口碱,如今家常食谱用红糖代替也可调出美妙色泽。
在此前六朝博物馆举办的“只此中国色——青”特展上,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的清代粉青釉模印缠枝花卉夔凤莲蓬口瓶,吸引了很多目光。荷叶有著名的“自洁”功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国人爱其品性,视为君子。荷花生长旺盛,莲藕和莲子都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出下一代,因此被古人赋予多子多孙的象征。
栗子也是秋日的时鲜。秋日,南京街巷炒货店大锅里,栗子和砂粒热闹翻滚,香甜的味道让人排队再久,也要等到那刚出炉的美味。古人也很爱吃栗子,安徽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中,就有栗子。在显微镜下观察,出土的栗子保存基本完整,一侧平直,一侧圆鼓,表面光滑,当考古队员转换观察位置轻轻拨动时,栗子看上去仍有弹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