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和老年人做邻居,由于作息有差别、习惯不一样等原因,容易出现纠纷。网格员的日常调解中,这类情况较多。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搜集到一些社区给出的好建议。若您与邻居也是“两代人”,不妨借鉴,一定能融洽相处。
作息有别
[事例1]62岁的李大娘,住在峪祥苑小区。楼下,是新租住的胡女士一家。11月3日,两家人产生纠纷,西矿街社区网格员赵云丽出面调解。
事情经过是:老人凌晨5点起床,由于外面冷,就在家里晨练。她跟别人学了保健操,一边拍掌一边踏步,至少持续40分钟。胡女士的女儿上小学3年级,几乎每天被吵醒。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明显休息不好,上课总走神。双方沟通不畅,吵了起来,网格员及时赶到劝和。
[事例2]78岁的李大娘,住在西宫南二巷48号院,遇到的情况恰好相反。她喜欢安静,却总被楼上的年轻人吵醒。
年轻人下班迟,回来冲澡、做宵夜、洗衣服,动静较大,李大娘有点受不了。双方沟通中,出现了争执。11月4日,和平苑社区网格员武瑞梅与辖区民警一起入户,耐心开导后,双方和解。
[支招]两件事的诱因,均与年轻人与老年人作息时间不一致有关。社区工作人员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急着去指责、埋怨。双方好好商量,清早或深夜,多考虑一下邻居,动作尽量轻一点,完全可以避免。
习惯不同
[事例1]65岁的王大娘住在上庄街46号院,快入冬了,腌了不少咸菜,家里暖气热,就把坛坛罐罐摆在楼道。此举,引起邻居赵女士的不满。32岁的赵女士,出入总能闻到一股异味,发现是从咸菜坛子里散发出的。她想不通,买啥也方便,为啥腌这么多咸菜,还占据了公共通道。她要求老人把东西搬走,甚至生气踢翻了一个罐子。
11月3日,东社社区网格员王华荣分别入户,开导两户居民。她告诉赵女士,老人腌咸菜不图省钱,而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要理解。她劝说王大娘,这些东西放在楼道,太碍事,也确实有味道,影响了邻居们。随后,老人将咸菜罐搬回家。赵女士向老人道歉并赔偿。
[事例2]同一天,在龙头公寓,67岁的张大娘找到荔竹社区网格员刘志英,说了烦心事。隔壁住着几名年轻小伙,酷爱吃螺蛳粉,经常点外卖。剩饭、餐盒,仍在门口,楼道里都是怪味。老人受不了,敲开门批评,却被对方指责“管得真多”。得知情况后,刘志英告诉年轻人,餐厨垃圾应及时扔进院里的垃圾桶,更何况味道重,放楼道确实不合适。对方意识到不妥,向老人表达了歉意。
[支招]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年轻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应该相互理解、尊重。不过,有些习以为常的举动,可能不文明,会影响到别人。遇到问题,先要审视自己的行为,自觉纠正。只要注意了这些细节,年龄不是问题,没准还能成为“忘年交”。
太原晚报记者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