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六运会的开幕式在当时新建成的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前五届全运会开幕式都在白天举办,六运会开幕式《凌云志》团体操是我国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首次实现夜间表演,8000多人组成的灯光背景,与场下火龙、火棒灯表演光影交织,颠覆了阳光下团体操表演的视觉印象。
当时正值青春年华的执信中学八九届学生大多数都参加了《凌云志》团体操的表演。在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当年参加六运会开幕式的几位同学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回忆他们和六运会的青春故事,也展望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的美好愿景。
一场演出铭记一世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后,受访者之一的潘谦在朋友圈写下这么一段话:“同学们16岁懵懂少年时的青春回忆瞬间点燃:一段长达十四个月的艰苦训练,一夜欢畅兴奋永生难忘的盛会表演,一生根植于身心的健康运动习惯,一世赋能学习工作生活的坚韧刚毅。”
这段话便是六运会和这群亲历者千丝万缕联系的缩影。不得不说,六运会的这一夜赋予了当时这群16岁同学一生的正能量。
据潘谦回忆,当年执信中学刚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都参加了选拔,经过一定条件的筛选,大部分同学入围,参加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团体操表演训练。
“表演训练比较艰苦,我们年级共有6个班级,每个班约有60位同学,全年级有将近300名同学参加了团体操训练。每周都有一两个下午,大约一两个小时进行训练,基本动作和队列等由学校的体育老师来教授。训练一段时间后再由全运会的训练团队来集中检验、指导。各校分头练习至一定的时间节点以及最后表演前的一两个月里,还有多次的全场合练。”对训练的细节,潘谦仍然记忆犹新。
对于能参加这场大型全国性团体操表演,同学们都很兴奋。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家又都感到非常辛苦。潘谦告诉记者,团体操的很多动作需要跪坐在地上,很多同学在训练的时候膝盖都会磨破皮,经过一年多的长期训练,不少人膝盖和手肘都出现了老茧。“虽然训练非常辛苦,但是到了真正表演的时候,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完美地呈现了这场演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潘谦的回忆中,这段经历是充满艰辛但却快乐无比的。
难忘的细节太多,在采访时,通过大家的回忆拼凑出了当晚的点点滴滴:表演结束时全场燃放的烟花、飞翔的和平鸽、冉冉升起的气球……“这是全国第一次采用夜间模式进行表演,相较于之前的日间表演,我们团体操的表演效果炫目且新颖。”作为参与者,潘谦十分自豪。
一段经历影响一生
对于不少亲历者而言,这段难忘的经历可以说是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当年参加演出的汤国容已经退休,退休后的她把多数时间花在了舞蹈这项爱好上,于她而言,六运会团体操的表演经历,让她播下了舞蹈的种子。“正是有了这段经历,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一旦有了表演机会,都不会怯场。我都会勇敢地接受任务,上台表演,欣然地接受挑战并展示自己。退休后参加了很多团体活动和舞蹈比赛,经常获奖,我内心是十分感谢六运会的。”汤国容说道。
和汤国容一样退休后投身于舞蹈事业的还有黄磊,如今时间充裕的两人经常一起练习古典民族舞。黄磊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办理退休手续时她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档案,没想到在档案中的一份推荐表里写着一句:“此人曾参加六运会。”看到这句话后,黄磊的内心十分激动。因为这短短的一句话,记录着自己的青春,更肯定了自己的付出。
陈志文是一位健身达人,他坦言六运会的经历对于自己影响很大:“当时我们上体育课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后来参加六运会开幕式表演,这段经历可以说让我的一生都受益匪浅。我认为40年前的这段经历对我现在喜欢运动有很大的影响,从那时起我们逐渐养成运动的习惯,也让运动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多正面的影响。运动不仅让我养成了自律的习惯,也让我的心灵静下来,不会受到周边浮躁事物的影响。”
有同感的还有卫轶,回想当年的经历,她很感慨:“我们原本只是一心读书,对体育没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不会以体育为爱好。但自从练习了一年多的团体操后,大家运动的根基就打下了,然后根深蒂固。这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改变。”
一次大赛改变一城
体育盛事的举办,大多数会给主办国家或城市带来基础设施的升级。六运会对于广州也不例外。1984年动工的六运会主会场天河体育中心,直接促成了天河区的成立,为这个当时还属于郊区的区域带来了跨越式发展,广州东进战略也向前迈了一大步,构成了如今广州市新中轴线的核心。随着六运会的举办,房地产市场进入上升期。六运会举办之前,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几乎没有商品房。六运会后,六运小区、体育东小区、南雅苑等一大批住宅区涌现。
随着2001年九运会的举办,广州不但新建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更带动天河东部地区的发展,实现广州城市空间的第二次东进。2010年的亚运会又带火了亚运城地块。对此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汤国容深有感触:“九运会后,我还带孩子去黄村奥体中心躺在汽车里看电影,亚运会后,我在亚运城买了房子。六运会促广州‘东进’,亚运会催广州‘南拓’,十五运会将带给广州什么?我充满期盼。”
举办赛事不仅完善了城市的承载功能,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让其间兴建的体育设施惠及群众,城市体育氛围日益浓厚。
和其他经历六运会开幕式的同学不同,罗媛媛有着更为丰富的经历,在读书时她参加了六运会的开幕式表演;在工作时,她作为水利部职工代表,参加了2001年九运会的开幕式。“当时是为了展示各行各业的风采,我们单位选派了三十多名青年参加,我是其中的一员。”历经两届开幕式,罗媛媛幸福地说:“成为行业代表,不仅代表自己的单位,更代表了年轻一代工作者来参与全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事,我感到非常骄傲。”
在罗媛媛看来,因为六运会,广州市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媛媛的家在当时的瘦狗岭路,路面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交通极不方便,改造后更名为天寿路,现在已成为车水马龙的主干道。在她印象中,自从天河体育中心落成之后,家附近的基础设施开始完善。再到之后建成的中信大厦、天河城、太古汇后,让她感觉城市重心的东移瞬间就完成了:“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的举办,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也有幸见证了这个过程。”
策划|林如敏朱帆
统筹|周方平柴智
文|记者龙希
图|记者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