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也敢造假?!

中国经济网 2024-11-06 16:20:06

新闻背景:

在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消防器材市场中,一些商家竟连防毒面具也敢造假售假。不防毒的防毒面具,不仅上架各大电商平台,还在线下多个省市出现。

防毒面具不防毒,既谋财又害命

生产劣质防毒面具的企业,干的是造假勾当。据报道,有的商家自戴假面具感到呼吸困难;有的明说无法通过相关检测;甚至还有商家称,着了火谁还去辨别真假。这些“非标”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售价仅为20元,但消防认证编码等信息完备,从外观看与“国标”产品几乎毫无差别。

不防毒的防毒面具,用手一撕就破,用火一烧就穿,使用无法过滤毒气的活性炭,戴了不如不戴……不帮忙还添乱,不防毒还可能助燃,如此视安全为儿戏、置他人生命安危于不顾,既谋财又害命,简直无良无耻、恶劣至极。

不能放任劣质救生装备大行其道

一些商家认准了不少购买者为装装样子、应付检查的购买心理,便以低廉的价格、逼真的品相投其所好,甚至不排除有购买者知假买假。而“非标”产品仅可预订,也客观上增加了制假售假的隐蔽性和监管难度。消费者“帮着捂”,监管方“逮不着”,让一些人制造和售卖救命工具时更加有恃无恐、心安理得。

要看到,《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消防产品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这也提醒相关部门要恪尽职守,不能放任劣质救生装备大行其道。

守护公共安全要举全社会之力

每每涉及生产经营领域乱象,强化抽查检查总被一再强调。这是必要的,可问题在于如何提质增效。仅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其要监管的行业、领域何其多,而人手、精力并非无限的。每个领域都“加大力度”,不切实际。对此,有必要聚焦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强化把关效果。

水火无情,生命至上。货架上摆着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上,“自救”二字格外醒目,而在某地画上去的救生圈旁边,赫然写有“您拿走的,也许是他人的生命”的警示语。守护公共安全,需要举全社会之力的铁肩责任与硬核担当,别让说好的安全成了摆设,精心配备的救命神器成了陷阱。

(以上综合光明网、中工网、广州日报、北京晚报)

V视角:

@岁月静好:必须严惩这些不法商家。

@沙漠飞雪:消防安全是大事。

@小翟:各种认证编码从何而来?

@楚辞:拿人命当儿戏,这些人太坏了。

@飞机来了:检查不能只停留在“证件齐全”上。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防毒面具上“做手脚”,用老百姓的话来讲,这些不法商家真是“缺德带冒烟儿”。其实,这些人对自己的产品质量“门儿清”,但他们更明白“十几元的东西,没人在意质量”的市场“秘诀”。指望他们良心发现不现实,公众期待的目光自然投向到监管部门和线上平台,加大抽查力度也好,做好商家资质审核也罢,在防毒面具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上,各方都要进一步负起责任来。此外,还要多提醒消费者一句,别贪图一时便宜了,在正规渠道购买“国标”产品,才是明智选择。

0 阅读:1

中国经济网

简介:中国经济网,传递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