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磁性,要拓扑,还要绝缘,还要把它做成薄膜,这就要求一个运动员,篮球打得像姚明那么好,跑步像博尔特那么快,跳水要像全红婵那么伶俐,这样的材料非常难以制备。”
11月4日,在2024腾讯科学WE大会开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并配合文图,为青少年为主的现场观众生动科普了“拓扑绝缘体”这一量子科技的关键成就。
“高大上”的术语经过科普一下子变得立体、生动,让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量子科技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沿。量子为何如此重要?量子世界究竟有多么奇妙?
在这场主题为《探索微观量子世界》的演讲中,薛其坤院士以百年多来量子领域的进展为主线,以自己及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和高温超导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探索历程,带年轻人走进“量子世界”,并展示了最新的实验样品。
2012年底,薛其坤院士和团队首次成功在实验中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反复试验逾千次,成功制备出一种兼具“磁性”“拓扑性”和“绝缘性”的新型材料——拓扑绝缘体,有力推动物理学理论的边界拓展,被视为全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
这一“从0到1”的突破,被物理学家杨振宁称为“从中国的实验室里第一次做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成绩”,推动了中国量子科技迈入世界顶尖行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才能风雨兴焉;积水成渊,才能蛟龙生焉。”
薛其坤院士在现场还以荀子《劝学》为例,表示只有把一个个的“土积成山,才能成气候、成风雨,才能实现科学突破”。
“我要求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把握要了如指掌,要求他们把握好每一个实验每一个细节,而且把每一个实验都做到能力的最好。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十分地勤奋努力,要持之以恒。”薛其坤说。
同时,针对量子科技的未来发展,薛其坤鼓励年轻人要保持小时候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好奇心,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也敢于从事科学。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技强国的建设中来。
“我们如果能建成科技强国,发展高科技,不但能强大国家,同时也会为人类科学进步作出中国人的贡献。”他说。
文、图|记者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