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口腔医学办学50周年之际,11月5日-6日,中山大学口腔医学学科交叉论坛与成果转化学术研讨沙龙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举行。
记者从现场获悉,该主题活动聚焦学科交叉与成果转化两大口腔医学新增长点,到今年已举办至第三届。
打通“基础-临床-转化”路径
多学科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在中山大学口腔医学学科交叉论坛现场,来自国内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生物材料、医学大数据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一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
“在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多学科融合发展已成为未来趋势,‘医工融合’也是未来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即通过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解决口腔医学领域面临的挑战,而成果转化则是推动医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走向产品运用的重要途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夏娟教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中山大学口腔医学的“医工融合”主要有三大重要研究方向。
一是智能化口腔疾病防诊治管康体系方面,主要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领域的交叉,针对口腔癌前病变及口腔癌的精准诊疗,构建智能化防、诊、治、康、管体系。
二是颅颌面再生修复材料研发方面,主要与生物材料领域方面的学科交叉研究,进行口颌系统重建辅助决策系统、骨再生修复材料研发、软组织再生修复材料研发等。
三是智能化牙科器械和药物研发方面,在未来推动牙科医疗器械国产化,提高各方面的性能,借此活动与企业加强结合,进行牙科医疗器械和药物研发。
活动期间还开展“口腔医学+X”青年学者成果展示会、医院创新成果路演推介会等环节。在路演推介会上,医院展示30余项高水平专利,省内数十家相关企业到场参加。夏娟介绍,活动搭建平台鼓励跨学科融合,促进院企合作,打通“基础-临床-转化”路径,推动科学研究走向产品应用。
“医工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鼓励学生“三早”多交流
对于需要种牙的患者而言,口腔里的骨头空间不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好比有了土壤才能种下种子发芽。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陈泽涛教授向记者介绍,现阶段,骨学材料多数依赖进口,国产材料也正逐渐增多,但仍存在成骨效能不足的问题,患者植骨后,通常要等待约半年才能进行种植。
本次沙龙上,陈泽涛围绕“口腔组织工程”带来主题分享,包括口腔颅颌面骨,黏膜、牙髓、牙周、全牙的再生等研究进展。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陈泽涛团队深耕再生生物机理的研究,更新了对颅颌面组织再生的认识。提出“管理干细胞,还需要管理其所处的微环境,尤其是免疫微环境”。据透露,团队从智能平台设计-先进设备制造-生物活性改性链条拥有相关专利群,已研制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兼具管控干细胞和微环境的能力,已进行临床转化研究,希望缩短患者等待植骨的时间,实现更高效能。
在陈泽涛看来,口腔医学需要与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进行合作,以实现新型口腔组织工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医工融合”有助于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口腔医学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鼓励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多与不同学科的人交流合作,尽早接触科研、社会、临床,提升学术资源整合能力。
文、图|记者朱嘉乐
通讯员梁剑芳王心怡吕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