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前,那顿海鲜大餐

钱江晚报 2024-11-07 07:23:27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马黎

一个不算冷的知识:海的词源是晦。

辽远之地,晦暗无垠,古人叫它海。百川所归的极大水域,也是晦暗的,也叫海。古人认为海水晦暗无边,也把它叫溟。

从1973年被发现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所处的位置来看,离现在海岸线只有40公里左右。人类徒步可以轻易迁徙的距离。

2004年,就在距离河姆渡遗址不远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开始发掘同为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他在想,远古时期,人类究竟是什么时候抵达海岸,利用海洋的?拥有良好区位和漫长海岸线的中国沿海地区,中国人最早是什么时候走向海洋的?或者说中国人究竟于何时何地开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而地理条件优越的宁波地区,是否有着更早的海洋文化渊源?

201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40年,一场台风带来了答案。井头山遗址地质钻探土样被雨水冲刷,露出贝壳、陶片和动物碎骨,被一位放羊村民收集后送至附近考古队。

一个让人流口水的海鲜带货第一村,在8000年后出现在眼前。

井头山遗址发掘现场

说井头山人的故事之前,先搞清河姆渡人的家族成员网络——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河姆渡文化,都是啥关系。

好了,教科书先翻开来——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破土而出,发现了大片干栏式建筑遗迹与丰富的石、骨、木、陶器和动植物遗存,最早年代约距今7000年,尤其是保存良好的反映稻作农业发展进程的各类稻作遗存,奠定了河姆渡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中的特殊地位。1978年,河姆渡遗址首次载入中学教科书。

河姆渡遗址不是只发掘了一次,它经过了1973年夏的试掘和1973年冬、1977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发现叠压着4个文化层,发掘出土了6700多件文物。

插播小知识:四个文化层啥意思?一般而言,我们把河姆渡遗址一到四层为代表的遗存统称河姆渡文化,年代可以分为早期(一期:距今7000-6500年、二期:距今6500—6000年)和晚期(三期:6000-5500年、四期5500—5300年)。

“震惊中外”四个字,在那个历史年代是实打实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河姆渡文化的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领域,第一次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

“大哥”是51年前生的,但他并不孤独。

51年来,已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有数十处,经过发掘的遗址有15处左右,如慈湖遗址、名山后遗址、塔山遗址、鲻山遗址、傅家山遗址、田螺山遗址、下王渡遗址等。他们都是河姆渡文化大家族中的成员。最有名的,当然是田螺山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最完整的聚落遗址。

而井头山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以来,在浙江沿海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3年,在距离河姆渡遗址13公里的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村,发现了一处地下5-10米深的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的被先民食用后废弃的各种海生贝类:蚶、螺、牡蛎、蛤、蚝等,经过碳十四测年,确定距今8000多年,早于河姆渡遗址1000多年,被命名为井头山遗址。

那井头山人和河姆渡人啥关系?不急着回答,先去吃一顿海鲜大餐。

井头山遗址为什么重要?

去库房看“大型海鲜市场”前,先说说“贝丘遗址”。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形态,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堆成了小山丘的贝壳。专业说法是,地层里大量堆积古代人类吃剩下的贝壳。

我们国家发现过很多贝丘遗址,在中国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及近海岛屿上,从北到南,比如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发现过上百处早自6000多年前、晚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贝丘遗址,展现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的海洋生活,海鲜是他们的主食。

但一直以来,学界也有很多疑问。

比如,为什么很少发现6000年以前的贝丘遗址?更重要的问题:处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的浙江,为什么没有发现任何贝丘遗址?

井头山填补了空白。

放在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来观察,井头山遗址是埋藏最深、年代最早、保存遗物最丰富的贝丘遗址,为河姆渡文化的海洋性起源提供了实证。

2020年,井头山已经完成了第一期发掘,202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第二期发掘正在进行中。

带着这个印象,我们再去看8000年前井头山人每天的海鲜大餐——出土遗物中最多的一大类,当时先民食用后丢弃的数量巨大的各种海生贝类。排行榜前五名:蚶、螺、牡蛎、蛏、蛤。

蚶排第一位,因为发现的最多,这是比我们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毛蚶贵得多的泥蚶(个体比毛蚶小,但比毛蚶要鲜嫩得多,外边纹路比毛蚶细),它们中大多数长得很壮,比我们现在吃的要大得多。

排第二位的是蚝,有大牡蛎,还有小牡蛎,比我吃过的要大。排第三位的是螺,还有大量的“锥形螺”。第四位蛤,发现比较少,但依然很大,壳纹路漂亮。边上还有一小筐零星的蛏子,但蛏子壳比较薄,基本都碎了,完整发现得很少。

临近中午,我看得要流口水了。

牡蛎

出土贝壳主要种类

孙国平也是井头山遗址的发掘领队。“中国人吃海鲜的时间,通过井头山遗址的考古后才敢相信,至少也已有八九千年的历史,怪不得现在的宁波人和沿海浙江人这么喜欢吃海鲜。而且,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海鲜遗存中还有很多螃蟹壳和螃蟹钳,所以,原本大家常说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无疑是宁波人。”

古人吃完贝壳里的肉,那些很大的壳,漂亮又锋利,不会轻易扔掉。远古时代,古人的生活条件有限,食物得来不易,一定会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古人的脑洞,一向开得比我们大。

所以,除了海贝,出土遗物中发现第二多的,就是人工制品,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贝器、编织物等。

比如骨器,有的用鱼刺磨成骨针,上面还有小孔,可以穿线。

出土骨器

贝器,在井头山遗址中是一类特殊的器物,在浙江史前考古中也是首次发现。人们利用贝壳作为加工原料,可以做成耜、铲、勺、刀、镞、哨、珠等。比如,比我手掌还要大的贝耜,是用大型牡蛎的一面磨制加工而成的,可以用来掘土。

大牡蛎壳制作的贝器

“海贝壳一共有多少?”我问。“成千上万筐吧。”孙国平笑。

好吧,暂时无法用单件来计算,用筐的,都是上万的。这可不是毛估估的,我在库房、走廊上看到的一幕,证实了孙老师所言非虚——

类似放啤酒的筐子,沿着十多米长的走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每一筐都是贝壳——以蚶为主,装得扑扑满。库房里,菜场里卖鱼虾的大盆,堆成小山的贝壳……

井头山人的主食,就是海鲜,不像良渚人,主食是白米饭。那么,井头山人吃不吃稻米?

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贝丘遗址里的“第一次”:首次发现了少量炭化米、谷壳、水稻小穗轴。孙国平说,过去发现的贝丘遗址里没有发现过稻作农业的遗存,农业方面的信息量很少,只知道人们以海产捕捞为主,还有采集。但井头山人也栽培水稻,也有稻作农业生产。如果要总结他们的生产方式,这是一种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狩猎以及早期稻作的混合经济。

看完井头山人吃完的海鲜贝壳,我来到了“他们家”的边上。

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时,大家都很吃惊,它地处沿海低海拔高地下水位的独特埋藏环境里,包括之后“隔壁”发现的同为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我们还没有发现具备相似埋藏环境、出土相似丰富程度的有机质遗存的同类遗址。

井头山遗址又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又是一个“最”:井头山遗址深埋地下5—10米,是已知我国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一处贝丘。

遗址可以分为东、中、西三段——这样说很枯燥,那么,让我们脑补一个美好的场景:我走到一户海边人家门口,没有敲门,转了个身,面朝大海,深呼吸——比刚才在库房看到的更震撼,满眼的贝壳堆积。

什么意思?人们吃完的贝壳,当做生活垃圾倒在这里,15米左右的宽度,最厚的地方超过2米。

满坑的贝壳堆积

你要问了,为什么我没有去这户人家敲敲门?

在上坡,确实有惊喜,发现了一些人居住的遗迹,比如一些灰坑,是当时人们处理食物用的,后来倾倒垃圾。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当时这里应该是人居住的房子。

房子发现了吗?比如河姆渡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我们很希望能在这里发现建筑遗迹,可惜还没有。”孙国平有些遗憾,可能建筑还要在西侧更高的位置。

所以,门就不敲了,我继续面朝大海。此处,是井头山人居住区前面的活动场地,晒晒日光浴,吃吃海鲜,看看海,听听风的声音,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

在这里,发现了很多木器,而且是8000年前的“黑科技”。

木器是有机质,非常容易烂,良渚墓葬的木质棺椁大都无法保存下来,然而这8000年前的木器,保存完好,颜色、形状像新的一样。

出土木器

“能保存在现在,很不容易。”孙国平说,井头山遗址文化层深埋于饱水的海相沉积泥土下,所以木材、骨头质地的有机质文化才能保存下来。孙国平说。

“大家来猜猜,它有什么用?”孙国平从“澡盆”里拿出一把木柄,还有一块石斧,一插,居然刚好插进。原来这是斧头的木柄。

“这是井头山最有代表性的木器,在其他地方都没有见过。”这把斧头,推测用来砍木头。

两部分怎么固定起来呢?孙国平推测,接口的缝里或许会塞一点麻布,填充紧实,就能用了。当时,麻线已经有出土了。

木柄

井头山发现的木器,大多数是生产工具的配件,比如斧的木柄、石锛的木柄,还有木锹、木矛(基本上用来捕猎),以及船桨的桨叶。

河姆渡遗址出土过8件船桨,器形都不完整,但在50年前来看,已经是中国最早且保存比较好的船桨了。但是,考古总是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田螺山遗址出土了30多件船桨,完好的有六七件,这次展览展出了三件。

但是,记录又又又被井头山人破了。井头山目前出土了三件木桨,最完好的一件,2020年4月出土。

首先,这件器形保存得非常完好,木材是麻栎,造型是短柄加环首,桨叶较长,还有一个弧度,叶中上段背部有两个凸起装置,相对普通平直的船桨来说,它更科学,形状与现在的木桨很相似。

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目前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一件船桨,也是目前已知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件用于近岸航海的船桨,推测当时的先民可能已开始开始近海捕捞作业。这也是井头山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又一实证,是中国海洋文化起源重要的证据。

突然,孙国平又从“澡盆”里捞东西——我感觉他拿了一条鱼出来。

器型很怪,一件很特殊的木器。孙国平说,在当时属于高科技了,技术含量相当高。你看,孔里面插了一根比手指头长一点的木头销钉,还可以搭扣牢,像一把锁。

带销钉的木器

带销钉的木器

这东西很怪,河姆渡遗址也没有发现这么先进的器物。最关键是,木头和销钉之间的孔隙里,还有花样,涂抹了一层填塞的材料,像胶水一样的东西。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合作,对两件木器上的黑色涂层进行了鉴定研究,确定为天然大漆。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将中国乃至世界使用漆的历史提早到8000多年前,说明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地区是漆文化的起源地,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早期漆器工艺的主要发展区域和主要传承者。

各种海生贝类壳体和渔猎动物骨骸等大量动植物遗存,真实记录了“最早的宁波人”的日常生活。远古时期,古人没有忽略过大海,开拓出了丰富的海洋生活。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丰富海洋经济遗存表明,“古宁波湾”区域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起源的主要区域。井头山遗址以海洋生业经济为主要依托,是中国人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证。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成果,初步探明了河姆渡文化的本地来源,延伸了浙江乃至整个中国沿海地区原有的历史轴线和发展脉络,为证实中国海洋大国找到了重要的海洋文化源头,更为中华文明组成的完整性(平原农业草原牧业、海洋渔业文明)提供了依据。

看完令人羡慕的井头山人的海边生活,回答开头的疑问:既然这个遗址比河姆渡文化早了1000年,井头山人和河姆渡人,是哪种亲戚?

孙国平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井头山人,是河姆渡人的祖辈——不是父亲辈,至少应是爷爷辈,他们跟河姆渡人有着文化血脉上的联系。更专业的表述是:它是河姆渡文化的祖源,并非直接的源头。

因为中间还有个缺环。河姆渡文化的年代,最早到距今7000年,而井头山遗址最晚距今7800年,中间还有800年的缺环。你可以理解为,河姆渡人的“父辈”,目前还没有找到。

孙国平说,缺环阶段的遗址,肯定存在于环古宁波湾区域。我们还在继续寻找。

(部分图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0 阅读:118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