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实地调查进入关键阶段。
为切实提升四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近期,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普查办”)有针对性地在省内多地开展技术指导工作。羊城晚报记者也随之前往,深入了解。
11月6日,省普查办前往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在湛江雷州市实地调研文物普查点4处,其中包括雷祖祠、三元启秀塔、遂邑宾兴祠、观察第。
专业技术组专家与一线普查队员面对面交流,并对他们遇到的难题进行梳理和解答,进一步提升了普查队员的业务能力。
手把手指导,与一线普查队员亲切交流
“标本和附属文物的区别是什么?”
“文物的保护措施可以勾选多项吗?”
“古建筑开放与不开放又该怎么判断?”
专业技术组刚穿过第一个文物普查点遂邑宾兴祠的大门,雷州市四普工作队的普查队员们便迎了上来,接连向专家提出数个问题。
遂邑宾兴祠于清光绪年间由遂溪县邑人士集资建造,为遂溪县商绅和学子在雷办事、经商、求学提供住宿与集会议事的场所。2001年8月公布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前不久,雷州市四普工作队对它进行了复查登记,不过在填写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时,不少名目还是让普查队员犯了难。
在工作现场,专家仔细翻阅登记表,将其与文物实际保存情况进行一一核对,并现场指出存在的明显错漏。普查队员们则边听边写,将要点纷纷记录在案。
省普查办副主任崔勇表示,四普和三普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三普由于受到GPS定位技术水平的限制,所以文物点的坐标定位误差比较大。
“因此,四普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纠正三普存在的误差。而从内容上来说,四普比三普要简单一些,80%-90%的工作内容属于复查三普文物点。如果说三普的工作是片状的,那么四普就是以点状为主。”他格外提醒,外业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坐标采集的准确性,二是文物影像采集尽可能丰富,避免后期“走回头路”。
年轻的普查队员冯渊向专家请教了许多关于坐标采集的问题,他今年刚刚毕业,在雷州市博物馆工作后参与到四普工作中。“尽管有文件教我们怎么做,但是毕竟不如专家手把手指导。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理解和转换过程,我们也在实操的过程中慢慢学习和摸索。”冯渊表示。
另一名普查队员李永恒前期参与了4处文物点的复查工作,跟随专家重访现场,让他有了新的收获,“听了专家的解答,我终于弄清楚了附属文物和标本怎么区分,原来附属文物是相对于本体文物而言的,而标本则类似于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瓷器、砖、瓦、木构件等。”
他告诉记者,根据专家提供的指导意见,雷州市四普工作队后续还将进一步完善资料登记。
告别高温、台风天气,普查迎来黄金时段
为加快湛江市四普工作整体进展,省普查办专业技术组专家喻晓蓉建议一线文物普查工作者进一步解读、学习国家普查办和省普查办下发的样表,把样表里各项内容吃透后,填写登记表就会容易很多。同时,她欢迎大家在日常工作遇到问题和她线上交流。
专家李克义建议各县(市、区)要重视当地博物馆的专业力量,最好能抽调专员来推进工作进度。
崔勇同时表示,随着实地普查的逐步铺开和深入,大家的熟练程度也会提升,普查速度还会加快。“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开展督导,是因为广东目前已经进入了文物普查的黄金时段。湛江也没有了此前的台风和高温等极端天气。”
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次督导为契机,下一步湛江市将加快普查进度、落实经费保障,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细化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进度、量化工作目标,确保如期完成年度普查目标任务。
文、图|记者文艺通讯员粤文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