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毁三观!印度,女子被嫁给了五个亲兄弟做老婆,每天晚上女子都要轮流陪着五位老公睡觉,那生活简直可以用痛苦二字来形容!
2011年10月的一个清晨,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德拉敦村的一家简陋医院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病房外,五个男人同时站了起来,脸上既紧张又兴奋。护士抱着新生儿走出来时,他们一拥而上。这个场景看起来有点滑稽,因为这五个男人都是这个孩子的"父亲"。
这个孩子的母亲叫拉约·维玛,一个普普通通的印度农村妇女。但她的婚姻却远非普通 - 她有五个丈夫,而且都是亲兄弟。
让我们倒回到七年前,也就是2004年。18岁的拉约刚刚嫁入这个家庭。她的丈夫们分别是32岁的巴尤、29岁的维杰、25岁的萨蒂什、21岁的古都和19岁的迪尼什。
拉约从小在这个村子长大,没读过几年书,18岁出嫁在当地再正常不过。但嫁给五个人?这个概念即使对拉约来说也需要时间适应。
"刚开始真是乱得很,"拉约回忆道,"我都不知道该叫谁老公,该听谁的。"她笑着说,眼里却闪过一丝无奈。
适应期并不容易,拉约需要照顾五个丈夫的起居生活,还要学会在他们之间周旋。但慢慢地,她适应了这种生活方式。
拉约和她的五个丈夫住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屋子里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更别提什么家电了。
每天晚上,六个人就这样挤在地板上休息。冬天冷得直打哆嗦,夏天热得睡不着觉,但他们已经习惯了。
生活虽然艰苦,但拉约和丈夫们却有着严格的"轮值表"。"就跟值日表似的,"拉约解释道,"今天跟这个睡,明天跟那个睡,一点都不乱。"这种安排看似荒唐,却是他们维持家庭和谐的方式。
五个丈夫性格各异,但都对拉约不错。大哥巴尤成熟稳重,常常帮拉约拿主意;二哥维杰脾气暴躁,但对拉约总是百依百顺;三哥萨蒂什话不多,却总是默默地帮拉约干活;四哥古都年纪和拉约相仿,两人更像是朋友;最小的迪尼什有点孩子气,常逗拉约开心。
他们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回来享受拉约做的热腾腾的饭菜。"虽然穷,但日子过得还算和睦,"拉约说。
这种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并非拉约一家的特例。根据印度人口普查数据,在北阿坎德邦的一些村庄,超过20%的家庭实行这种婚姻制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因要追溯到印度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印度每年有约50万女婴被堕胎或在出生后被遗弃。
这导致了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在北阿坎德邦,每100名女性对应118名男性,远高于正常的105:100比例。
"村里的光棍多得是,"拉约的大丈夫巴尤说,"要不是我们兄弟几个娶了拉约,可能就都打光棍了。"
为了维持村庄的人口和稳定,一妻多夫制应运而生。虽然印度法律并不承认这种婚姻形式,但在偏远地区,传统习俗往往比法律更有影响力。
这种婚姻模式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是家庭关系的复杂化。拉约的孩子有五个父亲,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有时候我自己都分不清谁是谁的孩子,"拉约苦笑道,"不过在我们这儿,这都是常事。"
其次是经济状况难以改善。虽然有五个男人工作,但他们都是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拉约需要照顾五个丈夫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外出工作。这导致家庭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钱总是不够用,"拉约说,"但总比一个人过强。"
再者是女性地位低下。虽然表面上看拉约"享有"五个丈夫的宠爱,但实际上她更像是五个男人的共同财产。她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也没有独立谋生的能力。
最后是卫生与健康隐患。多个性伴侣增加了性病传播的风险。根据印度卫生部的数据,在实行一妻多夫制的地区,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出30%。
"我们也知道这不太好,"拉约的二丈夫维杰说,"但谁让我们穷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拉约的母亲。她也有三个丈夫,这在当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拉约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对她来说,这就是"正常"的婚姻生活。
"我妈嫁给了三个人,我嫁给了五个,"拉约说,"这有什么奇怪的?"
这种代际传承的婚姻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习俗的存在。
拉约的故事被曝光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大多数人对她表示同情,认为她是落后习俗的受害者。但令人惊讶的是,拉约自己却对现状表示满意。
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社会学家认为,拉约的态度反映了她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接受。心理学家则指出,这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美化现状来减轻心理压力。
无论如何,这种婚姻制度的存在都反映了印度农村的落后和贫困。它不仅侵犯了女性权益,也扭曲了正常的家庭关系,对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拉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社会进步的道路上,不能忽视任何一个角落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而不是被环境和传统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