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拿不到实权的原因: 一、光绪帝太年轻。 他不应该完全让慈禧去颐和园养老。
看遍国际事态
2024-11-08 17:07:35
光绪帝拿不到实权的原因:
一、光绪帝太年轻。
他不应该完全让慈禧去颐和园养老。应该继续申请垂帘听政(至少装都的装成那样),你看看嘉庆是怎么对乾隆这个太上皇的。但是慈禧为了君臣名分考虑,依然会选择退去颐和园,此时光绪只要依然承诺继续在重大事情上多向慈禧请教,分割一半权力给慈禧,这个两个人就能完全站在同一个利益方。
二、光绪帝太急于求成。
他不应该急于因为亲政去证明自己,而选择贸然迎战。当时甲午战争发生时,日本国力其实是不占优势的,因为打仗的背后就是拼经济。日本经济是不占优势的,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准备充分,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其实就是赌博。赌赢了翻身,输了继续做穷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她们的战略是速战速决,拖得越久,日本当时的资源是无法消耗的起的。加之中国当时船只老旧,弹药不足,设配没有跟新,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准备。光绪就没看到这一层,洋务派那些官员看到了,所以李鸿章才提出避战保船。光绪仗着自己吨位是亚洲第一舰队的威风,非要急于开战,而自己并没有在后勤上做好准备,过于轻敌。日本当时是战略性的战争,中国没有考虑到这么高一层,而且失败了光绪直接就投了。要么就别轻易开打,那既然打了就应该继续打啊,中国的战略纵深你以为开玩笑的?用空间换取时间,日本长途远征,必然得拖死。结果光绪不想离开北京,不想跑,也不想让各路勤王,非要李鸿章快点签订投降,李鸿章电报不是说可以继续打得么?日本当时截获了电报也是震惊了,因为日本真不敢继续打。当然,慈禧这里也怂了,没有去选择继续打仗,但是光绪是真怂,慈禧则是因为私心不想影响自己大寿。
三、光绪帝没有认清现实。
他没有去拉拢洋务派的汉族大佬,反而重用年轻书生。湘军集团,淮军各部,没有一个被光绪拉拢。反而重用什么康党。这是最严重的失误,最搞笑的是,光绪要被废的时候,还是地方这些汉族大佬联名给报下来的,刘坤一当时就代表东南地主上书给慈禧,说了句名言,君臣名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这种忠臣不用,用康党?谁对光绪好,谁对光绪有用,光绪自己却不知道。还一直迷信那些年轻书生的忽悠。而光绪呢,甲午失败第一责任人就罢免李鸿章,恨不得把所有的罪名都让李鸿章担着,慈禧就从不会因为一场战争失败去否定一个人,比如曾国藩当时被太平军打败好多次,恨不得跳水自杀,慈禧依然放心的让湘军继续打仗。光绪仅仅因为一次败仗就处分所有人。逃跑的那几个陆军的将领又不去斩头。除了表扬个邓世昌等人,其他的把北洋水师的一些自杀殉国的将领一个个拉出来鞭尸,寒了多少前方战死家属的心。
3
阅读:37795
大实话
他做的那些事,不是政治家的气象,一变法就想取消科举。这是断了天下读书人的路子,与天下官员为敌,得慢慢来,不能这么蛮干啊,围园杀后,国家编练的新军,居然想拿来做政治暗杀。政令出不了紫禁城的傀儡,就放手给慈禧玩,自己保重好身体,慈禧能玩几十年,她还能玩一百年吗?玩到七八十岁,她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她还能翻天??
披克洛 回复 11-10 11:42
是的,历史上很多次的作业不抄,况且光绪自己紫禁城都没出几次以为天下就是自己的。
大实话 回复 11-10 08:23
对,我懂个屁,你屁都不懂?
we2023
慈禧刚开始就没准备废他,谁不想培养个接班人自己舒服点,但这小皇帝太过激进,急于收拾一些看不顺眼的,以至于得罪了很多人,政治上用些夸夸其谈的书生,军事上仰仗野心勃勃两面三刀的投机者,自己的小圈子都没整明白,就敢贸然发动政变,走二步就想一路狂奔,怎么可能。
用户10xxx99 回复 11-10 07:38
为了手中的权力,老妖婆会在意杀的是谁?哪怕是死一万万中国人它也无所谓更何况是自己外甥
木子李
戊戌变法开始是慈溪没反对,直到知道康有为要兵围颐和园。
我是杠仙我怕谁 回复 11-09 12:40
笨者如斯!!!
我是杠仙我怕谁 回复 11-10 03:31
兄台请思:康何围之???
海上利益边疆
光绪不是执政的料,怎么折腾都没用。慈禧好歹懂权谋,杀伐果决,会识人用人,这是合格帝王必须具备的素质。
用户10xxx30
光绪没有能力,老师也不行
用户10xxx23 回复 11-09 13:26
他那个老师就是汉奸
大中消息
慈禧曾经骂皇帝,你比你祖宗乾隆爷差远了
贝贝 回复 12-13 11:46
这其实不能叫骂。论历史功绩乾隆不算最顶级的,但是论当皇帝本身感觉他算得上是天下第一了。光绪不如乾隆不算什么拿不出手的事。
用户13xxx44
傀儡皇帝,光绪最容易翻盘,什么都不用做,等就行,没大错慈禧还敢废了他?即使有大错,也都不可能轻易废了。不和慈禧搞对立,什么事都不管,慈禧喜欢他还来不及,熬也把慈禧熬死。即使后来被软禁了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可以把隆裕皇后招过去啊!隆裕皇后肯定不远看到帝后闹翻,又是慈禧侄女,让她和慈禧好好聊聊,在跑到慈禧面前忍忍错。把隆裕皇后骗了,再骗慈禧。把最后杀劫熬过去,不就又翻盘了。
用户10xxx48 回复 用户13xxx44 01-01 16:35
他有权利,但是不大这权利不足以撑起他的雄心壮志,如果慈禧真的念着血脉亲情就不会临死了还把他毒死,宁可要一个扶不起的载沣,一个毛孩子溥仪,就是个黑心子
用户13xxx44 回复 01-01 11:03
他是慈禧侄子,是和慈禧血缘关系最近的人,老婆是慈禧侄女。慈禧要用其他人取代他很难。更不好把握。受制于清代规矩,光绪在软禁前仍有权力。慈禧杀了他,局势更不好。即使后面软禁,他也不是不上朝,仍然坐前面,慈禧垂帘听政,有时候也会问光绪意见。
guwuyilei
扶不起的阿斗,没帝王天赋,……亲王奕訢已经点拨他了,争取李鸿章支持贬除帝师翁同郃,……洋务改革……结果他贬翁远李,身边没有足够分量老臣做心腹,弄了几个年轻的热血青年夺权革新……
小野道風
二十多年慈禧親自帶大的孩子,怎麼裝傻充愣?你的心思一個眼神就出賣了自己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回复 11-09 19:19
你什么事情,你父母都知道吗?废物不就是吃喝玩乐,干啥啥不行,再装做没有自知之明,老是把人的势力能力当成自己的等等,他那个年代纨绔子弟是什么样,没人说吗,就算是没能力当皇帝,被架空挟持死的几率也很小
包纳尔多
灭掉康有为是对的。伪君子,自己在海外逍遥娶了一堆老婆,忽悠谭嗣同等人送死。自己跑了。其实是他骗了光绪。
背书包客
政治手段根本不如慈溪,慈溪战略不行,好歹用人手段可以,曾国藩被打成那个样子,都跳江自尽过,还能启用,光绪就一巴掌拍死,拍死了你是有准备?有更好的替代?纯纯像个人做错了事,感觉挡过去,而不是政治家应该有的我想想到底是用别人挡还是自己挡?还是用别人挡但准备好再度启用。
123hj
他混吃等死,或许长命百岁,
梦醒听风
战前不拨款购买新型速射炮也是甲午海战失利的原因之一,海军剩余舰只退守刘公岛,山东巡抚原本是李鸿章的人已经招募了几万乡勇配合防御,结果临阵换成李鸿章的死敌,直接解散队伍逃跑,可怜舰队最后被自己的岸防炮击沉。
九木鱼 回复 11-11 09:53
翁同龢,李秉衡,真他妈千古罪人了
轻风春雨
光看甲午战争,光绪的能力和崇祯有的一拼
更换 回复 12-30 11:04
还不如崇祯,崇祯在那种内忧外患情况下还能坚持17年,如果把光绪放到同样境地下,最多一年半载就完蛋了。
用户13xxx44 回复 12-31 19:48
崇祯是没办法。
默默无语
温室里的花朵,其实把他放到社会上,不变成乞丐,也会是最底层。所以说没有人生的磨难经历,就不懂得人心,不懂得收敛自己。
登高望远
能伸不能屈,不会审时度势
Amnesia丶葵
重点是识人不明
大牙缝
他都不懂怎么做皇帝啊
观天启明
革新过于激进,欲速则不达,慈禧也支持不下去了,给谁谁也受不了的!
学无止境 回复 12-13 00:11
步子跨大了,应该先派掌权的贵族子弟去英美留学,能让慈禧出国访问更佳,内阁成员轮流去英国法国美国等国考察尤佳,然后一步一步来,欲速则不达
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你说你变法就变法,为啥非要宰了慈禧呢?[得瑟]
我是杠仙我怕谁 回复 11-09 12:42
笨者如斯说!
CR7
光绪帝没有血性,那个刀子到慈禧脖子上一刀就完了,到时候你是皇上谁敢动你啊主要是慈禧已死亡,其他人都会转向效忠皇上
更换 回复 12-30 11:07
那样大清转眼就亡了,要不是慈禧在汉人军事大佬之间闪转腾挪,大清在太平天国之后就该亡了。
用户10xxx91
看光绪亲政后干的那么事,比大明战神朱祁镇有过之无不及,同治中兴攒的那点家底都被败光了,洋人最爱看到这种皇帝,后世人把锅全甩了老太太,要知道老太太执政初期大清可是列强之一啊
tb72012018
他多读读秦昭襄王的传记就好了。
用户14xxx37
政治上用些夸夸其谈的书生,军事上仰仗野心勃勃两面三刀的投机者,好面熟!
江一
性格决定命运,光绪不会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
wxw1940
所以说,光绪死了,就不会祸害别人了
愤怒的香烟
仔细看光绪帝的所作所为,估计都想掐死他,他的那一套政治理想根本就是扯淡
卫星云海 回复 11-09 18:23
他哪来的理想,就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二世祖,一个没有亲自带兵出征的明堡宗而已。
高战
没用的,在慈禧绝对的实力面前,他的一切花招都像行为艺术
用户10xxx99 回复 11-10 13:06
老妖婆祸国殃民,你还感恩它
高战 回复 用户10xxx99 11-10 13:20
你的三观很正[点赞][点赞][点赞]
神秘人
归根到底就是不会装孙子,真把自己当皇帝
未命名
得亏光绪不争气,不然说不定我们现在还留着辫子了[doge]
王搏壮
最大的两个问题是,一没搞定隆裕皇后,二是跟康有为研究杀慈禧太后,这两件事耗尽了母子情分,没处理好帝后之间母慈子孝、金屋藏娇的关系。其他问题属于年轻皇帝经常容易犯的简单错误,事后诸葛亮看得清,但当时皇帝很难去笼络看起来都是太后党的大臣,这点错并不要命。
用户10xxx90
书生误国
水星
听着康梁二人,只怕会死的更快
老马迷途
孝庄与康熙怎么就不是这样?康熙削藩孝庄也不赞同,为什么康熙逼反吴三桂后也全力支持?关键还是权力私心
鹏哥
就清朝那时候,又不像现代海贸发达,海路封了就完玩了,清朝那时打日本,海上输了,封了入海口,日本人还敢上岸打?
花年漫谈
大权到手又被收了回去,年轻性子急没套路,学汉武帝一分也不至于那样的结局,妄拜大儒读了那么多书…
用户13xxx45
这就相当于王思聪,其实吃喝玩乐都没事,最怕突然说发愤图强要创业
benton
有道理,一个不合格的皇帝。
奋斗
光绪皇帝急什么?拿什么实权呢?好好的跟着慈禧老太后,等老太后死了,不就是他的了吗?傻瓜一个。他应该像个乖小孩一样的,好好的孝顺慈禧太后什么事都请示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一死了,那不就是他吗?笨蛋。
用户10xxx91 回复 12-31 12:47
你因果关系颠倒了,辛丑条约后大清就快亡了,慈禧力挽狂澜满清才继续存在很多年,慈禧死了后继任者又瞎搞才把大清搞死的,光绪有能力的话完全可以继承慈禧死后的大清
学无止境 回复 用户10xxx91 12-31 13:00
时不我待也,没有赶上工业革命浪潮
我心飞扬
光绪帝要是打赢了中日战争呢?
用户10xxx99
急燥
小罗
关键不是亲儿子
木鱼
翁同龢,帝派,甲午战争中的罪人。深得光绪恩宠
mmarcus 回复 11-15 11:36
这位和李鸿章那是死对头,翁家号称三代帝师,梁子是当年李鸿章在曾国藩那边儿当幕僚的时候结上的,翁的哥哥当年犯的了事儿,皇帝想给自己老师老翁一个面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没想到李鸿章替曾国藩拟了折子,文才斐然,闹得这事天下哗然,皇帝想捂都捂不住,翁家老太爷听到这消息当场就气的中风,没几天儿就嗝儿屁了,从此翁家和李家就成了世仇,自从翁当上了户部尚书,五年里没给北洋一毛钱更新设备。
冬天好冷啊
你知道光绪在位多少时间吗[抠鼻]
用户10xxx88
太年轻了 另外一群猪队友 包括他的老师………用李、张、荣、还靠谱点
mmarcus 回复 11-15 11:37
这位和李鸿章那是死对头,翁家号称三代帝师,梁子是当年李鸿章在曾国藩那边儿当幕僚的时候结上的,翁的哥哥当年犯的了事儿,皇帝想给自己老师老翁一个面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没想到李鸿章替曾国藩拟了折子,文才斐然,闹得这事天下哗然,皇帝想捂都捂不住,翁家老太爷听到这消息当场就气的中风,没几天儿就嗝儿屁了,从此翁家和李家就成了世仇,自从翁当上了户部尚书,五年里没给北洋一毛钱更新设备。
用户10xxx88 回复 mmarcus 11-15 22:09
晓得,为了平心中那口气,管卵那么多………
虎虎虎
韬光养晦,年龄上比慈禧年轻多了,等慈禧死后才做改革
学无止境 回复 12-13 00:15
时间来不及了,慈禧死后不久大清就亡了[作揖]
Gargoyles
没什么新意,上帝视角
用户10xxx61
曾国藩一开始 平叛不利,屡次失败的时候 是 肃顺在背后 支持帮助他度过难关,跟慈禧没有半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