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明军各个部队是怎么灭亡的?
一、己巳之变赵率教部:这是参加宁锦之战表现最优秀的部队。己巳之变赵得到情报是蒙古人入侵,于是匆匆前往蓟镇,又因为蓟镇自身问题无法进入三屯营,从而最终被迫在遵化城外与优势后金军野战,全军覆没。一支当时大明最优秀部队和将军,就因为情报问题和内部矛盾不让进城,于是这么快报销了。
二、己巳之变满桂、侯世禄部:宣大军当时是仅次于关宁军的部队,结果因为宣府军一开始安排混乱,后面又缺乏配合,这两支部队伤亡惨重。然后,最无语的是,当时满桂确实算明朝最优秀将领之一,崇祯此时也最信任他。这种情况下,让他带来大部分都是新兵的部队出城野战,直接全军覆没,自己被阵斩。如果说前面宣大军的损失还可以一定程度理解的话,后面让自己信任的良将这么没价值的死,确实匪夷所思。
三、大凌河之战祖大寿部: 这一万多人是当时关宁军最优秀部队,是少有的当时已经可以与后金军野战的部队。结果因为是否修建大凌河问题上的扯皮及无人敢担当原因,导致祖大寿被困。后来虽然祖大寿诈降逃回,但是祖可法、张存仁等优秀少壮派将领和这支最优秀军队被后金获得。一支当时明朝最优秀部队,因为内部政治上的弊病,就这么没了。
四、长山之战宋伟部:同样是关宁军主力,因为孙承宗的勉强指挥,采取错误战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结果被清军伏击快速报销。这是孙承宗一生最大污点。但问题是,孙承宗本来就不擅长微操,他其实之前也没有勉强微操而是敢于放权的,现在为什么不放权了?因为手下人才这时候没了。
五、登莱之乱孔有德部: 这支部队在关内事实证明除了打不过关宁军,其余打败了明朝可调往山东的所有部队;到了后金后同样是主力部队,不比任何八旗军差。结果先是因为明朝中央不作为,导致辽鲁土客矛盾尖锐;然后基于明朝奇葩的地方供应军粮制度,已经明朝地方对军队不信任态度,所以沿途筹集军粮困难。最终被迫哗变,又引发造反,最终投金。这支实战证明仅次于关宁军的明军,将全部威力都用在了内部。
六、东江分裂尚可喜部: 这是当时东江军里最优秀的部队。因为明朝对于东江内部问题不作为,也做不到将尚可喜部调离至登莱,最终尚可喜穷途末路,怒而降清。这是最根正苗红也最能打的东江军,也是立功最多的东江军。结果因为东江内部出问题时候朝廷的不作为,最终无路可走降清。
七、戊寅之变卢象升、孙传庭部: 卢象升部主要是山西、宣府部队,孙传庭部主要是秦军、大同军,都属于当时仅次于关宁军的部队。因为明朝当时在战和问题上不担当,所以想要卖前线将领和军队当炮灰。最终卢象升率部战死;孙传庭因为坚决不大战,所以部队损失不大,但是本人下狱三年。还是因为政治上的领导不担当,拿下属当易耗品,结果精兵良将就这么无谓消耗。
八、松锦大战洪承畴、祖大寿部: 明朝压箱底的最精锐部队,包括关宁军、秦军、西军等当时最能打部队,这支部队在前期杏山争夺战中也证明了,自己在一定地利条件下,完全可以和八旗军野战。结果因为朝廷催促出兵,最终洪承畴被迫率领八总兵全军出击,打最不适合自己的大兵团作战,于是全军覆没。守锦州的祖大寿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最终也只好率部投降。总之,明朝最优秀的家底,就因为皇帝认为要打了,就可以完全不听前线主帅意见,一次性送光。同时还把自己手里此时最好的将帅一起送给对方。
崇祯 自毁长城 难辞其咎
进城要管饭的,所以各各据点都不让明军进城,明军在明朝的地盘如果不抢,还不如清军能得到的补给多呢
如果当时崇祯皇帝象汉武帝那样,与卫青,霍去病…那些将领相处…商讨军机大事,听从将领们的战略战术…明朝根本不会完,即使当时没有卫青那样将领,就是现有的卢象升,孙传庭,熊廷弼…只要放权,使用得当,击败满鞑子,根本没有问题…
还有熊廷弼,非常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