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访华22次,被誉为最爱中国的美国总统!直言世界的未来在北京

慕容子归鸿 2024-11-19 05:36:57

1924年6月,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显赫家庭。

他的父亲普雷斯科特·布什是著名银行家兼参议员,家族在金融与政界声名显赫。

幼年时期的小布什,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接受着精英式的教育:马术、帆船、网球等贵族运动是他的日常。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他养成了独立、勤勉的性格。

1941年,珍珠港事件震惊美国,整个国家进入了战争状态,彼时,17岁的布什正在一所贵族中学读书。

在这个年龄,他原本可以选择继续进入耶鲁大学,延续家族的传统。

但面对硝烟弥漫的太平洋战场,他却毅然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参军!这一决定震惊了家人,也让他成为全校的焦点。

“我想要为国家做点什么。”布什对父亲说道,他的语气平静,却透着坚定。

在完成学业后,他没有走进象牙塔,而是报名参加海军飞行员训练计划,在那个年纪,许多与他同龄的孩子还在享受青春的懵懂,而布什却选择背起行囊。

海军的训练营并不像他所熟悉的温室,他从未接受过如此严酷的训练:从模拟飞行到实际操作,从理论学习到紧急迫降演练,布什日复一日地接受着磨炼。

他的同僚后来回忆,“布什是个全力以赴的人,他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

1943年,年仅19岁的布什成为美国海军最年轻的飞行员。

他被分配到太平洋战场,驾驶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参与对日作战,飞行任务危险重重,每一次起飞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次。

他在一封写给母亲的信中提到:“飞行在海天之间时,我常想起家人和朋友。这样的念头让我更渴望活着回来,但我也明白,这场战争是为了让更多人不用经历同样的恐惧。”

最险的一次任务发生在1944年,他的战机遭到日军炮火击中,燃起熊熊大火,他冷静操控战机,投下炸弹后,果断跳伞逃生。

在茫茫海面上漂流数小时后,他被一艘潜艇救起。

这段军旅生活成为塑造布什人生的重要阶段,他目睹了战友的牺牲,经历了战争的残酷。

从商到政,发现中国的重要性

二战结束后,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回到了熟悉的美国社会,按部就班地进入耶鲁大学深造。

耶鲁不仅是布什家族的传统校友基地,更是培养精英领袖的摇篮,在这里,他成为校橄榄球队的队长,同时加入了著名的“骷髅会”,这为他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和组织能力。

毕业后,他并未选择进入父亲已为他铺好的银行业道路,而是前往德克萨斯州,踏入石油行业。

那时的德州,无数投资者和商人争相在这片土地上分一杯羹。

布什凭借家族资源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创办了一家小型石油公司,他经常亲自参与钻探项目,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地质数据,穿着牛仔靴跋涉于荒野之间。

他的公司很快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年纪轻轻便跻身百万富翁之列。

对于许多人来说,财富与成功可能会带来满足,但对于布什而言,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商业与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一个以权力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政治与经济交织在一起,没有政治支持,商界的步伐往往受限。

而他家族所处的共和党阵营,更加深了这种感受,布什从父亲的言谈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政坛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年轻的肯尼迪家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象,成为美国政治新偶像。

布什意识到,自己并不想仅仅成为一名商界巨头,他渴望更多的影响力——能够真正参与决策,推动社会变革。

1966年,他毅然决定参加国会议员竞选,正式踏上了从商到政的转型之路。

在首次竞选中,他遭遇了来自民主党对手的猛烈阻击,尽管如此,他从不轻言放弃,他用一次次的握手和一次次的演讲,逐渐赢得了选民的支持。

他从家族的支持者中募集资金,并通过个人魅力凝聚人心,最终成功当选国会议员。

进入政坛后,布什以务实的风格迅速崭露头角。

1971年,他被尼克松总统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彼时的国际社会正处于冷战高峰期,外交事务复杂多变。

正是在这个期间,他迎来了与中国历史性接触的契机。

1971年,联合国大会就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问题进行表决,美国当时的立场是全力阻止中国进入联合国,而布什作为美国代表,目睹了这场重要的外交博弈。

当投票结果揭晓,中国以压倒性的票数重返联合国,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布什站在会场中,既感慨又震撼,他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国家正以全新的姿态崛起。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时代的转变正在发生,”多年后,布什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的能量不容忽视,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因其而改变。”

正是这种直觉,让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开始主动收集关于中国的信息,试图从更多角度理解这个国家的潜力。

1972年,当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时,布什作为团队的一员参与了这次历史性访问。

虽然行程短暂,但这段经历让他对中国的发展潜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从此,他与中国的关系开始了一段跨越数十年的深厚情缘。

自行车上的外交

1974年,当乔治·布什被任命为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时,美国对中国的了解仍处于探索阶段。

这是一个特别的时期,中美关系刚刚迈出正常化的第一步,两国之间的交流充满未知与新鲜感。

而布什却选择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方式与中国接触,用脚踏实地的姿态,走进了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

到达北京后,布什夫妇很快意识到,与中国打交道,需要的不仅是政策和谈判桌上的冷静,还需要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

虽然他们获配了一辆官方专车,但布什却很快婉拒了这一安排。

他提出想以更加贴近当地生活的方式来感受这个国家:“我想更直接地看到这个国家的模样,”最终,他的选择落在了自行车上,

在那个年代,北京的街道上,自行车是随处可见的景象。

清晨,人们骑车穿梭于胡同和大街之间,车铃声此起彼伏,这对金发碧眼的布什夫妇骑着自行车融入这样的画面,自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起初,路人看到他们还显得有些拘谨,但当布什礼貌地用不太熟练的中文问候:“你好!”或者用笑容点头示意时,北京市民逐渐放下了戒备,甚至开始友好地与这对异国夫妇打招呼。

一天早晨,布什骑车经过南锣鼓巷的胡同时,看到一位修理自行车的老人蹲在路边。他停下车,蹲下身子,用手比划着,与老人简单地聊了几句。

当他站起来准备离开时,老人笑着喊了一句:“这老外,真不赖!”

布什听不懂全部意思,但他听得出笑声里的善意,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不仅赢得了中国百姓的好感,也为美中双方官员的沟通打开了一扇窗。

除了骑行,他时常和夫人巴巴拉一起前往天安门、长城、故宫等地参观,并在当地市场购买小商品。

有一次,他在一家小摊位上买了一块印着北京风景的手帕,回到家后高兴地展示给工作人员看,称这件“纪念品”将被他带回美国,作为对中国的一份独特记忆。

布什的“自行车外交”并非只是一种表面的亲民姿态,在中美关系的特殊时期,他深知,破冰需要的不仅是政策上的接触,更需要民间层面的亲近。

他与夫人经常在傍晚时分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用实际行动了解中国百姓的生活状态。

他记得街头巷尾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喊着“美国人”,记得小贩向他推荐老北京的特色小吃,甚至记得一次被卡在胡同里动弹不得时,几位市民热情地帮忙挪车的场景。

布什的这份真诚与热情很快在外交圈内引起了反响,他还参加了多个驻华使馆举办的社交活动,通过一次次的聚会和会谈,打破了传统的外交模式,为中美之间的互动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一位中国官员后来回忆道:“那时我们觉得,美国有这么一个平易近人的代表,是一件幸运的事。他真诚地想了解中国,而不是站在一边观察或批评。”

布什夫妇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远不限于骑车穿行于北京的胡同。

他们深深爱上了中国美食,尤其是北京烤鸭,他们在一家老字号饭店品尝后,布什对友人兴奋地说道:“它外皮脆得像饼干,肉质却柔嫩多汁,太棒了!”

后来,他甚至开玩笑说,自己几乎可以每天都吃烤鸭。

在他的推动下,美国驻华联络处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开展了许多务实且具有开创性的活动。

布什始终坚持一点: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之外,两国间需要更多真诚的交流,他用一个“自行车大使”的身份,赋予了外交工作另一种独特的意义。

他并不只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冷峻政治家,而是一位愿意深入街巷,了解中国社会脉搏的友好使者。

两年后,当布什结束在北京的任期离开中国时,许多普通百姓都对这位喜欢骑车的“洋大使”表达了不舍。

他们或许不知道,正是这份友好和认可,坚定了布什一生对中国的友善态度。

总统与中国的二十二次交集

1989年1月,乔治·布什正式宣誓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

在美国政坛,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新总统的首次外访通常会选择欧洲发达国家。

但布什却打破了这一传统,他在上任仅一个月后,便启程前往中国。

这一决定不仅让西方国家大为惊讶,也彰显了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布什深知,在冷战结束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的合作对于世界和平和稳定至关重要,而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让他格外珍视这段双边关系。

1989年2月,布什抵达北京时,受到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的亲自迎接。

这是他自1970年代担任驻华联络处主任后,再次以全新的身份踏上这片土地。

与其他外访国家的正式外交辞令不同,布什的演讲回忆起自己在北京街头骑自行车、与普通百姓交流的点滴,称这些经历让他对中国的文化与人民有了深厚的感情。

布什用流利的中文向在场的人问候:“你好!很高兴再次来到中国。”这句话瞬间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这次访问中,布什不仅在人民大会堂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还出席了一场特别安排的欢迎晚宴。

在晚宴上,布什夫妇获赠了两辆中国传统品牌的“飞鸽”自行车。

布什高兴地试骑了一圈,还对记者幽默地说:“骑着它,我仿佛又回到了1974年的日子。”这一幕迅速成为中美关系历史上的经典瞬间。

虽然布什以友好的姿态开启了与中国的总统关系,但中美之间的矛盾从未远离。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内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议不断升级,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呼吁采取更为强硬的对华政策,甚至提出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

但布什始终主张以对话和合作为核心的政策,他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逆的潮流,与中国建立长久的互信关系,对美国的利益也有积极意义。

在他任期内的一次中美关系危机中,美国国会提出一项旨在限制与中国经济往来的提案。

布什并未公开与国会对抗,而是选择通过私下游说与谈判,逐步化解紧张局势。

他曾对助手说:“与中国的关系如同驾驶一艘大船,我们不能让它偏离航向,更不能让它搁浅。”

最终,他以坚定但温和的态度否决了多个带有敌意的提案,维护了两国之间的基本合作框架。

布什的中国情缘,并未随着他的总统任期结束而消退。

2008年,当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时,这位年逾八旬的美国前总统再度出现在中国。

他不仅出席了开幕式,还在北京的街头自由漫步,重温自己熟悉的城市风景。

有人看到他在秀水街的商铺里与小贩讨价还价,也有人注意到他在一家中餐厅里点了一道他最爱的北京烤鸭。

他曾对随行人员打趣道:“无论我来中国多少次,烤鸭的味道从未让我失望。”

这次中国之行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一场国际体育盛事的支持,更是布什个人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肯定。

在他眼中,中国已经从他最初认识的那个发展中国家,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强国。

奥运会开幕式上,布什与时任中国领导人热情握手,并用中文说道:“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一场景被广泛报道,再次展现了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与期待。

布什的访华次数多达22次,是所有美国总统中最多的。

他不仅仅是以官方身份前来,更以个人友谊为纽带,拉近了两国的距离。

在一次晚年的采访中,布什坦言:“我一生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从一个被忽视的国家,变成了今天世界舞台的重要力量。这是一段非凡的旅程,我为能够亲历其中感到荣幸。”

他的中国之行不仅是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也为中美两国关系奠定了友谊的基石。

布什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远比一时的利益冲突更加重要,尽管他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中国情缘”却永远镌刻在中美交往的篇章中。

128 阅读:59888

慕容子归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