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开大学的讲台上,曾有这样一位教授,他的一句话曾激起万千波澜:“中华崛起,先灭小日本!”
他犀利的言辞让无数人为之振奋,也引来无数争议。
他是学生眼中的“魅力演说家”,也是舆论口中的“鹰派代表”。
在胃癌后期,他仍选择站在三尺讲台,燃尽最后的生命,是什么让他成为众人心中的“鹰派”代表?
从天才学子到南开之光艾跃进生于1958年,童年时期,他耳濡目染家中长辈的革命故事,年少的他在耳闻目睹中逐渐明白: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而这份认知将成为他毕生追寻的动力。
1976年,这一年,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同悲。
年仅17岁的他带着一张与父亲共同拍摄的珍贵合影,骑着自行车默默踏上送别的旅程。
一年后,艾跃进考入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不仅以学术闻名,周恩来、张伯苓等前辈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他在校期间刻苦学习,课堂上勤于钻研,生活中自律严谨,很快便成为同学和老师眼中的佼佼者。
四年的时光倏忽而过,毕业季的到来让艾跃进深感不舍。
偶然间,他的老师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并提到校团委正在招募教师的消息,这让艾跃进眼前一亮,他抓住机会报名应试,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上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他敏锐地意识到国防教育在高校中被忽视的现状,决心填补这一空白。
他自告奋勇地提出创立军事教研室的计划,这一设想在当时堪称大胆且极具挑战性,因为国内几乎没有高校在这一领域开展过系统教学。
面对重重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耗费数月时间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并主动联系相关部门,争取资源支持。
经过无数次不懈努力,艾跃进的付出终于换来硕果。
2006年,南开大学成功设立全国首个非军事院校的军事学硕士点,而他也被誉为“南开军事学科的奠基人”。
这一成就不仅开创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先河,也让南开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新的标杆。
艾跃进的课堂同样别具一格,他擅长将复杂的军事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将理论知识与当前国际形势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爱国主义和责任感的激发。
他常常强调:“军事课不是为了让你们打打杀杀,而是为了增强国防意识,为国家强盛出力。”
这种教学方式吸引了无数学生慕名前来听课,使他的课堂成为南开校园中一大亮点。
他喜欢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不论是学术探讨还是人生选择,他总能耐心倾听并给出中肯的建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无数学子铭记于心。
铿锵之声,点燃国人热血艾跃进不仅在南开大学校园内广为人知,更因一句大胆的“灭掉小日本”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热议。
他的这一观点,在众多演讲和课堂中反复被提及“灭掉小日本”,单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或许充满了情绪化的色彩。
它让一部分人感到振奋,也让一些人感到不安甚至反感,质疑的声音认为,国家间早已建交,他的言论似乎过于激烈。
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艾跃进所说的“灭日本”,并非针对整个民族,而是直指日本的军国主义。
他的立场坚定:只有彻底清算军国主义的罪行,才能让日本真正成为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中日关系也才能建立在真正的和解之上。
他提到,从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如山到靖国神社供奉战犯的事实,日本的军国主义从未彻底得到清算。
战后,这些恶行不仅没有在法律和道义上被审判,反而被刻意掩盖,甚至试图抹除,这种态度,不仅对中国人民构成深刻伤害,也让整个东亚地区长期无法彻底摆脱战争阴影。
“我们要灭掉的,是让历史重演的可能性。”
历史不能被遗忘,面对曾经的屈辱,铭记并非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警醒,通过回顾那些惨痛的过去,艾跃进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理解“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这句话的深意。
艾跃进的这种直言不讳,常常使他的课堂成为“燃烧的现场”。
不仅仅是在南开课堂上,艾跃进的爱国热忱也在全国各地的讲座中感染着无数听众。
有一次,他在公开演讲中,用震撼人心的例子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遗毒的现状,并直言:“如果这颗毒瘤不被连根拔起,未来的和平就是泡影。”
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而这样的演讲,也让更多人对“军国主义”这个抽象的词汇有了具体的认知。
他并不是在宣扬对立,而是在呼吁公平与正义,只有日本真正承认并反思自己的错误,东亚地区的持久和平才有可能实现。
他的语言或许激烈,但并不无理,和平从来不是凭空降临,而是依靠坚实的历史反思与国防实力去争取。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是艾跃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进步,更需要一颗时刻保持警醒的心。
不畏争议艾跃进从来都不是一个会选择沉默的人。
无论是课堂上的铿锵之声,还是面对舆论的风口浪尖,他总是以直率而坚决的态度回应外界的关注。
在一次关于留学人才流失问题的公开演讲中,当时,他应邀来到北大做演讲,讨论中美关系以及国际局势。
台下学生听得入神,但突然,一名学生高高举起手,打断了他的话。
这位学生站起来后,带着几分挑衅的语气说道:“艾教授,您知道我们北大的学生有多少人留学海外吗?整整10%!”他的话语中带着自得,引得会场一片哗然。
艾跃进并未因对方的不礼貌而动怒,他微微一笑,用平静的语气问道:“那么,请问,你们中有多少人选择回国呢?”
一句话让现场顿时陷入静默,那名学生的得意瞬间消失,原本准备好的反驳也被堵在了喉咙里。
台下的听众一时间不知是该为艾跃进的从容而钦佩,还是为这名学生的无言以对而尴尬。
这种不急不躁的反击,是艾跃进一贯的风格。
他不仅是在回答问题,更是在通过一个简单的问句,点明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人才流失背后,不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也是国家发展的挑战。
我们不是不能接受海外学习和交流,但请问,有多少人在享受了祖国提供的教育资源后,愿意回来为这片土地贡献一份力量?
爱国,从来不仅仅是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国家的崛起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而真正的爱国主义,体现在愿意为国家的未来承担责任,而不仅仅是将自己的命运交托于异国。
在他的教学中,他常常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国家力量的重要性:“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句话乍听之下显得冷酷无情,但却深刻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本质。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让学生明白,和平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它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
如果一个国家连捍卫自己安全的能力都没有,又如何去维护和平?真正的强者,是不惧怕面对敌人的挑战,同时能够保护自己的人民不受伤害。
讲台为阵地2014年,艾跃进被确诊为胃癌,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般降临到他的生活中。
确诊后的他,不但没有选择安心休养,反而坚持回到课堂,继续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他常对身边的同事说:“只要我还能站着,我就一定会站在讲台上。”
病魔的侵蚀让他的身体渐渐消瘦,甚至连日常的行动都变得困难。
但在学生面前,艾跃进始终是那个充满热情的老师,他从不在课堂上透露自己的病情,唯恐让学生因担忧而分心。
在胃癌晚期的那段日子里,他经常是在医院刚完成化疗后,就赶回学校授课。
医生和家人多次劝他休息,他却总是微笑着拒绝:“躺在病床上等死,不如站在讲台上活着。”
对他而言,讲台不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更是他与学生们共同战斗的地方,是他践行信念的阵地。
2016年的春天,艾跃进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的体力已经无法支撑完整的课程,但他依然坚持与学生们见面。
在一次特别的课堂上,他对学生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但我希望你们记住,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
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学生都红了眼眶。
在他去世的前几天,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下床的他,仍坚持主持了一场新党员入党仪式,这一幕深深地印在在场每个人的记忆中。
他躺在病床上,用尽全力讲述了入党的意义,并亲自宣读了入党誓词。
2016年4月21日,艾跃进因癌症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他虽然走了,但他燃烧的精神却在无数人的心中延续。
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