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你有没有看过一块玻璃,比一张纸还要薄。11月8日,大皖新闻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安徽省蚌埠市,走进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看到了这样令人叹为观止的玻璃。
据介绍,这款厚度仅为A4纸厚度四分之一的玻璃,是彭寿院士团队历时十年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成果,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全球唯一全产业链全自主知识产权作品。目前这款玻璃已应用在最新款全球顶尖折叠手机和全球首款车载滑移卷曲显示屏上。
最薄玻璃只有0.03mm弯折寿命突破100万次
11月8日,大皖新闻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蚌埠市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这里不仅展示着疫苗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中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还有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的沙盘模型,以及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等。
现场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欣告诉记者,一块玻璃的研发,从实验室开始,可能要经过上千次以上的研究。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抢占柔性显示材料制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带领团队充分发挥所属国家级院所优势,开展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攻关,成功开发出厚度30~70微米系列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其中30微米产品厚度仅为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弯折寿命突破100万次。
一片玻璃“创”出一片新天地
“30微米,这是目前工业化最薄的可折叠玻璃。”11月8日,中国建材集团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柔性显示材料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树立在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展厅内,边走边向采访团记者们介绍。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联合中研院自主研发出高强度柔性玻璃原片及成形加工技术,形成了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技术产业链,实现30到70微米柔性玻璃稳定量产。公司在持续开发新一代柔性UTG、UTG一次成性玻璃原片。应用范围从折叠手机扩展到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屏幕发声、车载显示等。
细数历史,1921年“明远”玻璃厂在蚌埠落地,1959年蚌埠开始投产平板玻璃……蚌埠玻璃产业历经百年风华,始终挺立时代潮头。
现如今,以玻璃新材料为代表的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迅速崛起,已然成为新材料产业版图上不可忽视的坐标。大皖新闻记者魏鑫鑫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