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邓琼吴小攀
执行统筹/孙磊朱绍杰宋金峪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周欣怡梁善茵何文涛李艺戈李晓旭宋王群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周巍刘畅王磊
岭南初冬,繁花绽放。
11月10日,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深圳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艺术中心隆重举行。盛典活动向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榜单得主致敬,揭晓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花地精品榜单,许钦松、吴承学、朵拉、武桂琴、曹林获颁“年度花地精品”荣誉;现场还揭晓了2024首届“逐梦湾区”短视频大赛结果。
2024年花地文学榜系列活动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共同主办,广东省作家协会战略支持。本场盛典活动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林海利,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荣才,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洁军等领导、嘉宾,及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箫韵、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办党工委委员余介方等出席了本次盛典,并为各位得主颁发荣誉。
六位作家(作品)获本年度殊荣
“花地文学榜”由羊城晚报于2013年正式创设,榜单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新锐文学六大类,每年各产生一位年度作家(作品)。迄今,已有包括王蒙、莫言、贾平凹、冯骥才、刘震云、麦家等数十位文学名家获得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家(作品)殊荣。
今年,最终由张翎《归海》获“年度长篇小说”,韩东《幽暗》获“年度短篇小说”,欧阳江河《宿墨与量子男孩》获“年度诗歌”,王尧《日常的弦歌:西南联大的回响》获“年度散文”,陈平原《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获“年度文学评论”,杨知寒《黄昏后》获“年度新锐文学”。
盛典现场,年度榜单得主张翎、王尧、杨知寒接受主办方致敬,并围绕“AI时代,文学何为?”主题进行了热烈分享。文学家们深邃和独到的见解,令观众大受裨益。
首次增加“年度花地精品”榜单
“我从‘花地’来。”著名作家陈国凯的这句话,说出了许多作家对《羊城晚报》副刊“花地”的情感。由“花地”衍生的“花地文学榜”,今年迈入第二个十年,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林海利在致辞时介绍,2024花地文学榜首次增加“年度花地精品”榜单,遴选文学精品,回馈时代和人民。同时,还启动大湾区优秀原创文学扶持计划,聚焦培养文学新人、扶持优秀作家,推动产生更多湾区文学佳作。
“年度花地精品”榜单,从《羊城晚报》副刊“花地”一年刊载的原创作品中遴选精品佳作。盛典现场揭晓了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花地精品榜单,许钦松《感念恩师蔡仰颜》、吴承学《马岗顶上故人来》、朵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包椰浆饭》、武桂琴《住院记》、曹林《生活不是爽文爽剧》入选。主办方向所有“花地文学榜”得主发出“花地”约稿函,寄望以“花地文学榜”为契机,与文学同行一道,为读者奉献出更多引领时代、引领风尚的精品佳作。
在随后进行的“年度花地精品”得主沙龙对谈环节,5位得主还围绕“新媒体生态下的大众写作”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逐梦湾区”短视频大赛结果揭晓
今年是“花地文学榜”与鹏城携手同行的第五年,共同拥抱大湾区文学的多种可能,开启大湾区文学的未来想象,讲好文学的精彩故事。
盛典现场还揭晓了2024首届“逐梦湾区”短视频大赛结果,并颁发了大赛各项荣誉。该大赛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办事处主办。历时三个多月,大赛共征集到作品2212件,抖音“#逐梦湾区短视频大赛”话题累计播放达9亿次。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表示,参赛的每一部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湾区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年度作家”得主主题分享:AI时代,文学何为?
当人工智能也“拿起笔”,文学创作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现场,年度作家得主张翎、王尧、杨知寒围绕“AI时代,文学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三位得主一致认为,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给文学插上新的翅膀,AI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便利,提供程序性、机械性的帮助,也可以创造独立的作品、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提问,以及各类娱乐需求的有趣的故事。正如张翎所言,在AI的时代里,文学并未因技术的革新而黯然失色,反而以一种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但是,无论多么便利,AI都无法取代作家。“AI能否创造尴尬、误解?能否创造心照不宣和空气中让人难忍的沉默?能否走进一个黑暗不明的地带?”杨知寒认为,这些AI无法创造的,正是文学最本质、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面对AI可能会带来的巨大冲击,王尧认为既需要保持先锋主义的精神来看待,也需要用文化保守主义态度来坚守自己的立场,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话语体系它仍然有自己的价值,作为个人的创造性劳动,文学是不可能被AI所替代的。
“年度花地精品”得主主题对谈:新媒体时代,文学有何意义?
新媒体时代,随着媒介表达手段和方式逐渐增多,作品发表、出版的门槛降低了,报纸副刊等传统媒体对于大众写作来说有何特别意义?新媒体环境对于传统的写作带来什么影响?
活动现场,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花地精品”的五位得主围绕“新媒体生态下的大众写作”展开主题对谈。许钦松、吴承学、朵拉、武桂琴、曹林从花地出发,由衷表达了对这方文学沃土的感谢,并强调了新媒体时代副刊的坚守与意义。
许钦松表示,他对自己身为一位画家获得文学荣誉感到意外,但文学是文艺之母,历代著名画家中有不少文学大师,美术创作都离不开文学的滋养。对于《羊城晚报》副刊“花地”的发展,许钦松深情寄语:“花地花盛开,文学芳香来。”
在吴承学看来,人工智能社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像“花地文学榜”这类纯文学的活动,一定要保留它原来的品质,因为只有精品才能够在历史上真正流传下来。“只要人还有感情,还有审美的需求,我们的文学便会永远存在。”
“得到花地精品的殊荣,让我特别开心。”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朵拉盛装出席,特意穿上马来西亚国服“娘惹装”,该服饰如同朵拉笔下的那碗椰浆饭,体现了华人与马来文化融合的美感和精髓。
武桂琴现场分享了上榜作品《住院记》创作背后的故事。她表示,这篇文章字里行间融入切身感受和体会。尽管所从事的职业与文学并非直接相关,但她很享受下班后独自看书、写文章的时光。
时事评论员曹林说,文字、文学是新闻、是评论的根系。“文字是有标准的,我认为副刊文学就成为了文字的一个标准,所以经常出现在语文试卷上作为典范。新闻热点不断变化,但副刊文学应该是一份报纸中最稳定的地方,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确定性。”
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花地精品榜单
1.许钦松《感念恩师蔡仰颜》(见2023年1月19日A11“花地”副刊)
许钦松,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名誉主席。
2.吴承学《马岗顶上故人来》(见2023年12月12日A10“花地”副刊)
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3.朵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包椰浆饭》(见2023年7月27日A10“花地”副刊)
朵拉,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画家。2019年荣膺马来西亚槟州元首封赐DJN准拿督勋衔。出版作品共52部,曾获文学奖60多个,举办个人画展26次。
4.武桂琴《住院记》(见2023年9月12日A10“花地”副刊)
武桂琴,国企管理人员,高级经济师,造价工程师。
5.曹林《生活不是爽文爽剧》(见2023年1月8日A6“花地”副刊)
曹林,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知名时事评论员,曾获中国新闻奖、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