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许过的愿望一路生花,护送那时的梦抵挡过风沙……”11月8日晚8时许,晚饭过后,柳州市儿童福利院舞蹈室传出了《一路生花》的动人旋律和歌声。原来,这是几名孤残儿童在志愿者蒋超的指导下正学习唱歌和练习钢琴等乐器。像这样温暖的周五夜晚,蒋超已经和孩子们共度了十年。十年来,他用音乐给孩子们传递爱心,点亮梦想。
一次机缘巧合就坚持了十年
2014年,蒋超大学毕业后,来到柳州。学音乐出身的他,刚开始是在一家琴行教钢琴。机缘巧合,他受邀到柳州市儿童福利院当志愿者,义务教孩子们学唱歌和乐器。
“我也没想到自己已经坚持了十年,现在看来,我还能继续干下去。”蒋超说,这里的孩子尽管并不缺乏关爱,但由于多数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身体残疾,他们因此普遍自卑、封闭、害羞、胆小,他于是决定通过音乐,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快乐、阳光和自信。
蒋超指导主唱小文唱歌。
对于蒋超和他的这群特殊学生来说,教和学的困难都超乎想象。他的学生,不但存在视力、肢体、智力等各种残疾,也未接受过系统的基础音乐教育。“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对学习唱歌或乐器的兴趣,我就反着来教,先一首一首地教他们唱歌或练习曲子,而不是一上来就从基础的乐理教起。”他说,等他们学会唱歌或使用乐器演奏一些曲目后,帮他们抠细节的时候,再慢慢教他们五线谱等音乐基础知识,以免他们因为觉得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
事实证明,蒋超的办法对这群特殊孩子是管用的。多年前,每次他到院里来教孩子们音乐,有一对姓曾的智力残疾兄弟都会兴致勃勃地凑过来看其他小伙伴打架子鼓。看到两人对打架子鼓感兴趣,蒋超就尝试让他们跟着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竟然学会了打架子鼓!“我很惊讶,也意识到这群孩子有无限可能!”他说。
蒋超为一名孩子抠弹钢琴细节。
三年前,蒋超考进柳南区实验小学,当了一名音乐老师,并且他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事情更多了。但不管多忙,只要人在柳州,他每周五晚都会到儿童福利院去教孩子们音乐。因为周五晚,在院外读书的孩子们都会回来过周末。
“是爱和音乐改变了我”
当晚,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跟蒋超学习。他们年纪大小不一,有一个是主唱,有两个弹钢琴,有一个打架子鼓。
打架子鼓的是今年刚从中专毕业的小军。别看他天生四肢有缺陷,行走不太方便,双手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抓握东西,但打起架子鼓来,架势十足,让人听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我已经跟蒋老师学架子鼓十年了。”小军说,因为身体原因,从小他就很自卑,不跟任何人交流,也不跟其他小伙伴玩,整天看电视。后来蒋老师来当志愿者,教孩子们学乐器,院里的老师就鼓励小军学架子鼓。看到他连鼓槌都握不住,蒋老师就建议他改为把鼓槌夹在几根手指间。
蒋超(中)用电子琴和小军给主唱小文伴奏。
然而,鼓槌的问题解决后,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刚开始,双手无力的他,不但鼓打得不够响,也无法持续打一分钟,连一首曲子都打不完。“蒋老师很有耐心,他一直鼓励我,指导我。”小军说,经过两三个月的练习,他终于学会了用架子鼓打一些简单的曲子,而且双手也慢慢变得有力,现在可以一口气打五分钟。
“小军现在打架子鼓的水平相当于业余五六级这样。”蒋超表示,考虑到小军的身体状况,能练到现在这个程度,孩子克服了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非常不容易。他自己经常被孩子们的坚强和对音乐的热爱感动。
“是爱和音乐改变了我。”小军说,学会打架子鼓,让他找回了自信,不再把自己封闭起来。不管是在学校跟同学,还是在儿童福利院跟小伙伴们,他都能跟大家玩到一起。中专毕业后,经院里推荐,小军在河西工业园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开启了他人生的新阶段。
希望用音乐让孩子们“一路生花”
“蒋超老师很有爱心,也很有耐心,孩子们非常喜欢他!”柳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顾丽娟表示,长期以来,儿童福利院不但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也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有不少志愿者经常来给孩子献爱心,但像蒋老师这样坚持了十年的不多,让人很感动。
顾丽娟告诉记者,除了长期固定在周五晚来教孩子们音乐,逢过年过节院里要搞晚会的时候,蒋超也都会去。他要给孩子们出节目,组织他们进行排练。特别是每年年夜饭上的联欢会,蒋超都是跟着他们一起忙完才赶回桂林老家过年,有时年三十才回去。
顾丽娟介绍,院里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想方设法培养他们兴趣爱好。为支持孩子们追逐音乐梦,院里设有器乐室,配备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对于学有所成的孩子,还支持他们去考级。尽管目前还没有孩子成年后能依靠某种音乐特长谋生,但音乐能够让他们变得更自信、开朗、阳光,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世界,为他们进入社会搭建沟通的桥梁。
“我也不知道自己教过多少个这里的孩子。”蒋超说,只要孩子们需要,他就会继续来教他们音乐,希望他们“一路生花”。
(文中的孩子均用化名)
来源|南国今报记者石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