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讲述民族故事!中阿戏剧文化相遇于大凉山戏剧节

南方都市报 2024-11-11 11:51:30

11月10日下午,在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城空间·火把广场的荞麦森林,中阿戏剧文化相遇。来自摩洛哥、约旦、伊拉克、苏丹、阿尔及利亚等五国的戏剧艺术家和中国的昆曲、京剧、秦腔、豫剧演员,举行了同台表演交流。从约旦、伊拉克的传统舞蹈到中国的传统戏剧,从阿尔及利亚的戏剧探索到苏丹冲突地区和平戏剧的深刻内涵,从摩洛哥哈克艺术的讲故事之趣到京剧等中国戏曲的程式之美,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以其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各自民族的故事。

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中阿戏剧交流项目-阿拉伯国家传统表演艺术展示活动上,中阿艺术家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

摩洛哥艺术家LatefaAhrrare和Khalid通过讲解、视频,介绍了摩洛哥的口头艺术——哈克艺术,解读了声音与文化的重要性。摩洛哥的说书人文化自古盛行,作为一种戏剧艺术被继承了下来,它更多的是用讲故事来传递感情。表演场所是一个在圆形空间中,象征着动态和能量的传递,人们在空间中交流感情,能量彼此动态传递。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导演及艺术家Cheikh、SidiAli及Zakaria呈现了Cheikh导演的戏剧作品《出生》的片段。伴随着悠扬的阿尔及利亚传统音乐,作品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乎生命、死亡的奇特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位怀孕的母亲的子宫内,待产的婴儿阿里知晓他的出生之日也会是她母亲的离世之日。阿里认为他自己是母亲去世的原因,他尝试着各种努力确保母亲顺利生产、母子平安。

湖北省京剧院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唐恺唱念做打结合,介绍了京剧历史、京剧行当和京剧基本功,表演了《野猪林》选段(大雪飘),一腔一调、一招一式展现了中国京剧的艺术韵味。

秦腔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惠敏莉来自陕西西安,她介绍了作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的历史传统,表演了秦腔《昭君出塞》,表达了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互惠互鉴、和谐与共的心愿。

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以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为媒,中阿戏剧文化相遇。

在该展示活动上,约旦女艺术家SarahEmad和SenthiaTokajian在约旦传统音乐伴奏下表演了达布卡舞蹈,展示了约旦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约旦的国家庆典和约旦人的婚礼上,男女表演者排成一条线跳起达布卡舞蹈,不停变化队形,表达欢乐祥和的节日心情。

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北方昆曲剧院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刘巍表演了昆曲传统武生戏《夜奔》和昆曲旦角戏《牡丹亭·游园》。《夜奔》展现了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后,亡命水泊梁山途中的复杂心情;《牡丹亭·游园》把抒情、写景和刻画心理结合在一起,呈现了花季少女杜丽娘赏园的惆怅哀思。

伊拉克艺术家BasharOleiwi、MohammedMuayad交流了伊拉克街头艺术表演。舞者在身体的节奏变化中,传达了对伊拉克古老文明的追忆。

河南豫剧二团副团长、曲胡演奏家张付中介绍了曲胡的独特韵调,演奏了《中原风情》。

苏丹艺术家AliMahdiNouri是国际戏剧协会的荣誉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长期关注戏剧的社会人文价值,推动戏剧在冲突地区呈现。2004年开始,AliMahdiNouri和同伴开始在冲突地区推广戏剧。他们到难民营中给孩子们演出,给当地的老百姓演出,用戏剧抚慰着冲突地区的人民。

“我们期待未来在中阿戏剧交流项目的引领下,更多的中外戏剧、艺术交流项目能够开展,借戏剧沟通你我,构建更加和谐、多彩的世界!”该活动主持人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薛长绪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肖阳

图片由大凉山戏剧节组委会提供

0 阅读:0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