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刷手机的人,可能有“错失恐惧症”

虎嗅APP 2024-11-12 08:15:21

本期文章,你可以看到:

过度思考幸福的“副作用”

“信息错失恐惧症”可能导致职业倦怠

压力环境会极大提升一个人的攻击性

有责任心的人会比意志力强的人更接近成功

过度追求幸福,幸福就会偷偷溜走

心理咨询师张春曾在一档播客里问主持人鲁豫:你的生活幸福吗?

鲁豫回答:我觉得,幸福是一种被过高评估的东西。它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惑和不必要的麻烦。人不需要每天都过得幸福,你只要过得舒服、平静、怡然自得,就非常好了。

关于什么是幸福,虽然我们总是在生活的间隙里自我叩问,但APA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频繁为自己的幸福程度打分,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三项有1800多人参与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询问了参与者对幸福的信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抑郁相关症状,分析结果表明对自己幸福水平的担忧或判断,与幸福感降低有关。

这项研究有一个独特发现:

影响幸福的并不是“追求幸福或将幸福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而是“评估和判断自己的幸福程度”这一行为。

因为,对幸福感的担忧使得人们对积极事件的消极态度更强。同时对幸福的判断常常涉及与他人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也会加强人们对现状的不满。

这种无论如何都很难让自己满意的负面情绪,被研究者称为“负面元情绪”(negativemeta-emotions),它们难以被直接表述,也很少外显,更像是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或角度,因为频繁思考自己是否幸福本身就意味着对当下状态的不满。

正如一个常见的有关幸福的悖论是——你越是追求快乐,就越感到不幸福,因为单纯追求快乐往往意味着回避痛苦,而幸福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快乐,也不是一种情绪,而是一个包含了目标、成就、价值、意义、人际交往等诸多元素的复杂概念。

现今快乐几乎成为了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但更多快乐等于更大福祉显然是社会生产出的谬论。

研究作者FeliciaZerwas博士表示:“以接纳的态度体验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成为追求幸福和增进幸福感的有效工具”。

刷手机停不下来,可能是“错失恐惧症”

错失恐惧症(FearofMissingOut,FoMO)是指:对错过重要信息以及建立关系和互动机会的焦虑,比如:生怕漏看任何新闻,而刷手机停不下来。

近期发表于《SageOpen》的一项研究表明,错失恐惧症正在影响职场人的心理健康。

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院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42名员工数字化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和体验进行了问卷调查,着重评估了数字化工作场景下员工的压力、倦怠和焦虑水平。

结果显示,在所有负面体验中,与信息相关的体验——感觉信息负担过重和害怕错过信息——对幸福感的直接损害尤其严重。

大量信息的涌入提升了认知和决策成本,使人们更容易感到疲劳,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与数字化工作相关的整体压力,导致工作倦怠;

员工不得不长时间处于一种对错过重要信息(包括聊天软件、邮件等等)的焦虑之中,导致错失恐惧。

错失恐惧的成因包含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内部在信息交流中缺乏效率,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堆积、重复或缺失,员工此时不得不保持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才能完成所有工作;

另一部分在于员工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出于个人提升、人际关系、工作机会等原因,不仅要避免错失信息,还要尽量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从而不得不频繁刷手机、看新闻,导致错失恐惧。

对个人而言,建立边界是避免错失恐惧最有效的手段。包括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的边界,个人工作任务的边界等等,与网络空间中无穷无尽的流动信息保持适当的距离是维持良好心理健康的关键。

但这也不一定行的通。因为错失恐惧本质上并不是一种边界的混淆,而是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是发生在个人层面的结构性矛盾。

因此企业在避免错失恐惧方面的作用也许比个人更大,最能有效缓解员工错失恐惧的方式是完善工作流程和建立良好的工作文化,其举措包括但不限于避免工作中的重复通知和确认,建立相对稳固的工作流程,及时且准确地为员工提供信息和帮助,对员工进行数字化工作培训,明确工作时间等。

压力环境会极大提升一个人的攻击性

第一种镇定类药物(氯丙嗪)的发明者HenriLaborit博士在一项著名的实验中,让老鼠承受压力,并观察它们在压力下的攻击性行为。

当老鼠独自一人且无法逃离压力环境时,它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躯体症状,包括皮肤和毛发状况不佳,体重减轻,甚至是胃溃疡和慢性高血压等。但当两只老鼠同时面对高压环境时,它们开始互相打斗。在这种环境下,除了打斗造成的咬伤和抓伤外,老鼠似乎完全健康。

这可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许多攻击行为——比如在工作压力大时变得具有攻击性的同事,差点撞到你的司机不但不道歉还侮辱你。也许这是一种应对巨大压力的方式。

当人们面对压力时,常见的反应包括战斗或逃跑,但在巨大且无法逃离的压力之下,人们会僵住并抑制所有反应,由于神经系统是为行动而设计的,如果抑制外部行动(逃跑或战斗),就会伤害自己(患上身心疾病),就像在将攻击转向自己一样。

对于理解自己和他人压力以及攻击欲望很重要的是:

攻击性行为可以让你暂时得到解脱,但它无法解决导致你沮丧和愤怒的根本问题。暴力往往也会引发更多问题;

逃跑是应对压力很好的临时解决办法,但它同样不能解决问题;

消极应对或将攻击性转向自己,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长期躯体后果;

如果有人攻击你,尝试了解他们的动机。这通常是因为他们正处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了解原因将有助于你解决问题(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抢劫等掠夺性攻击)。以及,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你需要认同他。

有责任心的人,会比有意志力的人更接近成功

在伊索寓言《蚂蚁和蚱蜢》中,蚱蜢在夏天玩耍,而蚂蚁在夏天准备过冬食物。

自控力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拥有大量自控力的人会受到赞扬,甚至被视为品德高尚。所以人们赞扬勤劳的蚂蚁,而不是快乐的蚱蜢。

大量研究也证明了这点。能够延迟吃棉花糖满足感的孩子成年后人际关系问题较少,被父母和老师评为自控力强的孩子在40岁时会更富有,坚毅的学生被西点军校录取并在4年内毕业的概率更大,有责任心的人会过上长寿且充实的生活。

在近期一篇发表在《CurrentOpinioninPsychology》的文章中,两位加拿大的心理学家认为,虽然自我控制始终与成功相关,但自我控制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两个部分的混合概念。

一部分是状态自我控制(state),它是解决目标与转瞬即逝的欲望之间冲突的瞬间行为,即,代表了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做出理性决定的意志力;

而另一部分则是特质自我控制(trait),它是一种“尽责”的能力,许多研究发现,在各种尽责性指标上得分较高的人在学业和经济上都比同龄人表现更好,而且往往生活得更健康。

在传统观念中,如果一个人自控力很强,那么他应当总是能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做出并不容易的抉择,即状态自我控制,但实际上状态自我控制并不能为人们带来前文提到的各种好处,特质自我控制才预示着更好的健康、财富和学业成就。

而特质自我控制和传统自我控制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特质自我控制的人其实更少控制自己,更少运用意志力解决问题,花在抑制任性欲望上的时间更少。

研究发现,这些人较少依赖状态自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需要控制的诱惑”较少。

作者认为,对意志力的误导性强调导致了旨在增强意志力的干预措施,这种方法偶尔会产生一些积极的短期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变化往往会逐渐消失。状态自控能帮助人们暂时抑制诱惑,但这些短暂的胜利并不等于长期目标的成功。例如,努力克制短暂的欲望并不能预测六个月、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后的目标进展。

真正能促成改变的是以提升“责任心”为目标的干预措施。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文章作者之一的迈克尔·因兹利希特说:“人们通常会恢复到意志力和责任心的基线水平,但意志力通常是脆弱、不可靠和无力的”。

“人生的成功或许在于,在诱惑来临之前,更多地进行冷静的计算,而不是在日常活动中运用意志力。也许,尽责性并不是一种与意志力相关的东西,而是一种与避免运用意志力相关的东西”。

参考文献:

Marsh,E.,etal.,OverloadedbyInformationorWorriedAboutMissingOutonIt:AQuantitativeStudyofStress,Burnout,andMentalHealthImplicationsintheDigitalWorkplace.SageOpen(2024).DOI:10.1177/21582440241268830

FeliciaK.Zerwas,etal.,Unpackingthepursuitofhappiness:Beingconcernedabouthappinessbutnotaspiringtohappinessislinkedwithnegativemeta-emotionsandworsewell-being.Emotion(2024).DOI:10.1037/emo0001381

MichaelInzlicht,BrentW.Roberts,Thefableofstateself-control,CurrentOpinioninPsychology(2024).DOI:10.1016/j.copsyc.2024.101848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