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新民谣·粤语季《关睢》:古诗词融入粤语歌唱出独特韵味

南方都市报 2024-11-12 09:50:25

岭南新民谣·粤语季自启动以来,南方都市报、N视频联合酷狗音乐共同发起社会征集,共收到超1300首原创歌曲投稿。活动受到社会各界音乐人、学界专家等广泛关注。在经过专业评审不同维度的遴选后,10首粤语原创歌曲脱颖而出。它们将与10位定向邀约的知名艺人作品集中上线推广,收录在同一张合辑中,并将受邀参与线下年度收官展演。

第三首发布的社会征集十大优胜歌曲,是由新生代创作歌手黄智毅一人身兼作曲、作词(与野火大鸿共同作词)、演唱三职的古风粤语歌曲《关睢》。

新生代创作歌手黄智毅,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仔,出生于音乐世家,妈妈是粤剧“金嗓子”倪惠英,爸爸是高胡演奏家黄健,从小在音乐的熏陶中成长,也在他的心灵中播下音乐的种子。6岁开始学习钢琴,初中开始自己创作歌曲,大学就读于星海音乐学院编曲系,毕业后在北京展开音乐追梦之路……他的音乐创作之路更像是在家族血脉的传承之中,慢慢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

黄智毅致力于将粤语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结合,过往的原创作品中多有“粤剧×流行音乐”的混搭尝试,而这次为岭南新民谣·粤语季创作的新歌《关睢》,他想再一次突破自己。歌曲概念来自于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的第一首情诗《关睢》,他在保留原诗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将古诗词的音韵美融入粤语歌词之中,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古代情歌,放于时下年轻人大胆追爱的语境之中,唱出“缘分哪可靠天赐月老怎眷顾迟疑如学伯虎好诗意会否赠我笑靥三次只想为再逢时流露着书卷香的你化身才子好念诗”的跳脱唱词。整首歌曲风抒情流畅,如他自己所说“有一种岭南音乐的味道,又糅合了我自己特别喜欢的R&B风格”,产生了一种古与今、新与旧大胆碰撞的独特韵味。

黄智毅说《关睢》是一次既能取悦自己,又能表现传统文化主题、传达岭南音乐特色的创作,是这些年来他在粤语歌创作中不断累积经验、反复打磨历练结出的成果。作为一个从广州走出去的创作歌手、音乐人,他的创作灵感常常来源于自己血液中的粤语因子、粤语情怀,“粤语歌的歌词非常难写,粤语的九声六调对每个创作人都是一道很高的门槛,要令歌词与旋律完美搭配,是非常难之事。而且粤语歌词表达的情感非常细腻、细节与画面感极强,又是难上加难”。但越是困难和挑战自己的事,越是让他着迷。

《关睢》这首歌的创作,让黄智毅仿佛回到读书时代,听邓丽君低吟浅唱苏轼词作《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的心情之中。因为一首好听的歌,让莘莘学子可以心甘情愿地去背诵一首优美的古诗词,这让他更全心投入到创作中去,不可辜负传统文化赋予的音乐创作之美。

Q&A

“一个人撑艇仔,发现有水流向你,何其幸也”

南都娱乐:为什么来参加岭南新民谣·粤语季?

黄智毅:因为我是广东人,从骨子里就比较想多做一点广东的文化作品、粤语的音乐作品。

我一直以来都是以粤语歌参赛的,这次能来参加岭南新民谣·粤语季原创歌曲社会征集,我非常开心,而且乐见这个活动越办越好。我觉得本土很需要有这样的平台、这样的活动提供给我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试想一下:当你一个人撑着艇仔,但发现有水流向你,大家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互惠互利,何其幸也!

南都娱乐:《关睢》这首歌曲的创作想法是什么?

黄智毅:参加比赛或歌曲征集,与自己平时出歌有一点不同,在歌曲选材上可能会更正能量、更偏传统文化或本土特色一些,而我更想寻求平衡的一个点是,它的题材可以很正,但又能与自己的审美结合得很好。我在北京从事音乐工作,我发现广东音乐人的力量一直都很强,在全国各地发光发热,但如何能把自己的审美、自己的音乐造诣和技术,与本土文化更好地融合,是一件很费神的事。很庆幸,通过这次参加岭南新民谣·粤语季,我达成了这样的梦想。

《关睢》从音乐风格上,既结合了中国古典诗词,也糅合了我个人喜欢的R&B风格,是传统与时尚的一种碰撞。时下不少流行歌都尝试以古诗词来填词,而古诗词用在粤语歌中更添一分韵味,因为粤语有九声六韵,谱成曲又能符合粤语的押韵、符合现代的审美,并不容易。我在选择诗词上费了很多功夫,选了很久才决定以《关睢》入词。因为它是《诗经》的第一首诗,也是很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一首情诗,得到孔子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表达情感上既热烈又克制,十分有礼节。作为年轻人,我也喜欢唱情歌、写情歌,但怎么写才能不“娘(土气)”、不像土味情话三百句?怎么才能向自己喜欢的女孩表达心意,但又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和执着?我觉得用古诗来写词,作一个古与今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玩、很有意思的配搭,出来的效果挺好的,我挺满意。《关睢》不只是为参赛而创作,它让我有更多的自我表达欲。对一个音乐人来说,你的作品既能取悦到自己,又可以被大众认可,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南都娱乐:你是如何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

黄智毅:我从六岁开始学钢琴,小时候只是作为一门兴趣去学习。到了初中,我开始自己写歌,当时我并不懂弹唱,却对写歌着了迷。到高中的时候,我开始学吉他,真正懂得自弹自唱,接着便写下越来越多的歌。大学考取星海音乐学院,我修读编曲专业,开始了自己的词曲创作之路。回想小时候,当自己还是一名琴童的时候,我曾经在老师准备上堂的时候哭得很惨,不愿学琴,闹得家人只得同意让我放弃。当你越来越长大,却慢慢发现音乐当中的乐趣。小时候付出了多少辛苦,长大后总会感激你的家人,是他们让你打下了音乐的基础,为你打开了音乐这个世界。当我真正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时候,我妈妈(倪惠英)其实是不太同意的。她是一位十分成功的粤剧艺术家,她知道做艺术的人,需要天赋+努力+运气,这是一个金字塔式的行业,这条路很难走,她怕我只有三分钟热度。但父母的想法没有太影响我,我还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解释太多没意义,做给他们看就好了!当我一直努力去学声乐、学乐理、钻研创作,他们看到我的热诚,渐渐转变成为我的支持者。反正,他们要拦也拦不住的,这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

南都娱乐:粤语歌和粤语文化对你有哪些影响?

黄智毅:我大学毕业之后,到了北京去做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当你跳出一个地方,重新再去看这个地方的时候,你会看得更加客观和立体。我发现,中国很多地方的人都很喜欢粤语,它是一种很特别的方言,除了好听,还因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出了很多朗朗上口、家喻户晓的粤语歌,让我们有很深的情怀。当我成为一个歌手,最难找到的就是属于自己的一个标签,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自己?一路走来,我发现自己很感兴趣、也是自己积淀很深的,就是在粤语歌和粤语文化上面。从小到大,我常常泡在剧场看我妈妈的演出,看她化妆、练声、排粤剧,这些音乐和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沉淀,在我要做音乐的时候,它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粤语歌和粤语文化就是一种刻在我骨子里的东西。

南都娱乐:对当下粤语歌的发展有哪些感受或建议?

黄智毅:我觉得粤语歌(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在港乐和香港文化的身上。我在北京工作,发现很多北方朋友喜欢听粤语老歌、喜欢看古惑仔电影、喜欢吃茶餐厅,他们对粤语文化有一层特别的滤镜。但近年,我们内地的音乐发展越来越强,我觉得做粤语歌,可以不止在香港,我们广东的音乐人也可以发力。前两年曾流行过《大风吹》这样的混搭粤语和普通话的歌曲,以我们广东人的标准来看,它的粤语歌词是不押韵的,但观众喜欢听,歌也传播得很火。这证明大家热爱粤语,才会交汇到一起。如果我们广东的音乐人自己来做,我希望可以做更板板正正的东西。我自己作为一个广东音乐人,有这样的职责、也有这样的热爱,去做好听的粤语歌。

监制:戎明昌刘江涛

策划:黄超

统筹:贺蓓

执行统筹:钟欣林经武彭思敏刘晓雨

采写:南都记者丁慧峰余晓宇蔡丽怡李春花钟欣林经武实习生林敏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