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舒王红蕾本报记者梁金池
近日,2023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揭晓,省农科院取得历史性突破: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二等奖2项。
喜人的成绩,不仅是对省农科院科研实力的最高赞誉,更是对科研工作者不懈探索、持续创新的肯定。在这片荣耀的光芒之下,隐藏着无数鲜为人知却动人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倾听。
坚守:潜心耕耘莫问收获
每一个备受关注的奖项背后,每一个闪耀光辉的团队的身后,都是十数年如一日的付出。13.10年,这是2023年度省农科院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时长,其中研究周期在10至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45%。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许多农业科研工作者的真实写照。很难想象,一位优雅从容的知识女性冒着严寒、忍着异味在猪粪腐熟堆爬上爬下进行实验的场景,而这只不过是研究员刘娣的工作日常。刘娣团队历经17年精心育种,建立的龙民黑猪配套系填补了我省生猪育种40年的空白,“龙民黑猪培育及配套养殖技术研发”项目获得本次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一等奖。
“黑土区稻田土壤质量演变特征及改良培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了本次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项目负责人、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研究员王秋菊在2017年之后第二次摘得省科技进步奖。谈及一路走来的历程,王秋菊说:“一步步走过来,我对土壤改良的信念和信心更加坚定!”风里来雨里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她从未畏惧。
一粒种子埋入土中,便开始了关于时间的故事。解决优质米系列和耐盐碱性之间的矛盾,是齐齐哈尔分院刘传增团队在“寒地耐盐碱优质香型水稻新品种齐粳10的选育与应用”项目中面临的难点之一。成员们通过扩群增压的方式开展试验,这就意味着他们要筛选出更多遗传累赘,工作量巨大。“一群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这句话是支撑刘传增的信念源泉。
传承:使命在肩接续前行
良种一粒重千钧,但育种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大豆研究所研究员刘鑫磊领衔的“多抗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农84的选育与推广”项目摘得了今年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谈及获奖,刘鑫磊说:“这是我们团队四代大豆人共同的努力。在重复枯燥的育种工作中,只有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的概率能育出一个良种,其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一代又一代育种人的接续前行。”
如果说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芯片”,那么种质就是种业的核心。据本次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早熟高产耐逆宜机收玉米新种质创制及应用”负责人张建国研究员介绍,团队在前辈们选育的优质抗病、抗逆种质的基础上,通过单倍体育种和分子辅助育种等先进育种方式,结合目前急需的宜机械化收获的特性,对优异种质进行筛选,最终取得了新突破。
此外,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第一次设立了成果转化类奖项,“寒地早粳糯稻新品种龙粳57的选育与产业化”项目获奖团队负责人张云江告诉记者:“自产品审定以来,龙粳57累计推广面积837.29万亩,增收稻谷2.4亿公斤,增加效益8.5亿元。为早熟稻区糯稻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据介绍,省农科院本次获得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都和品种选育有关,这就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底气和信心。
聚力:回望征途翘首前路
在采访过程中,除了“坚守”和“传承”,还有一个高频词汇让记者印象深刻,这就是“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
据省农科院科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是省财政厅从2003年起长期稳定支持省农科院科研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在2023年度省农科院获得省科学技术奖的20个获奖项目中,有18项受到了新一轮“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项目的支持,占比90%。
对此,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寒地香型粳稻优质高产多抗绥粳28的选育及应用”的负责人刘晴研究员告诉记者,“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除了在项目经费上的支持外,还促进了水稻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在种植资源交换、育种经验交流和技术提升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郝玉波研究员也是“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的受益者。今年,他的团队研发的“玉米‘一增两减’丰产效益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获得了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奖项的获得不是一人之功,除了团队集体的付出,最重要的是有了创新工程的帮助。”
正是在创新工程的支持下,省农科院不断产出更多更优高质量成果,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