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学学不好可能是数学障碍#【数学障碍,真有这病?请医生帮搞数学成绩,效果怎样?答案“揭晓”】#医院开设门诊帮助数学障碍的孩子# 前阵子,一个特殊的门诊——“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火了。
有网友纷纷在评论区下留言:“数学不好也是病?”“人为制造需求”“数学好不好是先天基因决定的,怎么治?”
事实上,临床中的确存在“数学障碍”这一诊断,它和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等一起被归在“学习障碍”下,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下称浙大儿院)发育行为科副主任吴玲玲表示:“医学上确实存在‘数学障碍’的诊断,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干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家长需理性看待。”
数学怎么学也学不好
有一部分的确是因为数学障碍
在浙大儿院发育行为科开设的学习障碍门诊中,吴玲玲副主任就遇到过不少数学学习困难的孩子,大多集中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二年级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开始接触文化知识,如果学习数学有困难、学业表现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水平,家长往往会比较紧张,迫不及待带孩子前来就诊。
“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少,在我所接触到有学习困难的孩子中,具有数学学习困难表现的约占到1/3。”
不久前,吴玲玲就接诊了一名数学学习困难的患儿。这个孩子刚进入小学二年级,还无法通过心算完成10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有时还在掰手指,给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之后被确诊为“数学障碍”。
吴玲玲介绍,数学学习涉及到关键信息提取、解码、推理、空间思维、工作记忆、视觉搜索等多个重要环节,与大脑额顶叶皮层和海马体功能有关,一旦这些功能失调,就会出现数学学习困难。患数学障碍的孩子如果同时存在读写障碍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家长和老师可能误认为孩子“不用心”、“懒惰”、“态度不好”。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主观不努力、不用心,而是他们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困难,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帮助。
医生通常会根据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各种神经心理测评结果来进行专业地筛查和诊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数学障碍是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因此诊断时要排除智力障碍、视力或听力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精神心理疾病。
这种障碍在幼儿时期就有表现
还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
吴玲玲说,数学障碍虽然常常在入学前后才被诊断出来,但这类孩子往往在发育早期就有迹可循。敏锐的家长可能在较早时期就能发现孩子的数感弱,识记数字或数数有困难,时间和方位感差等。到上学后,可能表现为计算困难、抽象概念和推理能力弱、空间思维不足、应用公式困难等。
数学障碍患儿在持久的学习压力和负面评价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厌学、逃学。更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躯体化症状,“一到学校就头痛、肚子痛,一回到家又好了。”
除此之外,诊断还要考虑到孩子本身的能力和环境要求。吴玲玲指出,数学障碍的诊断标准里有一条是:显著干扰了学业或职业表现或日常生活的活动。“也就是说,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实质上的‘功能性损害’才能下诊断。”
有的是数感差,有的是空间感不足
不同表现需要进行不同干预
吴玲玲介绍,如果数学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情绪障碍等,可以适当使用药物治疗。对于单纯的数学障碍,目前没有特效药,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轻重程度、合并症状,进行个体化干预。
对于数感较差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例如让孩子经常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读钟表上的时间,以及在家中布置更多的数字装饰,通过建立实物和数字之间的联系,来强化孩子对数字的感知。
对于空间感、逻辑推理能力较差的孩子,可以通过玩七巧板、拼图、积木、逻辑推理游戏等方式进行改善。早期通过游戏和家庭场景对孩子进行干预,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联结,还能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她还特别指出,为了观察干预效果,各类型学习困难的孩子都应当每3-6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一方面可以观察干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干预方法。
对于家长最关注的数学障碍干预效果
需理性看待
“与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发育行为科疾病一样,学习障碍的发病机制仍然成谜,治疗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提倡对疑似学习困难的孩子早筛查、早诊断,抓住大脑可塑性较强的幼年和儿童时期及早干预,但同时也希望家长们尊重孩子智力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潜能极限,避免过度干预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吴玲玲说。
她坦言,包括数学学习困难在内的各类学习困难,临床干预效果因人而异,虽然家长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孩子潜力,但想要通过干预让孩子变成“学霸”,可能很难如愿。(来源:浙大儿院、医学界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