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雅言
双十一,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购物节,提供了多种商品折扣和优惠,每年这个时候,我的购物车里肯定是装了一大堆想买的东西了,包括一些生活的必备品和一些一眼看去喜欢但不一定很用得到的东西。前些年的双十一当天的零点,还能守在手机前,享受抢东西带来的愉悦,虽然知道东减西凑再算也算不过商家,但其中的快乐也只有爱买买买的女人才能懂吧。
对于我来说,也不单单只在双十一,平时购物基本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生活上真的需要,另一个因为购物能缓解压力。而且通常是后者的作用大于前者。
可能还是跟我自己的性格有关系。我从小就是个很要强的人。因此在亲子教育上也好,在工作上也罢,我总想把它做好,这样就会有无形的压力给到自己。比如有时候跟孩子亲子关系紧张了,孩子成绩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工作上有时候课题写不出来了,害怕成绩达不到领导的预期,我就会无比焦虑,会用购物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也并非自己真的是个物欲很强的人。
想不到今年十月中旬,各大平台的双十一就已经如火如荼地在进行了。就连话题度超高的综艺《再见爱人》,很多网友也都在说,黄圣依和杨子上这档节目,是在为双十一的流量布局。
线下的商场不甘示弱,为了应对电商,也少不了各种应对策略。武汉有很多很多商场,我每次回武汉拉着家人必逛。
但现在有些商场里的服装店逛得让人害怕,品牌未必是多大名鼎鼎,一看价签,吓得五雷轰顶。
店员离得远倒是可以立马撤退,就怕店员笑眯眯站在面前,我还得继续扮演一下顾客,强作镇定绕店一圈再慢慢离开。
度秒如年啊!所以那种一看就贵得离谱的店,我现在压根儿就不想进去了。
还有两天就是双十一,我仔细地想了想,我真的没有什么想买的。
首先买得多优惠才多。囤那么多,便宜应该是有的,但是要为这堆货物,找一空处安置起来,是真的令我头疼。所以我现在已经养成了新的消费习惯,任何东西包括易耗的日用品,都是用得差不多了再买,绝不囤货。因此,双十一鼓励囤货的消费理念,已经无法再安利给我这样的消费者了。
我也承认,自己的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和经济条件正相关的。因为本地财政的关系,老师们连着两个月的工资因为扣税等各种问题大大减少,同事经常互吐槽说这两个月要吃土了,超过50元钱的聚餐就不考虑了。自己的购物欲望也因此大大降低。跟朋友开玩笑说:消费降级的风,还是吹到了我这里。
在最初的戒断阶段,确实是被迫的。渐渐的,这种冷淡的消费观滋养了我。
我和朋友们开始不自觉地消费降级,和她们逛百元以内的衣服店,关注衣服的舒适度而不是衣服的品牌,喜欢逛小店多过于逛商场,不囤货、只买基础款、不是十分必要的物品可以毫不费力地坚决不买,我不喜欢张扬,而是欣赏低调的品质;我重视购物的体验感,而非它们的价格;我讨厌花里胡哨的卖点,只喜欢物品的基础功能。
另外,我开始关注内在精神世界,而非外在的物质世界。
我不爱追剧,无论别人跟说我你去看哪部剧吧,真的太好看了,我很少有心动的。我对剧的钝感比较强,经常后知后觉,周边的人都在讨论了,我才会去关注一二,但是我很难抱着电脑或者手机天天去追。我跟朋友说我宁可微信读书,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她听了以为我装。事实上开始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很容易放弃,渐渐地,你看了那些喜欢的书,跟作者一样去经历那些故事,领略那些人情世态,再反思自己的生活,是有不一样的心得的。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心情非常低落,反复地看《我和地坛》,从文字中获取积极的力量,将阅读心得发表在微信读书上,其他的书友对你的阅读评论互动,还能和书友组队读同一本书,每一天互相提醒打卡看书半小时,其实也是很意义的事情。
但是双十一也并非一分没花,我买了什么呢?
我买了两本《我和地坛》,这是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一本书。我看了两遍,曾写了4000多字的读后感。送给自己是提醒自己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有这样一本书曾给我无尽的力量。另一本送给我的学生柯媛,那是个沉静内敛写作极有天分的女孩子。开学初,我和她为了纪念第40个教师节共同合作过一篇《凌霄花开》,发表在“晚潮”上,她知道后兴奋得脸上的青春痘都冒出了油光,愉悦之情真是的从皮肤上呼之欲出了。后来她又有一篇发表在当地的文学杂志上,她似乎更有写作的动力了。她妈妈告诉我她收到我的书后特别开心。
前两天我在看《为你读诗》,心动于叶清朗诵的声音。叶清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香港国语配音演员,为了听这个声音读散文,毫不犹豫地花299买了《为你读诗》的会员。在初冬的夜深人静的夜晚,有这样一把嗓音,温润如玉,读着你非常喜欢的散文,原本冷冰冰的文字,有了声音的加持,顿时更美好了,因为声音是有感情的。
近期也经常听到消费降级这个词,身边的人似乎都在变化,也许是迫于环境,也许是迫于压力,无论怎么样,我觉得并非坏事,我曾经看过日本职场的女性生活类的视频,相当一部分人过着极简的生活,不社交,不购物,家里的生活物品甚至只有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提升自己的内在和生活质量,如旅游,学习。
人总是这样,在某个阶段,会想要尽力装饰自己和生活,因此即使能力有限,也要卯足劲给自己最好的物品,很多网红博主各大消费平台也会想尽办法种草和洗脑女生:要学会爱自己,要及时给自己礼物奖励,精致的人生要随时拥有精致的下午茶、一块名牌手表,一个名牌包包等等,于是人会在各种物欲中渐渐迷失自己的本真。
可是,人也会在某个年龄之后,开始发现一切外在的物质,都不如时间、健康和爱来得重要,内在的精神世界因此得以构建,于是渐渐对外在的物质包装怯魅了。
你呢,你开始对外在的物质怯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