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谈丧偶式育儿

新浪财经 2024-11-13 07:57:38

近期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4》中,一嘉宾爆料自己正在经历“丧偶式育儿”,吐槽老公不管小孩;“瑞士卷事件”里,父母双方因教育观念差异引发争吵……育儿话题由此引发热议。尽管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爸爸已经自觉参与抚育工作,但家庭教育中“爸爸缺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网友表示,爸爸在教育问题上不时出现对抗式沟通,经常不在家、不了解孩子情况,还时不时“说教”其他家庭成员。但也有网友认为,爸爸的缺位情有可原,实在是因为工作太忙了。那么,小孩究竟该谁来管?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爸爸的角色?

“焦虑的妈,隐形的爸,操心的祖辈,被鸡的娃”,这是当前部分育儿家庭的生动写照。《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我国家庭中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活动的仅为11.7%,而在0-17岁孩子的作业辅导方面,由妈妈承担的占67.5%。可以说,家庭教育仍是妈妈们的“主场”。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地将现代家庭教育解读为“诈尸式”或“丧偶式”育儿,也应看到,现代社会中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很多爸爸都积极参与家庭抚育工作,担起了育儿的职责。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家庭,爸爸在育儿中的作用是缺失的,因此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从入园择校、日常学习,到兴趣拓展、习惯养成,甚至是家长群的各种线上打卡任务,妈妈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一些孩子因缺少爸爸的有效陪伴,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有心理学调查显示,缺乏父亲足够关爱和陪伴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表现出焦虑、孤独、自尊心受损、自我控制力薄弱等问题。

那么,这些“隐形的爸爸”都去哪了?有的忙着打拼事业、应酬社交,仿佛把“带娃”这件事从任务清单里划掉了;有的偶尔有空周末在家,也是身在心不在,捧着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不想管、不敢管、管不好,高质量的亲子时光成了“奢侈品”,带娃技能也在一声声“找你妈妈去”的求助中不断退化。

缺席的父爱在部分家庭中往往会有一种补偿机制,即老一辈的加入,这让育儿成为了“家庭总动员”,年轻妈妈成了育儿模式的话事人,老一辈打辅助。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的作用与责任可以“转嫁”甚至是被替代。育儿是一场需要父母双方携手并进的漫长旅程,在这个旅途中,双方共同的呵护与陪伴,才能稳稳地托举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那么,为何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教育往往演变为妈妈们的“独角戏”?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比如,传统观念的“刻板印象”。从孟母三迁、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男主外,女主内”这一传统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让一些男性依旧认为赚钱养家才是当务之急,而陪伴、教育子女理应是妻子的事。但如今,传统的家庭分工格局已今非昔比,双职工家庭的女性早在职场撑起了“半边天”。她们既要在职场中周旋,又要照顾家庭。优秀的启蒙教育固然离不开母亲的细心滋养,但关于“选事业还是家庭”的灵魂拷问,不应成为母亲身上无形的枷锁。

比如,抚育压力的“后知后觉”。现在,“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竞争,在一个个家庭里形成比较高的教育期待,有的甚至产生抚育焦虑。但爸爸与妈妈在面对这些育儿焦虑时,尽管可能拥有一致的理解和判断,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感受和应对方式。一般而言,妈妈的焦虑感和期待会更直接和具体,她们对孩子的教育规划也更明确,而父亲则往往更后知后觉和被动一些,“这么卷能行吗?”“那么着急有必要吗?”……有时候,一些被看成“摆烂”的言行可能只是教育理念的偏差,而“父职缺失”的误会也就由此产生了。

比如,育儿技能的“相形见绌”。提及父亲这一角色,多数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朱自清的《背影》。那个勤勉又沉默寡言的背影,几乎成了中国式父亲的代表。然而现代育儿不仅是承担喂饭、遛娃、辅导作业等“体力活”,更是一种需要耗费脑力和精力的“情绪劳动”,比如细心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社交等能力。在这方面,一些爸爸自认为不如女性心思细腻,有的也懒得投入耐心,于是选择悄悄“隐身”或者“躺平式”带娃。

“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父亲。但“当一个完美爸爸”不应只是一种理想,它也可以成为每个爸爸致力于去做的事业。

有人说,爸爸无法参与育儿,主要是因为工作太忙、事情太多,身不由己。但是,打拼事业与履行父职不应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更好激发育儿的“父能量”,找回“隐形的爸爸”?笔者有几点看法。

多些陪伴,不做“局外人”。努力打拼固然能为家庭和子女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但在科学育儿的体系里,父亲被视为抚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在这个包含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体系里,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已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父亲参与育儿重要性的解释和认证。比如有的研究显示,父亲参与孩子成长,可以以男性力量为他们增加安全感,还有利于缓解母子关系、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实现社会化。

可见,不缺席的父爱才是最好的“富养”。当然,鼓励父亲参与育儿,可以让他们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碎片化地参与,只要真心诚意、身体力行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多些信任,不做“差评师”。家庭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母亲始终都不可能替代父亲的角色,父职母职天然互补又彼此成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妈妈对爸爸的育儿表现感到恨铁不成钢、气不打一处来,也有一些新手爸爸感到委屈,“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道做什么,或者不管做了什么都会被指责”。

妈妈们不妨试着分配点耐心给爸爸们,用好他们在运动、动手等方面的长处,鼓励爸爸们多参与孩子的体育、科学、社会实践等活动,更放松地做父母,夸夸孩子的同时,给爸爸们也多些好评。

多些支持,不上“紧箍咒”。纵观中外,社会公众、政策举措都在呼唤和践行为母亲减负,却往往忽视了父亲作为育儿重要一环,理应得到的政策支持和相应的补偿机制。随着社会进步,“发现父亲”已不再是一个家庭的私事,也应该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进一步重视父亲在育儿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推行宝爸的“护理假”“育儿假”等假期,以支持父职的落地。我们期待家庭教育的“爸”气更足一些,也期待有更多的政策、机制为爸爸们撑腰,让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平衡。

100多年前,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早已有了超前思考:“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愿每一个爸爸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知己”,每一个家庭都能在齐心协力中所遇皆美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