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周培源专注于学术研究,前往朋友家中做客。谁能想到,正是一次偶然的目光

酒馆茶色 2024-11-13 14:11:25

1930年,周培源专注于学术研究,前往朋友家中做客。谁能想到,正是一次偶然的目光停留于一张照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他邂逅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从那一刻起,命运悄然开启了一段浪漫的旅程。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位学者骑着他的马,奔波在西南联大的课堂上,这画面是不是有点反差萌? 这位声名卓著的学者,正是周培源先生。

他的人生远比这幅画面更精彩,交织着学术的巅峰、家国的情怀,以及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1930年对于周培源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28岁,已经是清华园里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

一次普通的见面,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交汇,却让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朋友家的照片墙上,一位名叫王蒂澂的女子,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气质,瞬间抓住了周培源的心。

彼时王蒂澂的才女之名早已传遍清华校园,缘分妙不可言,很快,在一场朋友组织的聚会上,周培源和王蒂澂正式相遇。

这份真心却意外地打动了王蒂澂,清华园,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地,1932年,周培源和王蒂澂在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真心的祝福,他们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结婚后,家里迎来了两个可爱的女儿,给家里带来了更多欢笑。

周培源的学术之路堪称“学霸”的典范,从清华大学高等科毕业之后,他去了美国留学,在芝加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

五年半的时间他先后拿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这效率,简直是“神速”,1928年,他获得了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其博士毕业论文更是获得了最高荣誉奖。

最初周培源怀揣着“工业救国”的梦想,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让他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他被相对论的魅力深深吸引,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论物理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那个年代,能够有机会在爱因斯坦身边学习,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1936 至 1937 年于清华大学休假之际,他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参与了由爱因斯坦主持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

这段经历无疑给他的学术生涯添上了重要的一笔,他不仅认真学习了相对论的核心内容,还写了一篇关于《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引力场方程的各向同性稳定解》的论文,并在1937年发表在美国的一本数学杂志上。

他也是唯一一个长期在爱因斯坦身边研究相对论的中国人。

0 阅读:31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