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郑嫣然曾经是河北某大学的一名老师,一次前往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志愿活动,让她被那里纯天然的土地、干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和淳朴民风所吸引。在山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她和大她十几岁的“70后”汉子“有牛哥”相识相恋。“有牛哥”曾是一名乡镇领导干部,2012年辞去镇党委书记职务致力于黔东南地区的老种子保护工作。向往自由和田园生活的郑嫣然远嫁贵州大山,和“有牛哥”一起成了“老种子守护者”,把不打农药种出的有机农作物推广到全国,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爱自由的“90后”大学老师
在贵州寻到了灵魂栖息处
“90后”女孩郑嫣然,出生在河北保定。被当军人的姥爷带大的她,独立、爱自由、有主见。大学读的新闻专业,她课余时间常去兼职,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大二下学期,她去美国做了半年交换生。大四时,她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她多次去国外旅行考察,去过二十几个国家。读书行路阅人的经历,让她越发追问自己是谁,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生活才是遵从内心的声音…..兜兜转转,已过三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希望她稳定下来,在家乡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尽快结婚。
在父母的建议下,她在河北找了一份大学老师的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后,我总感觉这样重复的、规则较多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于是郑嫣然经常利用寒暑假去一些风景优美的村子里旅行、考察。有一次,她偶然看到一则新闻,是央视对贵州黔东南一个村子里复古传统农耕模式的报道。“我看到镜头里郁郁青葱葱的植被,瞬间就被那种张扬的生命力所感染,我想一定要去看看!”郑嫣然在网上查询了这个村子更多的资料,那里成立了一个名为“牛耕部落”的农业合作社,土地资源丰厚,山清水秀,“我看到那里还招聘志愿者,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假期一到,郑嫣然就踏上了前往“牛耕部落”的旅程,“心里很兴奋,对那片藏在深山里的土地充满了好奇。”
去之前,郑嫣然做了不少功课,但当真正踏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的梯田时,她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山连着山,温柔地起伏,眼前所见一片翠绿。这让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她感觉自在极了,“好像肺里的细胞都被激活了!”于是一整个假期,她都留在了那里,做一些文字视频工作,空余时间,她和村民们一起下田耕种、下河捉鱼。
“在这里呆的时间越长,我越感觉到了这里是灵魂栖息处。我在这里找到了呼吸感。”不过,郑嫣然说,随着工作的深入,她发现,这里风景如画、土地肥沃,但想要留住传统的种植模式仍旧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让村民们去种植原本收成没那么好,但十分珍贵的农作物,保留下风味独特的“老种子”?如何让村民们不为了增加收成而给作物打农药,防止土地污染?如何将深山里好的农作物推广出去?
郑嫣然觉得,如果这里的农业得不到好好保护,这种纯天然的资源就会流失,这让她感到心痛,所以她决定留下来,为这份保护原始乡村植被与种子的重任出一份力。与她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一位“有志之士”,就是“牛耕部落”的创始人——被村民们称为“有牛哥”的杨正熙。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辞去镇党委书记职务保护老种子
在“牛耕部落”郁郁葱葱的梯田间,总能看到“有牛哥”忙碌的身影。他是一名“70后”,土生土长的“山里娃”,也是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的第一位大学生。
“有牛哥”的人生轨迹,曾是一段令人羡慕的仕途。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从政,先后担任过黎平县国有林场副场长、林业局副局长、乡镇镇长及镇党委书记。2011年,当时还是镇长的杨正熙下基层走访,在岑卜村的一户农家做客时,尝了一碗这家老人自酿的米酒。“这种酒纯度高,特别好喝!”杨正熙赞不绝口。然而,当第二年他再次登门拜访,想要商量开发这款酒时,却发现已经酿不出来了。“因为喜欢喝这种酒的老人去世了,家里其他人嫌酿酒的稻谷产量低,没人再种。就这样,用来酿酒的岑卜村高秆小麻红米绝迹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特别后悔,想着要是早去的话是不是就留住它了?”思虑再三,杨正熙决定辞去镇党委书记职务,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专门从事种子的收集和培育工作。
2014年清明节前夕,正在寻找老种子的杨正熙碰到一位村民挑着一担紫米稻谷下山,“村民和我说,之前家里种这种紫米是因为奶奶对它有感情,这是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去她家第一次做客时带的。他爷爷去世后,奶奶一直想吃这种米,所以家里一直种着。如今奶奶也去世了,所以家里人不打算种了,就想把剩下的谷子打成米送亲戚。”杨正熙说,他仔细地观察了这种紫米,非常香,品质也很好,“于是我当即把这些谷子都买了下来,后来我在古书上找到了对类似米的记载,我就给它命名胭脂紫米。”
杨正熙说,贵州地区引进新品种很难,本身的自然条件不匹配,很多新品种难以大规模种植。“像胭脂紫米一样的老作物品种,因为种的人越来越少,好多都流失了。我觉得这些老祖宗留下的老作物种子应该保留下来,并且组织村民们规模种植,然后利用互联网渠道推广出去,可以带着当地村民致富。”
12年间,杨正熙的足迹遍及黔东南榕江县月亮山区、广西三江、湖南通道等侗族聚居地区。他四处搜集老种子,并将在各地搜集的种子带回家乡,分区保存、种植。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的种子,他在村里先后兴建了两座种子博物馆,成为了“老种子守护者”。
杨正熙还在黎平县的上百个村寨推广老品种种植,探索“藏种于民”的方法,活化保育老种子。他还成立了名为“牛耕部落”的农业合作社,联合发起建设“洋洞有机小镇”,带动乡亲们一起靠有机农业增收致富。
在杨正熙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尝试种植老品种水稻和蔬菜,采用传统的牛耕方式,有机的标准,杜绝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杨正熙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辞去大学老师工作嫁进大山
一起为老百姓做点事
2022年,郑嫣然在“牛耕部落”的志愿活动中认识了“有牛哥”杨正熙,“刚开始就是同事关系,我们两个一起工作,相处的时间比较多。我在他的影响下,对于村子里的老种子保护事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郑嫣然说,“有牛哥有着有趣的灵魂,很多人说他像30岁的小伙子,每天走乡串寨,精力充沛。每次下田,他会采些酸酸甜甜的野果子给我吃,还会变戏法般地变出野花、鸡蛋、橙子……有次我们一起外出,我感觉有点饿了,他就随便找个竹竿,给我钓了条鱼,烤来给我吃。”
在“有牛哥”眼里,郑嫣然是个特别稳重的“90后”,生活很独立,思想比较成熟,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很高,“她很少买深加工的食品,平时的生活习惯很养生,所以她对我们这边的农作物很感兴趣。”共同的价值观,让两人情投意合。
不久后,郑嫣然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工作,并且告诉父母她想要嫁到贵州大山。“刚开始爸妈很担心、不同意,后来‘有牛哥’亲自到我家里提亲,和父母聊了很久。爸妈看见他有担当、做事沉稳还能包容我,最后也同意了。”回到贵州,“有牛哥”和郑嫣然在大山的有机梯田里举行了婚礼。“侗族婚礼有他们特有的仪式感,最有趣的是转山仪式,新人和亲友们一起穿着民族盛装,绕着梯田走一天。”彩色的衣饰在青山绿水间明媚如画,那场景让郑嫣然久久难忘。
婚后,郑嫣然帮助“有牛哥”一起做家乡的老种子保护工作,并利用自己所长,助力贵州大山里有机农作物的市场化,“我空了就拍短视频、写文章、做直播。”郑嫣然用镜头记录下大山里的美好风景、当地原始的牛耕过程、山里的胭脂紫米如何烹饪……郑嫣然说,她在分享真实的食物、真切的人心和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慢节奏的生活中,我收获了满满的价值感,因为我可以真真切切地为当地村民和农业做一些工作。”
如今,她成了贵州黎平县文旅推荐官,她想把大山变得更加丰富多维,有更多精神和文化服务,能吸引更多有追求的人才来到大山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她和“有牛哥”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一家人现在住在山里一间有阳台、有楼梯的侗式小木屋里,每天打开窗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郑嫣然说,“我没有实现财富自由,我也不是富二代,但我在这里收获了愉悦的心情、宁静的生活、精神的富足,我觉得很幸福。”
紫牛新闻记者|张冰晶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