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南海问题和南海形势,在西方一些国家和部分东南亚声索国的语境中,已经演变成立场和情感优先、不问是非。即无论实际形势如何和具体事实怎样,就是无来由地针对中国,为此还不惜编造各种荒诞不经的故事。因此,有关中国南海主张、政策和行动的谣言此起彼伏。
11月6日至8日,笔者参加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首届“马尼拉南海对话会”。这次对话会是在菲总统马科斯的授意下,由菲律宾多个非政府组织和美国智库太平洋论坛联合举办。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外交部和海岸警卫队等政府机构支持的国际会议,目的当然是宣扬菲近两年在海上针对中国的行动“成绩”,建构“针对中国南海认知战的国际统一阵线”。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日本、德国、法国等19个国家的约200名专家及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对话会,除了菲相关机构代表外,还有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学者和智库机构代表,属于一场1.5轨性质的会议。
在这种复杂背景下,这类南海议题的会议很可能是“指责中国的大合唱”,参会的中国学者代表早有预料。不过,笔者感受到激烈程度不如此前预料,主要原因可能是参会代表包括一些严肃的学者,在基于事实和真相的基础上,就不太可能一味地指责中国。
在对华抹黑和负面攻击中,除了菲律宾的代表外,最显眼的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以“妙手”项目(由斯坦福大学推出)负责人鲍威尔为代表的极端反华人士,他直接诬称中国是“帝国主义”,这符合其一贯的做派,倒也不足为奇,不过在会上附和他的人并不多。
第二类是美国、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驻菲律宾的大使,他们的发言一如既往地偏颇和保持所谓“政治正确”,将南海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中国,高调声称在南海问题上支持菲律宾对抗中国。
第三类是值得注意的东南亚某国代表团。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菲与该国私下互相勾连增多,相互借鉴在海上挑衅中国和应对中国的“经验教训”,这次马尼拉南海对话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菲律宾学习该国每年举办南海国际会议经验的典型案例,议题设置极为相似、与会专家也有很多重叠。在本次会上,该国一些外交官及学者将矛头对准中国,罔顾事实,极力进行挑拨和煽动。过去在有关南海议题的国际会议场合,笔者“领教”过该国这类外交官与学者的观点,并与之有过交锋。笔者认为,这与当前中国与该国总体关系良好的氛围大相径庭。
在这类国际会议中,中国专家参会的主要职责就是针锋相对地驳斥一些国家学者及官员对中国的错误指责,澄清相关的抹黑和谬误。尽管多数参会代表已经是国际上关注南海议题曝光度较高的人士,但其实参会的大多数人对南海的情况并不真正熟悉,反华声音也是立场优先,在事实、学理和思想方面并没有什么贡献。阵势虽然很唬人,不过对于真正熟悉南海事务、长期跟踪南海问题的中国专家而言,依然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其中,雷筱璐教授在南海的法律规则小组讨论中重点介绍了“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近期发布的《南海航行与飞越状况报告》,以有图有数据有真相的形式阐述了南海的航行与飞越状况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令现场听众颇为震撼。
在南海议题上,目前认知的最大困境是,由于西方话语权的强势,国际上传播较多的声音是基于立场和情感而非基于事实和真相。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改变国际舆论场抹黑攻击造成的负面影响,中方的外交官和专家在国际上处于“挨骂”的局面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西方国家掌握着国际话语权,加之舆论通常同情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
但笔者认为,中国官员和学者仍要积极参与此类会议,首先能发出中国的声音、宣示中国的主张和破解针对中国的谣言,对冲负面叙事和抹黑;其次,中国官员与专家在现场,通过发言、回应和讨论,能对反中势力形成震慑,影响会议的讨论走向;最后,此类会议也是锻炼队伍的最佳场所,无论是处理、研究和关注南海事务的官员、学者还是媒体从业人士,参会能身处一线,切身感受当前南海国际认知竞争的激烈现状和中国面临的挑战,并在斗争中学习、在沟通中进步。(作者是“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风云
向世界宣布,凡事入侵中国的领海,领空,领土,一律击杀,不需要警告!
观察抖音号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