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顾伟带领的心肺复苏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EmergencyandCriticalCareMedicine》CN37-1533/R,ISSN2097-0617季刊)在线发表题为“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combinedwithearly-warningsymptomsandelectrocardiographicfindingsinpredictingin-hospitalcardiacarrestincriticallyillpatients:aretrospectivecohortstudy”的研究结果(DOI:10.1097/EC9.000000000000013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医师张文博(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顾伟(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首都临床特色诊疗技术及转化应用项目(Z100007422129)和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23)资助。
本研究旨在探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联合预警症状、心电图预测危重症患者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CardiacArrest,IHCA)发生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MEWS联合预警症状、心电图可预测危重症患者IHCA的发生,对降低危重症患者IHCA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CardiacArrest,IHCA)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的严重临床事件。中国成人IHCA发病率为8.4‰,自主循环恢复的概率为41.1%,30天存活出院率为9.4%,出院30天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6.7%。有研究证实,在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发生前,患者体内的已经发生了改变。临床症状的发生通常来自于患者生理状态改变,例如呼吸状态、心功能或脑功能的改变,这些都可导致患者CA的发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作为一种有效评估患者病情状态改变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MEWS由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状态五部分组成,并根据每部分严重程度赋予一定的分值,总和分数越高,患者发生IHCA的概率越高。虽然MEWS是通常被作为预测IHCA发生最常用的工具,但它只能通过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来确定其是否需要住院或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仅通过生命体征来判断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往往是不准确的。因此,单凭MEWS是不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虽然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将MEWS作为CA早期预警的评估工具,但推荐级别较低为C级。最新研究显示,MEWS在CA发生前的8h仍有45.3%的患者评分仅为1~2分,且评分无上升的趋势,但此时患者的心电图或预警症状可能发生了改变。
当患者发生CA前,往往会出现一些相应的临床症状,这些早期预警症状与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初步诊断,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降低患者IHCA发生率。此外,心电图在预测危重症患者IHCA的发生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改变的患者,医务人员可根据图形特点判断病情变化。故本研究旨在探索MEWS联合早期预警症状、心电图预测危重症患者IHCA发生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将预测模型分为训练集和预测集。训练集的AUC为0.789,测试集的AUC为0.761。训练集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score分别为0.751、0.864和0.804。测试集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score分别为0.838、0.864和0.806。训练集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predictive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predictivevalue,NPV)分别为0.96和0.47。测试集的PPV和NPV分别为0.96和0.44。
本研究发现,以IHCA(0=否,1=是)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MEWS、预警症状、心电图是影响危重症患者IHCA发生的危险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