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山东哑巴女子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小战士庄新民。,令她没想到的是,44年后,时年62岁的庄新民回来报恩:“娘,我回来了!” 女子明德英,一个出生在山东沂南县的农家女。命运对她并不友善,两岁时因病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成为了一个哑巴。 贫困的家庭无力为她医治,她就这样带着残疾长大成人。22岁那年,她嫁给了同样贫困的李开田。生活的艰辛让这对夫妻不得不接受村里安排的工作——看守墓园。 1941年的冬天,日军对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18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身受重伤,在逃亡途中误打误撞来到了明德英家的门口。当时的庄新民已经奄奄一息,浑身是血,几乎失去了意识。 明德英发现了倒在门口的庄新民,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没有丝毫犹豫,明德英决定救助这个年轻的生命。 她小心翼翼地将庄新民拖进屋内,迅速检查了他的伤势。庄新民腹部有一处枪伤,失血过多,情况危急。 此时,远处传来了日军搜查的脚步声。明德英心急如焚,她知道如果被日军发现藏匿八路军,后果不堪设想。 灵机一动,她决定将庄新民藏在附近的一座空坟中。明德英和丈夫李开田合力将昏迷的庄新民抬到空坟里,用稻草和泥土掩盖,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家中。 日军果然来搜查了,但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发现庄新民的踪迹。危机暂时解除后,明德英立即开始着手救治庄新民。 她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奄奄一息的庄新民,撕碎衣服为他包扎伤口。没有医疗条件,明德英就用土方法帮助庄新民恢复体力,比如用针扎人中来刺激他的神经。 接下来的日子里,明德英和李开田夫妇轮流照顾庄新民,为了给他买药,他们不惜冒险外出,甚至变卖家中仅有的一些值钱物品。 每天晚上,明德英都会守在庄新民身边,用湿毛巾为他擦拭身体,喂他喝水吃饭。虽然她不能说话,但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母爱。 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照料,庄新民的伤势渐渐好转,终于能够站起来行走了。在离别之际,庄新民跪地向明德英夫妇致谢,他流着泪说:"大娘,大叔,你们的恩情我永生难忘。等我们打败日本鬼子,我一定会回来看望你们的!" 明德英虽然不能说话,但她的眼中流露出慈母般的关爱,轻轻拍了拍庄新民的肩膀,示意他安心离去。 战争结束后,庄新民凭借自己的才能,逐步晋升,最终成为上海公安局局长。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的救命之恩。 每年,他都会给明德英夫妇寄送生活物资,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虽然相隔千里,但这份情谊却越发深厚。 1985年,已经退休的庄新民终于有机会返回山东老家。当他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心情无比激动。他直奔明德英家,在门口跪地磕头,泪流满面地喊道:"娘!我回来了!" 这一声"娘",道出了44年来庄新民心中的思念和感恩。明德英虽然不能说话,但她的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她紧紧抱住庄新民,仿佛在说:"孩子,你终于回来了。" 庄新民恳请明德英随他去上海生活,照顾她的晚年。明德英欣然同意,她知道,这个曾经奄奄一息的小战士,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在上海的日子里,庄新民悉心照料明德英,给予她最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障。 1995年,明德英在上海去世。庄新民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他在悼词中说:"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更是我的母亲。您的无私和勇气,永远是我人生的榜样。" 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或许很难想象当时的艰难处境。但正是像明德英这样的普通人,用他们的善良和勇气,支撑起了民族存亡的希望。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更应该代代传承。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反思: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还能保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困难的陌生人,我们是否还能伸出援手?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今天,我们是否忘记了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传承他们的精神,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心中存有爱与感恩,人间就永远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