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然而相比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有着更为庞大的群体。
记者了解到,我国约3.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庞大的“后备军”。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杨力表示,“糖尿病前期”常被忽视,建议从适当运动、健康饮食做起,改善“糖尿病前期”现状。
血糖仪测量结果不能作为诊断标准!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2015至2017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
“糖尿病前期的定义是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杨力介绍,诊断糖尿病前期必须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的测定结果。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准确地测定血糖水平。血糖仪因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成为现代人测血糖的重要工具,但它与血浆葡萄糖水平存在一定误差,不能作为诊断的标准,只能用于日常监测以及早期筛查。
据了解,在糖尿病早期阶段,“糖友”除了血糖偏高以外,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反应性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容易餐前饥饿,这也让“糖友”们放松警惕。但临床研究发现,这其中有不少人会在6年内转变为糖尿病。与此同时,糖尿病前期的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的并发症风险也显著增加。因此,早期筛查、干预糖尿病前期,对于预防、延缓发展为糖尿病至关重要。
运动饮食建议,改善“糖尿病前期”
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前期”干预措施中最基础、重要且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肥胖或者超重患者,通过减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糖尿病前期发展到糖尿病。
如何干预“糖尿病前期”?杨力给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设定目标。除血糖指标外,体重、血脂、血压、尿酸等代谢指标也要重点关注,一般使超重或肥胖个体的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kg/m²,或体重至少下降7%,能达到预防2型糖尿病的作用。
其次,饮食上控制总体热量摄入。建议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选择低升糖指数、高膳食纤维、低热量、低脂肪、低盐的食物,以及摄入充足的蔬菜。避免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保持饮食均衡。同时,建议戒烟,不建议饮酒;
最后,规律运动也尤为重要。杨力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最后,四是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对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困难者也可考虑采用药物干预,及时就医。”杨力提醒。
文|记者薛仁政通讯员马彦韩羽柔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