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11月15日电(记者李发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巩固脱贫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怒江州的“头等大事”。记者11月14日从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怒江专场上获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怒江州因地制宜,重点落实“1223”工作机制,压实各方面帮扶责任,出台了“抓两头、带中间”政策措施,把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1223”工作机制,即压实“第一责任”,聚焦农民、村集体经济“两项收入”,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区域“两类重点”,狠抓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工作”。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怒江州持续巩固成果、衔接振兴,城乡面貌日益改善提升,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为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我们紧紧抓住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成立就业小分队、省外找岗小分队帮助群众解决务工就业难题。”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李文辉说。目前,怒江州26.4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59万人,其中15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2.41万人。同时,因地制宜“招小商”、办小微企业和帮扶车间,大力推行“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
草果是怒江州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李文辉介绍,怒江州大力发展草果等乡村富民产业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全州草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11.45万亩,研发出7个系列70余款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21.8亿元,带动16.5万“果农”人均增收3400元。2023年,怒江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087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42元,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均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