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古老皮影跻身“时尚圈”(3’19”)
[解说]皮影俗称“灯影戏”“傀儡戏”,巧妙结合了民间工艺美术与传统戏曲。2011年,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陕西是皮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渭南市华州皮影诞生于秦汉,完善于隋唐,流传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是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
汪天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县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他继承掌握了从制皮、雕镂、敷色等24道皮影制作工艺,并且发展了“推皮走刀法”,让古老的皮影得以良好传承。
受父亲影响,汪海燕自小开始学习东路皮影雕刻工艺,逐渐成长为“汪氏皮影”第四代传承人。
[同期]“汪氏皮影”第四代传承人 汪海燕
在我印象里,自己第一件玩具就是皮影,也就是皮影伴随着我至今。它的颜色和它的造型,还有它这个(表演)动作吸引着我,让我从小喜欢上皮影。我们的制作技艺就是24道工序,中间有一道独有的陕西东路皮影的这种制作技艺,我们叫“推皮走刀”的技法,也就是左手去转牛皮,右手拿刀不动,左右手配合着去雕刻皮影,我们陕西东路皮影里面雕刻的花纹特别精细。
[解说]在传承传统皮影制作技艺的同时,汪海燕意识到皮影的功能和价值在慢慢拓展。
为了更好地提升华州皮影的影响力,她将皮影与艺术装置、动漫等元素进行融合,让皮影跻身“时尚圈”。
[同期]“汪氏皮影”第四代传承人 汪海燕
我们的皮影最早是为皮影戏服务的,作为皮影戏的道具。跟着时代的这种发展,我们可能就是与时俱进,做一些适应当下的这种皮影的作品。为道具服务的是一种,还有一些艺术装置、艺术品,还有伴手礼之类的。像我们2017年去的威尼斯双年展,让我们的皮影走向国际的这种舞台,跟现代的艺术相结合在一起。近些年我们在做一些跟时尚品牌的这种跨界的合作,其实皮影它展现的方式还是挺多的,用我们皮影的技法雪花纹展现了芬迪标志的这种纹饰。像我们现在做的这种皮影的动画,(将)传统的表演形式融入现代的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我们的皮影。去表演皮影的同时,我们是在它的技法上有一些改良,在它的色彩上我们就更偏向一些晕染色。
[解说]得益于汪海燕的各种巧思,“汪氏皮影”频频“破圈”,其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不断得到社会认可。
作为“00后”传承人,汪海燕的儿子党飞华以新的视角延续着皮影的生命力。通过丰富皮影表现形态、利用短视频传播等方式,非遗皮影被玩出了许多新花样,以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新华社记者吴鸿波、蔡馨逸 陕西西安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