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升,国际市场增长稳定

第一财经 2024-11-15 16:00:08

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呈现上升但增速明显放缓的趋势。

在11月15日举行的2024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会议暨‘一区一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年度重点合作交流活动上,连续第七年发布的2023—2024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列报告(下称“报告”)得出上述结论。

根据报告,上海凭借强大的产业基础优势和效率优势,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由2018年的110.1大幅上升至2019年的115.3。2020年~2023年,上海的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分从116.3逐步增长至121.8。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在解读中表示,上海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波动上升,增长动能加快转换。在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创新开放相互支撑,内外链接正在加强。同时,外部市场多元丰富,制造服务加快融合。其中,国际市场表现不仅上升最快,增长也最稳定。根据2018~2023年的数据,上海重点产业竞争力中的国际市场表现指标增长平均增速最高——从2018年的99分增长到2023年的122.7分,平均增速为21.46%。

汤蕴懿提出,超大城市在制造服务方面展现出规模优势和创新与服务优势尤其值得关注,为其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机遇和优势。在投入服务化方面,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由2018年的113.2分上升至2023年的124分。

不过,报告显示,上海产业集聚程度有所下降,内外循环仍需打通。从平均六年的综合结果看,产业集聚和新技术产出指标依然较低。同时,上海在国内市场表现指标得分上已经连续三年呈现下降态势。

在产业集聚上,上海重点产业链存在较为明显的“集而不群”现象。从规模看,上海先后推出55家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已培育创建18家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和14家区级特色产业园区,总面积达到108平方公里,但与广东、江苏相比,上海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并不突出。

从投入看,2023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4%左右,较2022年的4.2%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近10%。然而与投入相比,上海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仍存挑战,上海科技成果技术领域与产业领域错配、不匹配等问题也依然存在。从2016年开始,上海已成为国内科技成果净输出地,但上海科技成果在地转化率仅为35.7%。

近年来,上海的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重点产业竞争力也趋于均衡。2023年,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传统行业和能源装备四大行业对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度合计超过78.42%,构成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推动力量。不过,上述四大行业的竞争力贡献度由2018年的81.62%下降至2023年的78.42%,这表明,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来源和集中度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结合未来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汤蕴懿建议,上海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未来可从更加重视创新引领,建设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更加重视开放合作,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更加重视核心环节,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更加重视低碳发展,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加重视要素打通,进一步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更加重视新型贸易,助力产业高质量主动全球布局六个方面着力提升。

0 阅读:5

第一财经

简介:第一财经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旗下的财经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