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一起离婚案件中,一位婆婆出资为儿子购买婚房,却因担心儿子和儿媳在未来可能的争吵中离婚、财产分割,暗中让儿子写下了一张借条。五年后,这对年轻夫妻选择了分道扬镳。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婚,公婆拿出了那张价值900多万的欠条,要求儿媳偿还这笔“夫妻共同债务”。而法院的最终判决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信源】光明网2024-11-14事发上海!女子傻眼:提出离婚,公婆竟拿出900多万元的欠条要求还款。
几年前,王女士(化名)为了儿子的婚事,花费巨资购置豪华婚房和汽车,力求为儿子媳妇的婚姻生活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而王女士一直有个心结,儿媳李梅(化名)家境一般,万一将来夫妻感情不和导致离婚,自己辛苦投入的财产会不会被分走?
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王女士瞒着儿媳,与儿子张强(化名)私下达成协议,要求儿子写下一张高额借条。她的打算是,一旦二人离婚,这张借条就可以作为“证据”,以便日后能要回自己投入的钱。
婚后的前几年,张强和李梅感情尚好,此时,李梅多次向张强提出,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入房产证中。王女士见他们的婚姻稳定下来,心中稍感安慰,便卖掉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用得来的 100 多万元为儿媳支付了另一套房子的首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夫妻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两人性格差异明显,常因生活琐事争吵不休,感情逐渐淡漠。最终,李梅提出了离婚诉讼。
在离婚诉讼过程中,王女士和丈夫突然拿出了一份总额高达 900 多万元的欠条,声称这些钱是夫妻俩在婚姻存续期间欠下的债务,要求李梅承担共同偿还责任。这些欠条包括了王女士夫妇为小两口购置房产、汽车以及其他生活支出所提供的款项。
法院最终作出了判决,这笔钱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女子无需承担还款责任,由张明个人承担943万元,并判决生效十日内向老张支付利息43万元。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父母为子女付出,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这种付出涉及到大额财产时,就需要明确其法律性质,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如果父母明确表示出资是赠与,例如在转账时备注“结婚贺礼”、“不用还”等,或者签订赠与协议,那么这笔钱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无需偿还。就像李阿姨当初卖掉自己的房子,用100多万为儿媳付了首付,如果当时明确表示是赠与,就不会有后来的纠纷。
如果父母以书面形式,例如借条,明确表示出资性质为借款,并约定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期限等,那么这笔钱就属于债务,子女需要按约定偿还。就像李阿姨让儿子写下的那900多万的借条,如果儿媳知情并同意,就构成了有效的借贷关系。
父母出资究竟是赠与还是借款,关键在于父母的真实意愿和明确的表达方式。仅仅口头承诺,很容易产生争议。因此,建议父母和子女在涉及大额财产往来时,最好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并保留相关证据,例如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协议等,以便日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