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女子去银行取40000元,工作人员告诉她需要支付15元手续费,女子让银行直接从取钱的数额里扣除就行,谁料,工作人员非要让女子重新缴纳,还必须是现金支付,女子没带,工作人员让她前往外面的超市换,女子当场怒了,随后做了一件事情,工作人员立马采纳女子的意见! 大厅里人不多,空调嗡嗡作响,柜台上摆放着几张促销海报,银行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忙碌着。 对方接过赵女士的卡,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却在打印单据时突然停下,抬起头,语气平淡地提醒道:“取款金额超过2万元,需支付15元手续费,并且手续费需要用现金支付。” “现金支付?”赵女士愣了一下,随即掏遍了包,翻遍了口袋,连根钢镚儿都没找出来,她便询问能不能直接从取款金额里扣?” 柜员一听,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手指却轻轻敲了敲键盘,像是在掸去空气中的灰尘,“不好意思,规定是手续费必须以现金支付,不能从金额里扣。” 赵女士一时间无语,她并非爱挑刺的人,但眼下的情况让她觉得匪夷所思,临时回家拿零钱根本不现实。 柜员低头继续忙着自己的事,手指指向ATM方向,冷冷地回道:“您可以先去取一部分钱,再去旁边超市换零钱。” 赵女士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住心头的不快,问:“那直接用手机支付行不行?” “手机支付不支持。”柜员依旧面无表情,仿佛面对的是公式化的问题,而不是一位焦头烂额的客户。 赵女士心里憋着一股气,转身走到大厅中央,用手机打开了录像模式。镜头扫过柜台,定格在工作人员身上。她并没有多说什么,但视频的存在无声地表达了她的立场、事情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她绝不会善罢甘休。 录像的举动似乎激起了银行其他员工的注意,场面逐渐变得微妙。 大厅里的空气似乎凝滞了几秒钟,几名工作人员小声议论着,有人低头看她的举动,有人飞快地跑向后面办公室。 不多时,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匆匆走了过来,应该是经理,步伐很快,眼神却藏不住一点焦急。 经理先是向赵女士表达歉意,然后将工作人员叫到一旁,低声交谈了几句。虽然细节听不清楚,但可以看到经理眉头微皱,时不时用手指敲着柜台。 很快,他回过头对赵女士说:“我们可以接受您用手机支付手续费,稍后将尽快为您完成取款。” 在手机支付后,她的取款顺利完成。拿到钱的一瞬间,她的心情复杂极了。一方面,她为问题最终解决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她又对银行的这套不近人情的规则感到无奈。 此时,社交媒体上已经开始转发她上传的视频——不到半小时,留言区就炸了锅。 “银行的规定真是死板到可笑!” “取40000元还被卡住,15块钱的事都不愿意帮忙?” “这样的服务还不如我家楼下的小卖部。” 看着评论,许多网友的支持让赵女士稍微舒了口气,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银行有银行的规定,不按规矩办事就会出问题。说到底,还是规矩重要。” 但即便如此,也不得不承认,银行在应对特殊情况时的灵活性确实不足。 甚至有人爆料,其他银行还有更奇葩的规定,比如临时冻结账户、卡片损坏补办要等一周等等。一时间,“银行服务死板”成了热门话题,许多人开始分享自己的遭遇。 这场关于15元手续费的风波,虽然小,但却在无意中撬动了一个行业的顽疾。 【信息来源:香港卫视《女子在银行取钱交手续费只收现金,不能从取的款里扣 认为被刁难》2024年8月30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