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白求恩被埋葬在河北唐县,由于他在前线战死,交通队只能秘密地把白求恩的尸体伪装成一个重伤的人,然后连夜赶路,将他送到了后方的于家寨。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河北唐县黄石口村因感染重病去世,享年49岁。他的逝世在中国抗战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位加拿大医生为中国革命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白求恩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大量药品,还在抗日战场上为无数伤员带去了生的希望。 在他病逝的那一刻,白求恩的遗体被迅速转移。由于其身材高大,担架不足以容纳,工作人员巧妙地用木棍横置担架上,以便安置他的遗体。为了避免泄露消息,担架上的“重病号”被遮掩了,周围人也被告知尽量保密。 遗体经过了多次转移,穿越了多个村庄。每到一地,白求恩的遗体都会在简陋的住所暂时停留。为了保密,这一过程都尽量避免引起外界注意。 11月16日,遗体终于到达于家寨,村民们按当地习俗为白求恩进行了简单的整容处理,并用新军装和红绸包裹。他的遗体被安置在村中央的大官房里,待当地军区领导向他告别。 11月17日,聂荣臻亲自前往向白求恩遗体告别。仪式简朴而庄重,聂荣臻与在场的军区同志一同向白求恩鞠躬致敬。之后,白求恩的遗体被安葬在于家寨南边的狼山沟门。 为了掩人耳目,葬地没有留下任何标记,三天后,日军对该地区进行扫荡,但白求恩的坟墓依然保持了隐秘。 1940年1月5日,晋察冀边区举行了白求恩的追悼大会,地点设在唐县军城南关的古阅兵场。会场的气氛庄严而悲痛,来自边区的党政军领导、部队官兵,以及周边地区的群众代表齐聚一堂。 数万人的悼念队伍,从南关出发,沿途经过江家沟、行营沟等地,最终回到南关。队伍一路前行,表达着人们对这位加拿大医学家和革命战士的深切悼念。 追悼会上,聂荣臻以沉痛的语气宣读了祭文,深刻表达了对白求恩无私奉献和革命精神的敬意。此后,晋察冀军区宣布,军区卫生学校与附属医院将更名为白求恩学校与白求恩医院,以此永远铭记这位国际友人。 白求恩的葬礼后不久,晋察冀军区决定修建一座宏伟的陵墓,作为对他无私奉献的永久纪念。这项任务交给了军区文化科副科长张维,他曾是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 经过深思熟虑,张维选定了位于古阅兵场的墓址,该地不仅环境幽美,而且与边区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聂荣臻审阅了设计方案后,给予了批准。 陵墓的建设在寒冷的2月展开,工兵连的战士们冒着严寒,奋力挖掘冻土。张维仔细测量后调整了墓址的具体方位,确保陵墓周围能够形成完整的圆形围墙。 随着施工的推进,墓体逐渐显现出其壮丽的格局。墓座中央是象征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五星形状,顶部将建起一个地球模型,寓意白求恩为国际主义事业作出的贡献。 墓前的雕像由刘廷芳负责,他出身雕刻世家,却从未见过白求恩。经过一番努力和与雕塑家李里的合作,刘廷芳最终完成了这尊高2米的白求恩雕像,形态生动、栩栩如生,白求恩的精神仿佛依旧在石像中闪耀。 1940年6月,陵墓建成并举行了庄严的落成典礼。全区一万余人集聚在此,聂荣臻亲自为白求恩的雕像揭幕。 到了1953年3月,河北省的烈士陵园迎来了白求恩等四位英烈的灵柩迁葬事宜。这项工作始于1952年11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河北省民政厅决定将白求恩、柯棣华等烈士的遗骸从唐县迁至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3月15日,唐县民政科组织了专门的人员,采取特别的方式小心地将白求恩的棺木从陵墓中取出。由于棺木重且庞大,工作人员从墓壁西侧开凿了坑道,用大绳将棺木拉出,确保棺木在过程中不受损害。 与白求恩同时起出的,还有柯棣华、刘云彪与曾海庭等烈士的遗骸。由于白求恩的棺木体积庞大且由沉重的柏木制成,搬运工作格外艰难。几乎二十名工作人员才将其抬上运输车,并用鹅卵石固定棺木,以防运输途中晃动。 当晚,四辆马车在夜幕降临后,载着烈士的遗骸驶向唐县。运输途中,当地的群众早早起床,聚集在路旁默默送别。 尽管运输队走的是河套路径,且白求恩的棺木异常沉重,但直到傍晚时分,才终于抵达唐县。次日清晨,唐县县政府举行了庄严的送别仪式,几百名干部和群众肃立在道路两旁,向这些英烈致敬。 随后,运输队继续前行,于17日中午抵达唐县火车站。下午,烈士的灵柩被运送到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并由马车运送至安葬地点。 在陵园内,白求恩的棺木被安置在一片空地上,灵台上竖立着十字架,背后是简洁而庄重的白求恩墓,墓碑上刻有中英文铭文,简要记录了这位国际主义英雄的伟大事迹。 参考资料:王雁,察哈尔编著. 《纪念白求恩》 2005
国际友人,为中国人民抗击日寇,救死扶伤,值得尊敬
对所有的抗日死士'应该一视同仁
唯一的一个加拿大好人
永远要记住在危难时刻帮助过我们的人,向诺尔曼,白求恩先生致敬[点赞][点赞][得瑟][玫瑰][玫瑰][玫瑰]
看你写的病句连篇
白求恩的精神永存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