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仙桂两回春”——唐代科考皇榜背后的录取博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18 07:31:45

刘永加

唐代的科考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考,那时中了进士和状元,要在皇宫外张贴皇榜,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知。张贴皇榜的背后,是录取过程的博弈。

优秀宗枝夺魁

在唐代,皇家宗室子弟是可以参加科考的,但是为了避免与民争名,唐朝廷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总觉着宗室子弟个个纨绔,没有真才实学,统统划归无才之列。其实并非如此,在唐文宗开成年间,就有一例,一位宗室子弟就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夺得了状元。他就是开成二年(837年)丁巳科榜首李肱。

在《云溪友议》和《记考》中记载:开成元年(836年),进士考试是唐文宗亲自出的题,由中书舍人高锴权知贡举,高锴是个不受请托、实心选才的人。他将录取进士的名单及其考卷呈交文宗亲加审阅。文宗很满意,将他升为礼部侍郎。并命他第二年继续权知贡举。第二年,恰巧有宗室子弟参加考试。唐文宗亲自出了考题:《琴瑟合奏赋》和《霓裳舞衣曲诗》。

考过之后,礼部侍郎权知贡举高锴经认真批阅,反复比较,录取进士40名,并拟出了名次,结果恰好第一名是宗枝李肱。正因为李肱是宗室子弟,他不放心,又将李肱的诗赋拿来反复吟诵,觉得确实堪称第一,便将名次确定下来,再将前五名的考卷装订成册,进呈文宗,并另具奏章说明各名次确定的理由。最终,唐文宗认可了高锴所排的名次,宗室子弟李肱就这样当了榜首。此后,李肱被授以“刘安之职”,即让他著书、修史,后历任岳、齐二州刺史。

一春攀得两重枝

唐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还在完善的过程中,远不像后代的宋、元、明、清诸朝那么严谨。所以,才出现了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乙丑科,因主考官董恩恭事先泄露考题被揭发,而将本次所取进士全部作废的奇事。后来,又因两次有人反映取士不公,而对已录取的新进士重加考校。可见,当时的进士状元录取博弈也是异常激烈的。

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和《全唐文纪事》等记载:这两次重考,一次发生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乙丑科。这次由谏议大夫陈商权知贡举,取进士27人,以张渎为状头,易重居第二。二月放榜之后,满朝议论纷纷,都认为取士不公,有严重的请托行为。于是,武宗命翰林学士白敏中等,对所取27人进行复试,结果有7人不合格,包括状头张渎,均被黜落。易重不仅仍被录取,且名次升为第一。这个易重为了参加科考,的确不容易,他自进京赴考至此,离乡已达6年之久,饱尝科考之苦。状头及第后,他激动地写了一首题为《寄宜阳兄弟》的诗,寄回家中:“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今朝遇已知。上国皇风初喜日,御阶恩渥属身时。内廷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侧面反映了他的艰辛与酸楚,以及功成名就后的欣喜之情。

第二次发生在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乙卯科。这年,刑部尚书崔凝权知贡举,所试诗题为《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赋题为《人文化天下》,以“观彼人文,以化天下”为韵。考毕,录取进士25人,以张贻宪为榜首,赵观文排在第八名。

出榜前,有个依附于中贵人的考生李滚,才学很差,得知自己被黜落,十分气愤,就千方百计找茬儿攻击这次考试。事先,由于中贵人的一再吹嘘,昭宗也颇赏识李滚的文才,听说他未被录取,自然很不高兴。在中贵人的怂恿下,昭宗密令近侍们到贡院门口拦着搜考生的夹带。这帮人有恃无恐,搜得十分仔细,连考生的头巾、靴子也不放过。事后,中使们回宫奏道,所取的20余名进士,没有真才实学的占了一半,外间议论纷纷,皆以为不可。唐昭宗听信了他们的话,便下令让翰林学士陆展、秘书监冯渥在云韶殿对本年新进士进行复试。昭宗还亲自拟定《曲直不相入赋》等四个题目,并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交卷。有个叫卢赓的称病不想参加复试,昭宗还传令让人将他抬到考场,后来查明他是到华阴县省亲去了,来不及赶回,其父卢倔只好上书请求将他除名,这才作罢。

复试的结果是只录取进士15人,以赵观文为榜首。张贻宪等5人不予录取,但允许来年再考;而崔砺、苏楷、杜承昭、郑稼等4人考得特别糟,不仅不予录取,而且还取消了今后的考试资格。为了安慰被黜落的包括卢赓等10人,每人赐绢3匹。主考崔凝因此被贬为合州刺史。

正是由于这次重考,赵观文才得以脱颖而出,自然十分高兴,他的朋友也为他高兴。诗人褚载作《贺赵观文重试及第诗》:“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已把色丝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作者为文史学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