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育儿宝典”

齐鲁壹点 2024-11-18 08:48:11

文|程瑞

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儿育女始终是人生的重要篇章,尤其在古代社会,这一行为被赋予了更为神圣与庄重的色彩。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到藏经洞的宋代绢画,这些珍贵的文物如同一扇扇神秘的时间之窗,轻轻推开,便能窥见古人育儿的风貌与智慧。

发现于莫高窟的《父母恩重经变画》共有6幅,分为绢画和壁画两种,两幅绢画分别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和伦敦大英博物馆,其余四幅壁画在莫高窟238窟、156窟、170窟及449窟。

在古代,孕妇的怀胎十月与分娩过程,是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充满了神秘与敬畏。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的《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便如同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将这一过程细腻地呈现在眼前。画中,孕妇分娩时的紧张与恐惧仿佛触手可及,那无声的呻吟与家人的焦急之情,似乎穿透了千年的时光,直击心灵。经文中的描述更是如诗如画,细腻入微:“月满初生下,慈母怀惊怕,只恐命无常,赤血滂遝洒”,不仅是对分娩痛苦的直接描绘,更是对母爱伟大与无私的深情颂歌。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古代,每一次分娩都是对生命的考验,更是对母性力量的深刻见证。

婴儿出生后三日的“洗三朝”习俗,是古代育儿文化的重要一环。莫高窟第290窟的“九龙灌顶图”便是对这一仪式的生动再现。画面中,九条金龙在空中腾云驾雾,喷水为初生的太子沐浴,五位身着唐朝服饰的妇女围绕其间,场面既庄严又神圣,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神秘而古老的年代。这一习俗源自佛教,佛陀降生时的九龙吐水,不仅是对佛的尊崇与敬仰,更寄托了人们对新生儿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与期盼。从宫廷到民间,洗三朝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而隆重的礼仪,直至宋代演变为满月礼,这一传统至今仍在许多地方得以保留与传承。《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中的浴儿画面,则如同一幅温馨的家庭画卷,将母爱与家庭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屋内,一位母亲与丈夫静候佳音,屋外,年长的女子正小心翼翼地为婴儿洗浴,年轻的侍女在一旁温柔地协助,画面温馨而和谐。

婴儿出生后,哺乳成为母亲的首要任务与神圣职责。《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中,一位母亲盘腿坐于柔软的毯子上,解襟哺乳,侍女静静地守候在一旁。在唐及宋代,敦煌地区有幼童三岁断奶的习俗,这意味着母亲需经历长达三年的哺乳期,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巨大付出,更是情感上的奉献与深沉爱意。

更令人惊奇的是,敦煌壁画中还发现了与现代婴儿车极为相似的古代婴儿手推车。在莫高窟第156窟的《父母重经》壁画中,一位女士推着一辆精巧的四轮婴儿车,车内婴儿安详地躺卧着,两侧系有安全带,设计之精巧与用心,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更彰显了古人对育儿细节的极致关注。

育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养育与呵护,更在于精神的培育与滋养。敦煌壁画中,儿童的生活场景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既有玩耍嬉戏的快乐时光,也有学习读书的勤奋身影。敦煌文书《太公家教》中的“养男不教,为人养奴;养女不教,不如养猪”,更是如同一句振聋发聩的警世名言,道出了古人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与期盼。在古代,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接受一定的教育,以培养品德、增长知识,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壁画中,孩子们或弹奏乐器,或表演杂耍,或认真读书,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更反映了古人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与智慧。

古人的育儿方法,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深刻的哲理。从怀胎十月的艰辛与不易,到洗三朝的圣洁与庄重,再到哺乳与育儿的智慧与用心,以及寓教于乐的成长教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但育儿的核心——爱与责任,永远不会改变。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