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方涛通讯员黄枫婷
11月15日,2024年浙江省基层文学联盟培训班在杭开班,浙江省作协党组成员朱丽军到会讲话,浙江文学院院长、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主持开班仪式。
由浙江文学院主办,《浙江作家》编辑部发起的浙江省基层文学联盟培训班,已连续举办十五年,在提升编辑业务素养、培养发掘新人作家、促进内部工作交流、提升文学创作能力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架设起双赢的桥梁。今年,5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基层文学内部出版物的主编、副主编,地方作协、文联相关负责人参加培训。
以创新引领文学生命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也是文艺的生命。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创造,这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对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朱丽军现场发言
朱丽军在讲话中指出,基层文学编辑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立场、见解和思考。在文学的道路上要坚持文化的守正创新。要坚守文学生命线,提升阅读、创作能力,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把中国语言与中国叙事更好地结合起来,展现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引导青年作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特色,动员各方人才,打造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要认真做好基层文学编撰工作,更要做出本土特色,提高编辑水平,在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方面强化阵地意识,坚守人民立场,让文艺百花园为人民绽放。要构建良好的文学生态,打造浙江文学阵地,发现更多的文学新人,引导青年作家挑大梁、出作品。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立足文学高原勇攀文学高峰,做好在文艺阵线上的互帮互助,发挥旗帜、窗口、纽带的作用。
活动现场
每一期刊物都是一次攀登
为办好本次培训班,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专门邀请了《清明》杂志主编赵宏兴、《青年文学》主编张菁,分别从编辑技能、编务素养提升,如何处理好编辑与读的关系等反向切入,就编、校、创、联等话题进行专题讲授、交流分享和现场答疑。
赵宏兴进行主题文学讲座
“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只有一流的编辑才能办成一流的刊物。编辑只有和作家交流密切,才能了解他们的作品,好的编辑和作家是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比如,《清明》是双月刊,每年要发五六十篇小说。每一期杂志的出版,对主编来说都是对高峰的一次攀登。”《清明》杂志主编赵宏兴总结了办刊的“一动一静”:“动”就是要让读者对刊物产生感情,不能高高在上,和读者断层,要出去寻找,与读者进行交流。“静”就是案头工作,在家要能坐得住,刊物的大量工作是在案头完成的,工作的强度决定着杂志的质量。
张菁进行主题文学讲座
《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张菁围绕“以文学记录同时代的温暖前行”这个话题,详细分析了《青年文学》专号的特点,如科幻文学、城市童话、生活·未来·镜像、女性作家、新作家、现在出发·小说专号等,其中的文章都具有各自的调性和受众,这些专号的成功,充分彰显了精准定位对于文学刊物的重要性。张菁强调,要“关注现实、扎根人民,把握新时代的主动脉”,编辑们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才能更好地引导读者去感受文学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张菁还分享了《青年文学》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和线下活动等多渠道宣传发行的经验。她认为,新媒体时代为文学刊物提供了更多元的传播途径,编辑们可以尝试创新宣传模式,让文学作品触及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进一步扩大刊物影响力。
程士庆主持开班仪式
浙江省基层文学联盟作为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联络地方、助推文学的基础力量,依托《浙江作家》建立的网络,有牢固的基础,也有不断更新的方式与方法涌现。《千岛湖》《墨池》《龙港文学》《海中洲》《畲乡文艺》《群岛》《鉴湖》《苏溪亭》《南苑》《杜湖》《山阴》等十余家基层文学出版物的主编、编辑纷纷献计献策,建议各地之间加强联动,通过举办读书会、采风活动、主题征文活动等进行征稿,并就如何扩大稿源、提升来稿质量、传承发扬地方文化特色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经过精彩的交流学习,与会人员表示,在与专家的互动交流中发现了文学创作更大的空间,只有把经过反复实践的经验,通过作家的笔去呈现去传递,才能抵达更多人的内心深处。要挖掘凸显各地文学出版物的潜力,使编辑人员进一步拓展思路,打开视野。
相信此次培训班将为浙江省基层文学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众多文学工作者们将带着所学所思,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实践,为浙江文学阵地的建设添砖加瓦,让浙江文学在创新与传承中绽放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