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化
石门地处澧水流域,文化远古悠远,底蕴深厚。
先祖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神秘土地上留下一串串古老印迹。
遗址遗存星罗棋布,文物考古普查发现旧石器18处,新石器21处,商周至明清41处,古城址3处,古窑址2处,古窑藏12处,古墓葬18处(新石器1处,春秋战国、汉代400余座),古崖墓2处,还有建筑、寺庙、宗祠、衙门、书院、楼桥、塔坊、碑刻、石雕等名胜古迹数以百计。其中,皂市遗址、石门文庙、夹山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梯云塔等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处处遗址犹如历史长河中驿站,孕育沉淀千古往事,诠释石门文明变迁。
绵绵文脉宛若一部“地下通史”,演绎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
溯源释义县名,区划千年数度变革
自南北朝置石门郡始,县名历经1400多年时光流转。
岁月沉淀时间,历史丰腴文化。古邑为荆楚之地,秦隶黔中郡慈姑县,汉为零阳县地。263年(三国吴永安6年),析置天门郡。283年(晋太康4年),置澧阳县,同为天门郡治,治所今县城。《今县释名》:“秦隶黔中郡慈姑县,汉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吴永安六年改隶天门郡”。
558年(永安2年)南北朝陈武帝,后梁肖察(于江陵即位皇帝之后)罢天门郡,更置石门郡。589年(隋开皇9年),废石门郡,置石门县,澧阳郡管辖。唐属澧州。五代,因之。宋属澧州澧阳郡,元属澧州路,明属岳州府澧州,清属澧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属常澧、常德专区、常德行署、常德市。
县名因地形而得名,传说源由多元,或县城东二里处两岩壁立如门,或县城西三里杨岭岗与新街口附近之石山,隔河对峙似门,或县城东15里处岩门口。
旧石器时代遗址写就石门远古人文序曲
青狮岭、燕尔洞洞穴、瓦窑堡、胡家凸等遗址最具代表性。
青狮岭遗址,考古出土大量打制石器,鉴定距今30万年旧石器早期,揭开这片人类原始氏族部落神秘面纱,见证30万年前石门先祖就在澧水、渫水流域安营扎寨,繁衍生息。
燕尔洞洞穴遗址,湖南省旧石器晚期唯一人类化石点。1982年出土人类牙齿、股骨以及犀牛、东方剑齿象牙化石等,考古学称之“石门人”。2至3万年前皂市镇凤堡岭上石门晚期智人就能制作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刀砍火种群居生活。
瓦窑堡遗址,鉴定属晚更新世早期。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配合三江口水电站建设,1988年省文物考古所袁家荣、储友信等领衔进行抢救性发掘。采集砍砸器3件,尖状器2件,盘状器2件等石器。以大石片制作砍砸器为主,石料为石英砂岩质和燧石质河砾石,石片角度90°至130°,打击点明显,半锥体凸出,放射线清晰。砍砸器用硾击法单面打击而成,器形粗糙,打制简单。
胡家凸遗址,距县城4公里,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地表1米以下网纹红土中发现石器,采集多台面石核、尖状器、砍砸器等7件石器,扁砾石制成。
此外,王家山、大龙潭、烟支堆、八亩大地、雷山坡、竹家堡、癞子岗、项家山、后西溶、桅岗、秀峰堡、七松等均发现石器等遗存。
新石器时代遗址诉说石门史前文明
文化堆积层出土打制石器、陶器陶片等遗物,城址、祭坛等遗存,揭示史前文化发展实景,说明已构建国家政权形态,为研究上古社会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提供佐证。
以皂市遗址(下层遗存)为代表,冻青树属大溪文化,窑坡山、梅家河、广寿桥、龙长丘、刘家桥、大龙潭、新关、阳泉、永固、大河洲、将军渡、丁家山、重阳树等13处属龙山文化,还有添坪所、南坪等遗址点。其中龙山文化为史前文化典型代表,以黑陶为主,距今4000~5000年。
这些遗址遗存为湖湘及长江中下游古文明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开启石门农耕文明新纪元。
皂市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沬若将其写入著作《中国史稿》第2册。澧阳平原重要大遗址之一,20世纪80年代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物考古重大突破之一。与澧阳平原周边旧石器晩期燕尔洞、乌鸦山、新石器城头山、丁家岗、汤家岗等遗址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为构建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谱系与年代序列树立完整标尺,追溯了洞庭湖西北岸和湖北江汉平原西南部新石器早期、商代青铜、东周楚等古老文化,明晰了与本区域旧石器文化渊源关系。
遗址,被考古界命名“皂市下层文化”,原始社会遗存丰富,文化层跨度连贯,极具代表性。位于皂市镇石坪村渫水北岸,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总面积101余公顷,核心区达9万平方米。1977年、1981年、2001年,省文物考古所、省博物馆、县博物馆等先后组织三次考古发掘,113个探方出土大量新石器、商代、东周等三个时期遗存。文化堆积层厚1~2米,其中新石器遗存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为距今6800~7500年,以直口折沿高领罐等为特色标识,早于有别于长江中上游“大溪文化”,与沅水中上游“高庙文化”、恩施巴东“城背溪文化”相近,经大溪文化连贯至龙山文化。商代文化层遗物丰富多样,个别探方发现商周之间遗存。石器有斧、锛、凿、网坠、盘状器、刮削器以及小型燧石工具,其中段石锛属石器中珍品,细石叶技术巅峰之作,灰石磨制而成,长方形,通体磨光,一侧面有突出肩,长6.2厘米,宽3.2厘米,厚1.2厘米,重56克。石铲为墨英石磨成,上窄下宽,铲正面平滑,背面粗糙,刃缘呈弧形,长9厘米,宽5.3厘米,厚0.9厘米,重92克。先民除了制作细石器,还创新制造“新石器”——陶器,如直口高领罐、弇口罐、圈足盘、器座、釜、钵、支垫、杯形器等。陶器制法、器形、纹饰均显原始粗糙,火侯低而不匀,多为红陶,少数为夹炭黑灰陶和酱色陶。动物化石多为梅花鹿、水牛、羊、豪猪、老鼠、龟等残骨、牙齿、颈骨。
怀化高庙和泸溪下湾2处高庙文化遗址,距今7000~7800年,分别为2005年、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现诸多“灰坑”等祭祀遗存,出土大量新石器陶器、石器及少量玉器和骨、蚌器等遗物。其中,我国最古老具凤鸟、兽面、八角星等神像图案装饰陶器,年代最早白陶制品。陶器,夹砂或夹炭褐陶和黑褐陶为主,红陶较少,偶见白陶。高领罐、曲领罐、敛口罐、敞口罐、双耳罐、釜、圜底钵、圈足盘、敞口碗、簋形器、圈足杯、斜方形支座等器类,造型以圜底和圈足为主,除绳纹外,各种图像或几何形组合刻划或戳印纹居多。
长江巫峡巴东楠木园“城背溪文化”超前于新石器中期“大溪文化”,别称“前大溪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1994年4月武汉大学进行试掘,文化堆积厚约1.5~2米,出土釜、罐、圈足盘、支座等陶器,原始古朴,红陶为主,次为灰褐陶,夹砂、夹炭、夹蚌。火候较低,陶胎疏松,器表面饰细绳纹、线纹等。
商代遗址见证南方青铜器艺术和土著多元文化融合
皂市商代文化层,1977~1978年出土沾有铜渣红烧土块,1980年发掘炼铜坩埚、熔铜炉、大块铜渣及2件石范,并出土4件铜器,2001年发现箭簇、鱼钩和小件饰物等青铜器,具中原、土著、三星堆等多元文化元素。
青铜文化遗存,属湖南最古,突破殷商时期南方不炼铜传统认知,标志洞庭湖区商代中期已进入青铜时代。湖南青铜文明源起于商,盛兴于周,孕育于中原文化母体,呈多元文化发展于南方。青铜器,宗教、祭祀和战争方面意义重大,礼制、神权和地位的象征,商周“明贵贱、辨等列”的标识物,即所谓“藏礼于器”。鼎之类重器象征社稷,古书古籍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文化层出土石斧、锛、纺轮等石器,个体较大,磨制精细。其中石锛乃细石叶技术制作珍品,红色硅质岩,通体磨光,磨制规整,呈梯形,刃部锋利,小巧精制,长4.8厘米,宽2.9厘米,厚0.9厘米,重25克。出土土陶俑、鼎足、矮足豆、箭簇、鱼钩、骨刀、骨锥、凿等,均为小型工具。陶器多为泥质红胎黑皮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较少,与中原同期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存在较大差别。纹饰多方格纹、绳纹,另有附加堆纹、云雷纹、重圈纹、S纹、浅刻划横人字纹;鼎、鬲、斝、爵、簋、碗、大口缸、豆、罐等器类,属商代中期遗存,相当郑州二里冈遗址上层。与澧县斑竹商代晚期遗址出土鼎、甑、鬲、缸等陶器存在明显承袭关系。与龙山苗儿滩坝嘴、里耶溪口商代遗址出土大口缸、深腹罐、深腹钵、壶、鼎、豆、器盖等陶器组合相似。除了中原文化,与永顺不二门、桑植朱家台等遗址一样,土著文化特征明显。
宝塔遗址,商至宋元时期灰坑、沟、房屋、熔炉、墓葬等遗迹近500处。发现大量红烧土、炭末和炭渣,出土大量商代、东周、汉晋、宋元等时期的石器、陶瓷器及植物种子等遗存。其中,商代遗存丰富,采集陶瓿、圆锥足鬲、陶簋、假腹豆、缸形鼎等,仿铜风格纹饰器物等,其中圆锥足鬲、假腹豆和缸形鼎等具土著文化特征。商代熔炉遗迹或与青铜冶炼相关。2座保存相对较好的半地穴式房屋,平面形状接近圆形,10平方米左右,坑内铺垫细沙,周边立柱,留有进出门道。采集釜、鼎等炊具和器盖,底部或腹部均有烟熏痕迹,推测用来煮熟食物。动物骨骼有明显火烧痕迹,不排除当时用烤处理食材。盛伟推测,3000多年前石门已食用猪肉,“当时没有油、盐,也没有炒菜工具,所以处理食材主要有煮、蒸、烤三种”。
周边湘西商周遗址分布广泛,多达50余处。诸如,龙山里耶刘家堡、三元、苗儿滩、洗车河、永顺不二门、保靖酉水渔场、泸溪浦市下湾等考古发现土著、中原、广汉十二桥(三星堆)、峡江等文化元素。陶质陶色以夹砂褐陶为主,中原文化表现在大口缸上,土著文化以圜底器为大宗,纹饰采用刻划戳印等手法,曲线折线为主图案。
土家族由土著濮人、巴人、楚人等不断共生融合发展而来。“濮”最早见于殷墟商朝甲骨文。汉朝《孔安国传》:濮在江汉之南。濮人,最早聚居于汉水与长江之间沮漳流域的土著民族。商周属“南蛮”,势力强大,但缺失统一联盟,支系众多,部落分散,互不认同统属。《史记·楚世家》载:“(楚武王)始开濮地面有之……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百濮”遍及我国中南西南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先秦时期,巴人、楚人、苗人、汉人进入沅澧流域,与土著濮人杂居,形成文化多元湘鄂西先民群体。秦汉魏晋时期,称之“五溪蛮”“武陵蛮”“酉溪蛮”“天门蛮”“澧中蛮”“零阳蛮”等。石门先民还称之“石门蛮”“溪峒蛮”。石门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溪里卡”,亦称“七里卡”。湘鄂西战国墓葬考古彰显土著与巴人、楚人共生共建。楚文化、巴文化和土著文化相互影响,彼此融合。潘光旦认为古代巴人为土家族重要源头,秦灭巴后,巴人南迁,进入鄂西和湘西北,与土著文化融合,成为土家族先民。
纵观石门商周遗址与武陵山区永顺不二门、龙山坝嘴、泸溪下湾、桑植朱家台、恩施缕水刘家河、清江鄢家坪、来凤牛摆尾、酉阳笔山坝等遗址一样,均彰显中原、峡江大溪、广汉三星堆、土著多元文化,关联度高,表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广泛悠远。
除皂市、宝塔遗址,商周至明清遗址尚有高桥、平东、永固、军家垱、明阳、闫家坝、保尔桥、东方桥、雷公嘴、曹市、天供、台丘、龙家坪、鲍家坪、梅家湾、添坪所、麻纳口、庙丘、南洄、马鞍等。
“錞于之县”名副其实,全国罕见
錞于,战国至汉代巴人军营打击军乐器,用于进军、收兵、祝捷等活动,与战鼓配合指挥进退。“两军相当,鼓錞相望(《淮南子·兵略训》)”。
虎钮錞于,武陵山区最具代表性共性文物,虎钮独特设计乃巴文化象征,最早为春秋战国时期,以重庆涪陵古代巴国贵族墓出土虎钮錞于为地标。
本县古窑藏以錞于窑址最具特色,7处出土战国至汉代时期虎钮錞于23件,其中,1983年新关镇安乐村熊家岗河滩边,一次出土15件。一个县出土錞于数量相当于湘西州(24件)、湖北恩施州(23件)。周边张家界4件,贵州松桃5件。武陵山区湘西、张家界、常德、恩施、重庆、贵州等地属古五溪,与古“巴子国”为邻,文化交融影响深远,錞于分布最具说服力。唐朝梁载言《十道志》:“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曰五溪”。
湘西州享有“錞于之乡”美誉。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錞于达24件,其中,龙山3件、花垣2件、吉首6件、保靖5件、泸溪4件、永顺4件。除罕见马钮型外,多为虎型钮和桥型钮。汉代马钮錞于,藏于湘西州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造型优美矫健,神态生动鲜活。通体圆筒形,肩围大而腰围小,铜绿色,无纹饰,合范铸造。平顶盘,唇口边较宽,盘中央铸下蹲战马一匹,昂首嘶鸣奔腾之状,浑身刻有纹饰,耳目清晰,马嘴含衔,马身上辔,马背饰鞍。
湖北恩施,虎钮錞于为主,其中双虎钮錞于,全国仅发现2件,建始景阳革塘出土双虎钮錞于,最为完整珍贵,通高55.5厘米,肩径29×34厘米。此外,1972年利川忠路和1990年咸丰甲马池墨池寺先后出土两个虎钮錞于,甚为珍贵,盘上铸刻人首、鱼、船、网等纹饰,典型巴文化特征。
文庙,石门文化地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孔庙,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艺术等价值较高,集革命旧址和古建筑于一体,古建筑魅力独特,历史见证者。
20世纪20~30年代,“石门农民协会”“政治讲习所”“苏维埃石门县政府”及“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所在地。
湘西北规模较大、院落完整、时代关系明晰的木结构古建筑,庙内尚存大量碑刻等附属文物。
文庙始建于1052年(宋皇祐4年),庙址多次变迁。1371年(明洪武4年)县丞刘澄鼎建,1444年(明正统9年)知县王茂增修。1504年(明弘治17年),邑侯周帮将文庙迁建今址。1561年(明嘉靖40年)建名宦祠、乡贤祠、启圣祠等。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多次修缮或重建,其中1886年(清光绪12年)增修左右门楼和尊经阁;1891年(清光绪17年),张中丞筹修尊经阁、棂星门、泮池桥、脚道、石栏、拜场、周围垣墙等。1946~1949年,石门简易师范学校设于此。文革时期遭到较大破坏。
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原4进3院,现存3进2院,自南而北中轴线上依次:头门、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已毁)、乡贤祠、名宦祠,两侧有耳房、碑廊、文武官厅、钟鼓楼、厢房、礼(乐)器库等,所有单体建筑以石栏板廊道相连。其中,泮池两侧置“道贯古今”牌楼,棂星门为4柱3门3楼,主楼明间7踩斗拱5攒,次楼为7踩斗拱3攒,“棂星门”匾额乃清乾隆皇帝御书。
文庙屹立千年岿然不动,凝望这方生生不息土地,任凭沧海桑田,朝代更替,见证儒家“崇文重教”精神传承。
秀峰书院,又名天门书院,创建迄今288年,见证石门近代风云变幻。1940年7月更名忠烈祠,石门中学设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更名石门二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736年(清乾隆元年)知县潘曙创办,1740年(乾隆5年)知县鲍启泌接力兴办,初创期间房屋二间,陈设简陋,但一时文风丕振,大为生色。1768年(清乾隆33年),知县许耀祖用俸禄及捐款重修,置以匾额,赐名“秀峰书院”,建二门二进,讲堂三间,斋房设正心、进德、时习、明道、诚意、居业、日新、正谊8间。1830年(清道光10年),知县曾维桢捐资修缮并更名“天门书院”。
清代砖木结构建筑,堪称湖南传统建筑艺术宝库。其石构件、木构件朴素端庄,典雅大方,台基四周墙脚及阶檐铺垫长条形青石。过大门一进为厅堂,面阔二间,进深二间。头门,方形石门,气势恢宏,刻“浩气英风长留天地,傧笾旅事报赛春秋”门联,头门正面封火山墙,单檐瓦顶,弧形镂空石材相连略望柱,石料砌成菱形几何图案,镂刻精细,厅堂左右置耳房,房前配青石天井,封闭清静。二进为讲堂,左右置厢房,面阔二间,进深二间,单檐、小青瓦硬山顶、尖山式封火墙,背顶正中置葫芦宝瓶,脊背两侧绘以花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康熙年间刻《石邑天门书院会议膏火资费并经理章程碑志》石碑立于此,1992年移往石门文庙。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原三进圆门、院落及西侧六面迭檐阁藏书楼等建筑拆毁。
添平千户所遗址及《添平所志》,土司制度鲜活标本
覃氏土司治所“公侯干城”遗址,位于所街乡渫水南岸留驾坪。1369年(明洪武2年)设立以来,覃添顺及其后裔于此大兴土木构筑城堡,占地130余亩,城墙周长约1266米(380丈),高2米。衙署前设仪门、头门,置大堂5间,二堂3间。主房设奉先祠、文会堂、讲艺楼、守训楼、听事厅、监狱所、恩荣牌坊、永贞百柱楼、土地祠、月池、接官厅、鼓乐楼、甬墙、东西辕门、演武厅、内五营舍,外五营舍等。历经145年后,1514年(明正德甲戌年),土司覃善教(覃添顺第六代孙)对其大规模重修。民间传说所街衙门,麻条压脊,鲁班每百年下凡整修一次,可见其工艺之精湛。
明朝开国丞相魏国公徐达亲临颁布诰命,挥毫题写斗大金字“公侯干城”封匾。明太祖后裔澧州华阳王朱宾正(墨庵)慕名专程前往,题“光裕堂”匾额,并为大堂赠题楹联:“统十隘七里之军民,大公无我;司九夷八蛮之锁钥,与国同休”,横批“天下为公”。
《添平所志》,1566年(明嘉靖45年)添平所正千户覃继勋编纂,旨在存史、资政,记载添平卫所辖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分关隘、十八土司、城池、乡村、市镇、津渡、古迹、建设、居家、署塾、政行、赋予徭、器械、礼乐、物产等篇目。虽然清雍正13年“改土归流”,但雍正谕旨批复土司改称“千总、百总”,世袭职衔仍传承。添平守御千户所土司自治政权自1369年建立,至清朝末年存续402年,土司(正千户、千总)世袭24代。
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载:“添平所,即宋天平、台宜寨。明洪武2年,台宜寨长官司覃添顺被洪武帝诰封‘武德将军’,任天平台宜隘千户所土官正千户职,改‘天’为‘添’,恩予世袭”。
添平千户所,与九溪卫、永定卫首尾相连,屏蔽岳、澧,为容美土司、桑植土司之咽喉。实行封建领主制度4百余年,“不张官,不设吏,以土官治土人”,土司独立掌管辖区土地、人民、职官、财帛等,军政与民政合一。鼎盛时期,添平千户所管辖辽阔,成为湘鄂边土家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塞。以本县新关镇以北全域为中心,北接壤五峰渔洋关、松滋,东至湖南澧县东门乡,南至慈利国太桥、苗市镇,西毗连桑植白石乡、鹤峰走马镇,辖区3400多平方公里。
康熙《九溪卫志》载:“其本所地方,东抵澧州界,南抵九溪、慈利县界,西抵各土司界,北抵渔洋关、长阳、松滋县界。四至周围千有数百余里,此形势之大略也。把守施州、施南、忠(或中)建、中峒、上峒、下峒、卯峒、蜡惹、蜡壁、东乡、散毛、大旺、漫水、木栅(误记,即木册长官司)、金峒、唐崖、容美、桑植等十八峒,控制诸苗关,为荆、澧、松、宜之要冲,石、慈、九、永之籓篱”。
覃添顺,添平所首任土司,武陵山区知名政治、军事历史人物,又名覃顺,别称“七里公王”。1329年(元朝文宗天历2年)出生,孔武高大,智勇双全,娴习韬略。从小跟随“行军总管”父亲覃绪祖治理闯天下。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凭借其初通文墨,机智勇敢,不久接管郭子兴队伍,改组成义军,除暴安民,战无不胜。徐达、杨璟等英雄豪杰归附于其麾下。与此同时,沔阳(今仙桃)人陈友谅投奔红巾军后伙并徐寿辉,占江洲(今湖北武昌)为都,在江汉、荆州、常澧等地与朱元璋争夺地盘。1362年,陈派兵包围台宜寨(今所街乡瓦店头),寨主覃添顺选择毗邻铜峰山(今铜锅寨)作为制高点,安营扎寨,且战且守,策应白竹垭、柳家台。陈围山一个月,久攻不破,最后不得不放弃,转攻常澧。从此覃名声大震,周边群雄公推其为“台宜寨主”。1365年2月,陈友谅大乱澧州,朱元璋遣魏国公徐达率兵激战3天,一时难克澧州。这时,徐达向覃求援,正当徐被陈团团包围紧急关头,覃率领1200土兵冲杀过来,陈折兵大半,夺路逃往江州,徐达乘胜攻克澧州。不久,覃收到陈友谅劝降书后,深思熟虑,拒绝归降,感到朱元璋号令天下,深得人心,做出决择归附魏国公徐达,并将所部土兵造册呈报澧州。因解困有功,归顺朝廷,1369年洪武帝朱元璋诰封覃为“武德将军”。覃在当朝影响力较大,明代著名大学士、当朝宰相李东阳为其撰写《墓志铭》。
添平千户所覃氏土司城遗址,和永顺老司城、恩施唐崖土司城、遵义海龙屯土司城等世界文化遗产遗址一样,我国古代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多民族管理智慧的重要物证基础。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着汉、土家、回、苗、白、佤、蒙古、维吾尔、朝、壮、满、侗、瑶、畲、傣、布衣、彝等民族,明朝之前定居的覃、陈、郑、唐、向、田、万、刘、赵、张、贾、胡、蹇、庹、谭、彭、黄等诸姓,数百年来,共生共荣,和睦相处,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以土家传统习俗为主石门风情,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传承发展样板。
人文石门,未来可期
穿越时光隧道,追寻先祖足迹梦回30万年,纵贯古今,一窥石门前世今生,厚重感荣耀感油然而生。
恍惚间,漫步古今同在时空,抬头盛世中国,低头远古文明,追思触摸缕缕古今同春遗风,隔空相遇对话千古风流人物,找寻石门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坐标和方位。
古色石门,漫长考古挖掘发现这片土地如此朦胧神秘,风雨飘摇,古韵悠悠,远古人类原始氏族部落家园。饱经沧桑的旧石器、新石器、商周、唐宋清等文化遗址遗存,自古藏于山水间,岁月悠长,不断释放着石门人文历史的流光溢彩。
古城古镇,古寺古庙,古塔古碑,书院宗祠……时光厚重,灯火阑珊,源远流长,见证汉巴土蜀楚文化多元融合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新征程上,石门正在践行“让文物活起来”,大手笔谱写铺陈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画卷,高质量科学保护研究利用文物,着力讲好石门人文历史故事,加快文旅融合蝶变跃升发展,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作者单位:湘西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