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望用上国产原研创新药

南方都市报 2024-11-18 16:11:2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多发于老年患者,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万例。中国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相对欧美国家较低,但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具有发病年龄低、侵袭度高等特点。以往,全球患者要有效治疗和控制疾病,需要使用目前唯一的一款靶向药物——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

随着国内创新药物研发的加速,我国自主原研的第一款,全球范围第二款药物已经进入审批环节,并有望纳入优先审批。亚盛医药18日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选择性Bcl-2抑制剂APG-2575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并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

据悉,该项目申请是基于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关键注册II期临床研究结果,并在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总缓解率等研究指标上观察到了不俗表现。

剑指“难成药”靶点,国产原研新药打破空窗

Bcl-2是一种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在许多恶性血液肿瘤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中过度表达,是癌细胞逃避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靶向并抑制Bcl-2蛋白一度成为了癌症治疗的热门研究策略;Bcl-2也自然成了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然而,自Bcl-2靶点在1985年被首次发现起,历经30余年后,仅有跨国生物制药艾伯维的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于2016年获批上市,随后8年过去了,全球范围内尚无第二款药物问世。

至今,全球仅有维奈克拉获批上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尚未有任何一款Bcl-2抑制剂在中国获批。维奈克拉2023年全球销售额2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据市场分析,维奈克拉峰值销售有望在2026年达到60亿美元。

究其根本,Bcl-2靶点的药物开发难度极高。因其作用机制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结合界面比较大,很难设计小分子去抑制并发挥阻断作用。此外,Bcl-2靶点位于线粒体膜上,线粒体是双膜结构,属于细胞中结构最复杂、最难的部分之一,药物需要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后才能进一步作用于线粒体膜上,这无疑更加大了成药难度。

由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APG-2575,则是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恢复肿瘤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此次APG-2575获国家相关部门的受理,意味着Bcl-2靶点新药领域的长达八年的空窗即将被打破;在近40年时间跨度后,全球第二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即将诞生。

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博士表示:“目前全球仅有一款Bcl-2抑制剂获批上市,充分说明了该领域药物研发的难度和挑战。亚盛医药创始团队在细胞凋亡领域已有20多年的研发历史,针对Bcl-2靶点更是深度布局。”

国内首个治疗CLL/SLL的Bcl-2抑制剂

填补临床急需

根据国际权威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多发于老年患者,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万例。在中国,这两种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相对欧美国家较低,但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具有发病年龄低、侵袭度高等特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约20%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进展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尽管免疫化疗及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这两种恶性肿瘤患者初治缓解率,但因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患者预后不佳、疾病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和肿瘤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难治、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仍迫切需要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Bcl-2抑制剂的出现让这一患者群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革新。目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已将Bcl-2抑制剂推荐为传统方案治疗失败患者的治疗首选,当前,国外的临床治疗已进入了“无化疗”“固定疗程”的新时代。

APG-2575是全球第二个、中国首个看到明确疗效、并进入关键注册临床阶段的Bcl-2抑制剂,在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治疗领域具备广阔的治疗前景,特别在患者中具有单药和联合治疗潜力。此次APG-2575的NDA受理,意味着该药物有望成为国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领域首个上市的Bcl-2抑制剂,填补临床急需。

“全球同类最佳”潜力

加速在全球层面多适应症领域开发

作为全球第二个、中国首个看到明确疗效、并进入关键注册临床阶段的Bcl-2抑制剂,APG-2575的临床进展颇受全球肿瘤学界关注,频频亮相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等国际顶级学术盛会,并多次斩获口头报告。

已公开的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相较于全球首个Bcl-2抑制剂因耐受性而采用起效较慢的剂量五周梯度递增方案,APG-2575采用每日梯度剂量递增的创新给药方式,在4-6天内完成剂量递增这不仅可实现快速剂量递增,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治疗剂量,还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为患者带来快速应答,同时安全性良好,不增加肿瘤溶解综合征(使用该类型药物的主要副反应之一)的发生率。这意味着APG-2575这一全球同类最佳潜力药物有望成为患者更安全、有效,且便捷的治疗选择。

曾有业内权威专家点评:“四周阶梯递进给药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达到最终的治疗剂量,缓慢递增可能并不是最有利于疾病控制的给药策略。如果新的Bcl-2抑制剂研发过程可以考虑采用降低风险的策略,既不增加患者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又能更加快速让患者接受最终治疗剂量的药物,让患者得到获益,这显然就是一种真正‘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

目前,APG-2575正在开展多项注册III期临床试验。随着未来更多适应症的探索与获批,APG-2575这一中国原创、国际领先的药物将为全球血液肿瘤患者带去新的治疗选择。

杨大俊博士表示:“我们将加速APG-2575在全球层面多适应症领域的开发,更快地造福患者。同时亚盛也将继续坚守‘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使命,带来更多重磅创新药物,惠及更多患者。”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

0 阅读:6

南方都市报

简介: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