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当超市老板投身猕猴桃种植

多彩贵州网 2024-11-18 22:02:19

编者按:

折翼天使,人生有别样精彩。

贵州生活着286万残疾人。“羽翼”折断的他们,冲破生理心理双重束缚,拥抱世界,激励更多人向光而行、逐梦未来。

追光的人,终将光芒万丈。多彩贵州网陆续推出贵州残疾人创业或助残故事,讲述他们从“追光者”成长为“发光者”。

视障者刘家松是贵州安顺普定县的猕猴桃种植大户。

他投身农业的时间并不算久。在迅疾向前的时代,很多农家孩子力争逃离土地,去追逐更广阔的世界。却也有人逆行折返,回到起点,探寻简单的生活方式。

2015年,刚满30岁的刘家松在普定县马官镇金荷村租赁下一片土地,发展种植业。在这之前,他在线下零售行业打拼多年,存款已至万千元,下半辈子即使不努力,只要不折腾,钱也够花了。

然而,投入种植业的近10年里,刘家松都在“倒贴钱”。他以往的积蓄,以及生鲜超市的营收,皆源源不断地注入猕猴桃园区的扩建与运营中。

不过刘家松很满足。他日复一日地与骄阳、土地、汗水为伴,和周边果农对抗天灾、解决困难、共享丰收。“没有哪种收获,比一场丰收来得更扎实。”他形容,这是一种踏实而缓慢的生长。

带着移动的“家”迁徙

刘家松曾担忧要怎样对抗在果园里孤独时光。

刚开始,妻子在普定县城管理生鲜超市。绝大多时间,他独自住在果园临时搭建的板房内。走在山地里,身边只有数不尽的猕猴桃果树。甚至一整天,都没有能搭话的人。

这与刘家松早年辗转奔波、跻身喧嚣集镇的生活大相庭径。

刘家松幼年与姐姐嬉闹时意外伤到眼神经。经治疗矫正后,左眼矫正视力仅0.3,不佩戴眼镜,就只能看到人的轮廓。读书时,他没被分到靠前的座位,看向黑板一片模糊。那时他性格腼腆,不好意思去跟老师说明情况,只得凑合着听讲,成绩很快遭遇“滑铁卢”。

刘家松初中毕业后,在江苏省江阴市一家皮革厂找了份工作。通常来说,配料工都是年纪大的工人担任,刘家松也被分到此岗位。配料粉尘很大,戴着口罩作业,不到2小时就要更换一次。

换了几份工作,刘家松皆因视力问题,无缘技术工岗位,只能当杂工。他意识到打杂不是出路,省吃俭用存了12000元后,刘家松决定返乡做点小生意。

买了辆三轮车,刘家松和妻子四处赶乡场,摆摊卖服装。他们吃住都在车里,如同带着移动的家迁徙。走到哪儿,家就在哪儿。

跑了2年多,存得些积蓄,刘家松便在贵州毕节织金县少普镇租了铺面做生意,随后陆续在织金县8个乡镇开设连锁服装超市。平日里,每家超市雇佣1位店员看守。哪个乡镇赶集,刘家松就带着员工赶往那个集镇的超市帮忙。在电商还未兴起的年代,刘家松的连锁服装超市生意兴隆。紧接着他又在普定县城开了一家生鲜超市。

随着快递网点逐步覆盖到乡镇与村寨,刘家松敏锐嗅到了实体店的颓势,他关停服装超市,在普定县马官镇金荷村租赁100多亩地,尝试种植小黄姜。按照以往的奋斗经验,他认为只要死心塌地去做,就能发展好。结果1年下来,反倒亏了钱。

土地被迫闲置,刘家松思考着出路。在修文县的亲戚家做客,他一眼相中了地里的猕猴桃。于是他沉下心学了技术,购置种苗回来栽种。

这一种,就是8年。

近10年与猕猴桃树相伴

与漫山遍野的果树相伴,刘家松很快学会如何应对孤独。

他逐渐享受与果树相处的时间。感受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听着风的声音和山间鸟鸣,带着周边村民在地里劳作,期待果树开花、结果,是纯粹的快乐。

农事总会不尽人意。种下猕猴桃的第3年,恰逢首次挂果的年份,100多亩果树却在开花季遭遇了夹杂着冰雹的暴雨。雨停后,刘家松走到地里,捡到的冰雹有鸡蛋那么大。枝桠上的花,全被打落在地。

“焦虑得一晚上没睡好觉。”刘家松很丧气,想将果树都铲了。当地农业局领导拉住他,劝他再等等看。下一年,猕猴桃树全部挂果,采摘得13万斤。

轻轻搓搓表面散落的毛,将深褐色的外皮轻松剥下,果肉紧致又香甜。晚来的丰收,使刘家松终于在亲朋们的质疑声中扬眉吐气。于是他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已有960亩猕猴桃。

每年4月,猕猴桃树雄花开放时,是刘家松一年中最紧张的时节。

猕猴桃属雌雄异株果树,自然条件下授粉不良、坐果率低,大多采取人工辅助授粉。雄株开花时间略早于雌株,采摘下来晾晒干,待雌花开放。雌花花期为3天左右,因此授粉工作得争分夺秒。

起初从修文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授粉效率很高,但支出的吃住行费用、劳动报酬也很高。而住在附近来务工的村民,仅凭肉眼,几乎很难分辨是否授粉成功,劳作中接个电话,或是上个厕所回来,就记不得要从哪棵树、哪朵花接着干。到了丰收季,才发现某一小片树无果。

若村民参与授粉工作,刘家松会提前购买加工好的雄花粉。里面添有红色的石松粉为辅料,利于观察雌花是否授粉成功。

跟传统的瓜果等水果相比,猕猴桃的特性在于后熟。从外观上看,普通人很难分出它究竟熟没熟,买回去要等几天才能揭晓。有顾客反应,在市场上购得的猕猴桃,放了几月还是硬邦邦的,不会熟化,也不会腐烂。

“如果猕猴桃种植过程是规范的话,这往往是过早采摘导致的。”刘家松坚持,抢占市场固然重要,但保证水果品质永远是第一位。

在田园牧歌里探路未来

做农业,并非靠热爱与勤奋就能稳住一切。

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刘家松又扎实体验到“既要种好树,又要卖好果”的难点。

他开始跑市场。普定县及周边县区的水果店、超市,一家一家地跑。拿货给他们卖,不接受。刘家松一咬牙,决定降低自家利润的同时,还承担风险:“卖出去,我们分利润;卖不出去,果子坏了,我开车来拖走。”

此模式下,刘家松与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商超达成合作。他还向周边40户农户发放了猕猴桃种苗,只要果实的个头与糖分达标,他就回收来销售。经2年合作,80%的合作方都主动提出,从代卖转为直接进货。谈到这些,刘家松觉得自己将近10年在农业上的坚守有了回报。

今年,园区的猕猴桃又遭遇了冰雹。幸而得到了广州市花都区东西部协作资金80万,用于搭建防雹网。

“最棘手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刘家松深信,以后会越来越好。他规划了农文旅的蓝图,正着手农家乐和研学基地的建设。目前已有100多株猕猴桃树被省内外顾客认养,一棵树每天收0.2元的管护费。待到猕猴桃成熟季,他们可来此体验采摘、品尝农家饭。

刘家松还在猕猴桃园里种植了樱桃、冬桃、黄桃、金秋梨等果树,以丰富采摘的多样性。刘家松认为,城市人需要现代文明,也需要田园生活,二者互为补充。

为生计在外闯荡多年,刘家松不乏迎来送往的江湖气。他的猕猴桃园,每逢节假日都有客人来用餐。关于园区环境、采摘模式、水果品质,或是餐食口味,他都会认真地问询客人建议。但每至暮色降临,他总会房间里“躲”起来,避免看不清人而带来的误会。

已近不惑之年的刘家松常思考“乡村振兴”的意义:“若我们生于土地的人,都不愿回来养护土地。故土如何振兴?”

他希望儿子大学毕业后能回来“接班”猕猴桃园的建设,“他或许不会像我对土地有那么深的感情。但我希望他将来想回归时,能有一片丰饶的田园。”

本网记者:李思瑾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袁小娟

三审:李蓓

0 阅读:0

多彩贵州网

简介:主推贵州省内重大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