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宰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四季穴位贴敷

新浪财经 2024-11-19 07:02:13

转自:南京晨报

穴位贴敷。

“最近穴位贴敷了几次,膝盖的疼痛感减轻不少,有效果!”“自从听了医生的话,经常来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现在的失眠情况少多了!”从上个月开始,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响应居民需求,在中心四楼中医馆开设了针灸康复科穴位贴敷门诊,利用传统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居民中的一些常见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居民听说效果好都主动来该中心接受治疗。

家门口的穴位贴敷治好病

“我在这儿贴了几次,再配合针灸等治疗,膝盖疼的毛病减轻不少,有效果!”近日,在该中心中医科主任、针灸康复科副主任中医师吉成军的诊室里,记者见到了68岁的居民鲁阿姨,她直夸穴位贴敷的效果好。原来,鲁阿姨右膝关节肿痛三个月,不能进行屈伸活动,行走困难,在三甲医院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滑膜炎”,口服药物后效果不佳。她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吉成军医生来做穴位贴敷治疗。经过吉医生查体后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吉医生当时给鲁阿姨制定了针灸温针治疗方案,结合他们研发的中药穴位贴敷,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鲁阿姨膝盖疼的问题减轻不少,目前已能屈伸,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就能顺利康复。

来吉成军处就诊的辖区居民汪女士才52岁,诉入睡困难超半年了,而且中途易醒,同时伴有胃胀、嗳气、纳食不香,既往还有高血压十多年。她来到吉医生所在的穴位贴敷门诊,经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证,吉医生给予她针刺,脐灸等治疗,并结合中医辨证的证型在穴位上进行中药贴敷,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汪女士的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胃胀消失了,睡眠质量大幅度提升。

中药穴位贴敷有着悠久的历史

吉成军介绍,中药穴位贴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晋代开始,有医家开始将药物贴敷于脐中穴位,唐宋两代,穴位贴敷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并出现了大量的专方。中药穴位贴敷主要是通过中药对体表相应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促进药物经皮吸收,间接激发相应经络的经气,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使药物随经络传到五脏六腑,达到治病的作用。

穴位贴敷法的特点在于具有双重治疗作用——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可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一方面,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穴位贴敷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该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简便,对于老幼体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

特色穴位贴敷疗法,一年四季都可贴

吉成军称,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穴位贴敷也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二者在冬季和夏季交替应用,阴阳互补、有序循环。中心设穴位贴敷门诊,并根据人体与气候等特性,推出“二十四节气”特色穴位贴敷疗法,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贴。在采用中医经典方的基础上,以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并可针对个体体质不同,通过补肺、健脾、益肾的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行通畅,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可预防及治疗反复发作的疾病和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免疫功能低下、空调综合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泄;小儿脾胃虚弱厌食、遗尿;痛经;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等)。穴位敷贴不仅可以治病,还能增强体质,缓解“亚健康”症状。

这些注意事项需要密切关注

吉成军提醒大家,穴位贴敷毕竟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同时要关注下面这些注意事项。

1.敷药前评估患者,清洁皮肤,随调配随敷用,防蒸发;

2.治疗期间加强巡视,如有痒热痛感为正常,若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应及时揭去药膏并对症处理;

3.敷药后注意固定,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4.室内通风,注意防暑,适当活动,但不要剧烈运动。

5.贴敷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烟酒、少食辛辣刺激品、冰冻食品、豆类及豆制品;少食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虾、螃蟹等);

6.避免贴敷部位空调直吹,影响治疗效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钱鸣摄影报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