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庆钰菡
11月15日下午,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在厦门天元酒店举行。论坛由中国影协,中国作协社联部,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汇聚了多位文学和电影领域的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学者以及影评人,共同推出“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并以“当代电影的文学属性”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电影与文学共创活动。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和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分别在论坛上致辞。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健东,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武军,爱奇艺电影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作家、编剧冉平、李修文,作家须一瓜,导演、编剧方刚亮、宁敬武、袁媛、霍猛、李睿珺,德格娜,编剧黄海、杨薇薇,作家、编剧,影评人、《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香港城市大学文学及历史系教师李思逸,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杨蕊等数十位影视文学界嘉宾出席论坛。论坛由电影频道主持人郭玮主持。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文学是电影的基因库。今天,电影如何扮演时代精神的同行者,以文本为路径,对社会和时代议题发言?文学又如何深潜影像本体,在新媒材的领域变换万端,蓄势发力?本次“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都一一纵剖,捭阖详拆。并且进一步构筑文学作品向影视作品转化的实操平台,由中生代导演与编剧携手,从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小说选刊》百部优秀文学作品中遴选他们眼中的可改编佳作,从电影角度进行专业推荐,展开丰富灵动的融合落地方案,为优秀文学作品进入电影视野、推动电影内容升级提供更多可能性,让电影吸纳更多清新的文学血液,在风旗摇荡的文化兴替中,一直拥有开阔勇锐的锚定力。
宋智勤在致辞中指出,新认知指导新实践,新赋能引领新风向。文学与电影的共创共生,解码中国故事的创作奥秘,探索电影叙事的迭代升级,期待作家和电影人交流互鉴、相互激荡。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在致辞中说道,一年前,在中国作协的鼎力支持和宏森书记的关心帮助下,我们联合开展了“文学与电影——北影大讲堂”名家讲座活动,先后举办7场论坛、邀请12位国内一流作家走进校园,并通过全网直播,实现播放量破五千万,取得了广泛好评。今天“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在第37届金鸡电影节隆重发布,得益于中国作协提供的百部鲁迅文学奖参评及小说选刊获奖作品支持,得益于中国影协金鸡电影节组委会专业高效的组织策划工作。我们相信各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文学与电影的双向赋能,出人才和出作品的同向发力。
本次文学论坛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作品发布,“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项目推介和圆桌对话。
在“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作品发布环节,湖北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李修文正式宣布了八部入选作品名单,分别为:《空无一人》《月光草原》《傩戏》《骑鹅的凛冬》《总统套房》《瑞贝卡》《故香》《何秀竹的生活战斗》(排名不分先后)。
李修文指出,这些作品从中国作协推荐的百部优秀文学作品中遴选而来,由业内导演和编剧精心挑选,具备很强的影视改编潜力。他还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计划,能为优秀文学作品找到更大的展示平台。
在“文学与电影共创计划”项目推介环节,八位知名导演和编剧依次登台,分别介绍了他们推介的作品,并从专业角度分享了改编思路和创新方向。
方刚亮导演推介了作家傅星的《空无一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讲述了一次火锅聚会中逐步揭开的群体记忆与社会问题,其中的形式与结构严谨整一,且引申出的社会问题也为电影改编提供较大的空间。此外,方导强调了类型化创作的重要性,呼吁通过电影手法强化文学作品的现实冲突,使其更具观赏性和市场吸引力。
宁敬武导演推荐了作者杨方的《月光草原》。他结合电影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了该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影视化潜力。《月光草原》通过喜剧、荒诞与黑色幽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当代情感困境。他提到:“电影和文学共创,价值所在就是有深厚的文学转化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可能成为我们电影改编的重要宝库。”在改编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戏剧冲突与情感递进,使影片更具叙事张力。他将此作品对标《瞬息全宇宙》《爱情神话》等风格化作品,期待以新疆版的视角呈现独特的文化体验。
李睿珺导演推荐了作家陈夏雨的小说《傩戏》,这是两个双胞胎兄弟的故事,他们彼此之间关于傩戏脸子的部分形成了一个勾连的关系和比较紧密的双层套层结构。《傩戏》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的影视化维度,非常紧密的人物关系,这对双胞胎一开始是相互配合,但是到了后来变成了兄弟俩之间的内心嫉妒,临近结束的时候又变成了救赎。李导提到:“无论从戏剧形式上,还是小说文本所提供的人物的心理复杂度和情节密度非常适合被用来制作一个偏现实主义,但是又有悬疑色彩的类型片。”
编剧杨微微推介了作者郑小驴的小说《骑鹅的凛冬》。她说这部小说像狙击手一样静静地瞄准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逃避、背叛、暧昧、厌倦,臃长中的不甘和激烈,而残酷中又透露出温柔和纯真。文风非常简洁,细节很生动,小镇的人物各具特色。
编剧袁媛推介了作者莉莉陈的小说《总统套房》,她说这部小说兼具娱乐和深度,作为一部小说天生自带的文学性、社会性、哲学性都包含在其中,带出了底层人群之间温暖而脆弱的依存关系。小人物在困境中追求尊严与温情的细腻刻画是非常有机会呈现出笑中带泪的真实感。
导演霍猛推介了作者刘汀的小说《何秀竹的生活战斗》,他说小说为我们铺垫了一个非常夯实的人物小传和人物性格的基础。如果你看完这些东西之后会非常理解这个人物,她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女性角色,她可能是我们看过电影的一个女性结合体。比如像《万箭穿心》里的角色,就是打不死的小强,非常坚韧。所以她的性格底色,智慧以及她的战争精神让这个女性有非常强大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跟我们当下现实很贴切,能够引起大家的共情和共鸣。
与会嘉宾认为他们的推介翔实准确,都抓住了各自作品的创作核心,并且能引发观众对未来改编后电影样貌的充分想象和期待。参与活动的影视公司产业端纷纷在会后与作者开展了版权对接。
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杨蕊主持,对话嘉宾为作家、编剧冉平,作家、编剧李修文,作家须一瓜,香港城市大学文学及历史系教师李思逸,作家、影评人、《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
对话围绕“当代电影的文学属性”展开。作家兼编剧冉平以自身的创作经历为切入点,回顾了电影从单纯讲故事到追求深层次价值的转变。他认为,文学性赋予电影的,不仅是叙事深度,更是一种与现实社会紧密关联的灵魂。优秀的电影需要讲好故事,但更需在故事背后深挖其精神内核,冉平分享了他的剧本六字经,就是新鲜,有趣和动人。他说:“新鲜就是题材和视角的新鲜,要关注年轻人时下的问题都是真问题,要能代入年轻人的视角;有趣是搞笑,就是荒诞、幽默后面的那个东西,它有意义,有味道,有趣。这个东西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大家都能够感同身受。动人,用时尚的话来说就是能够提供情绪价值,大家能够感同身受,能够跟你情感上达成一致。”
作家李修文则指出,文学性并非僵化的概念,而是在不同时代不断演变的表达方式。现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小说越来越散文化,长篇小说越来越短。过去的主人公有一个漫长的历程,完成一个英雄的壮举或者完成一个使命,而这样的叙事——某种程度上家族式的叙事——在今天这个时代越来越难以成立。某种程度上可以讲,细节美学,微小之义,正在修改着今天的电影文学特质。在文学的内部其实也发出了迫切的召唤。
学者李思逸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文学与电影的双向关系:电影不仅从文学中汲取叙事经验,也倒逼文学反思自身的独特价值。电影中的文学性往往跟叙事技艺有关,不是直接对叙事的翻译,不是将以语言描述的故事用影像再把它重新讲一遍,而是通过电影叙事空间的建造重新丰富、重新阐释。并对沈从文小说美学的电影表现中“抒情”和“事功”在今天如何和年轻人进行意义的链接进行了探讨。
而作家须一瓜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韩江的小说《素食者》的改编案例,分享了文学为电影提供深度创作土壤的意义。她说道:“有的时候把我的小说交给电影人的时候,我会真心地跟他说,小说停止的地方才是电影的出发。”小说家是倔强的,小说家力图在发现人生更多的,比如说隐秘的空间,情感的、精神性的缝隙。作家有的时候就像章鱼一样的存在,可能不一定有章鱼聪明,但是那个触须的坚韧、探索、不断地向上攀升,不断地去探索任何一个可以进入的人生的裂缝。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艺术的最高目标都是触及人性的深处,探讨存在的困境与可能性。
阿郎则从当下电影工业的发展问题出发,直言电影行业正面临类型化叙事的瓶颈,而文学性恰恰能够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就内容来说,文学可能更多的是关注那些失败者,而电影也往往愿意赞美那些成功。文学注重渺小,电影眺望伟大。从结局的角度来讲,文学可以给一个很开放式的结局,但电影一定要完成闭环,给观众一个情绪性的出口。电影需要在工业化的框架中保持独立性,为创作者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但电影又从某种角度启发文学,让文学叙述有了更为本能的身体冲动和动作性。
该场圆桌对话内容丰富恳切,聚焦当下,从电影到文学,从文学到电影,对话还在继续。如何找到今天文学与电影时代共谋的发展路径,与时下的社会场域展开短兵相接,和年轻群体开辟深度的精神链接,将始终是久盛不衰的讨论话题。在未来,也将有更多作品能在文学与电影的交汇处,留下很难磨灭的精神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