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孝庄病逝,康熙伤心不已,崩溃大哭,谁知,走出孝庄的寝宫后,他就命令下去:“拆掉祖母生前最喜欢的5间宫殿,棺椁也先不要下葬。”此后孝庄停灵三十七年。
(主要信源:人民资讯——《康熙数十年不葬孝庄的隐情》)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平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哪一件不是足以名垂青史的功绩?
更别提他五百多次普免天下钱粮,“永不加赋”的遗训更是流芳百世,然而这些耀眼的光环背后,却隐藏着这位帝王复杂的人性。
他既是英明的君主,也是冷酷的父亲,既有仁慈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如何评价这位功过参半的帝王,成为了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康熙的童年注定是孤独的,幸好有祖母孝庄太后悉心照料,才让他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平安长大。
幼时宫中天花肆虐,也是孝庄太后守护着他,才让他躲过一劫,顺治帝驾崩后,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朝政大权却落入多尔衮之手。
又是孝庄太后在背后运筹帷幄,扶持幼主,才使得康熙最终夺回权力,可以说,孝庄太后不仅是康熙的祖母,更是他人生的导师和精神支柱。
这种特殊的亲情,深刻地影响了康熙的性格和情感观,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拆除了她生前居住的五所宫殿,建暂安奉殿停灵,三十七年后才最终入土为安。
有人说康熙不孝,可谁又能体会他内心的无奈和挣扎?孝庄太后临终遗愿是不愿惊扰皇太极陵寝,也不愿与顺治合葬,康熙只能出此下策,以尽孝道
康熙的文治武功毋庸置疑,他平定三藩之乱,稳定了国家局势;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驱逐沙俄,保卫了国家领土完整;发展文化,促进了社会进步。
他重视民生多次减免赋税,留下“永不加赋”的遗训,然而,这位仁君的另一面,却令人不寒而栗。
他对皇子们极其严苛,几乎所有成年的皇子都曾被他革除爵位或遭受体罚,他对臣僚也毫不留情,剥皮、抽筋、五马分尸等酷刑,在他统治时期屡见不鲜。
这种残酷的统治手段,与他的仁政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暴露出封建皇权的专制和残酷。
虽然他很残酷但是他也很孝顺,孝庄太后的身后事,成了康熙的一块心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一方面是出于对皇太极的感情淡漠,另一方面也是不愿劳民伤财。
她与皇太极年龄相差悬殊,感情基础薄弱,皇太极的后宫中,还有孝庄的亲姑姑孝端文皇后,以及深受皇太极宠爱的海兰珠。
在这样的环境下孝庄很难感受到来自丈夫的关爱,后世还有一些关于孝庄与多尔衮关系的传闻,更增添了这段历史的扑朔迷离。
但无论真相如何康熙都必须尊重祖母的遗愿,然而,孝庄又不愿与顺治合葬,这使得康熙左右为难。
他只能选择将孝庄的灵柩暂厝于暂安奉殿,直到雍正年间才最终建陵安葬。
康熙晚年依旧勤于政事,但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也让他心力交瘁,1722年,康熙病逝于畅春园,享年六十九岁。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最终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后世对康熙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赞他的文治武功,有人批评他的残酷手段。
有人说他宽仁,有人说他冷酷,但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能否认康熙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与缺陷并存,他的仁慈与残酷交织,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