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遇到困难随时联系我”……“警察妈妈”上门走访,与留守女童及其家人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女童近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嘱咐孩子们有困难、有疑惑随时找“警察妈妈”。
这是湛江公安积极推动开展“警察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女童活动,对加强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效能的全新探索。从2024年5月起,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指导下,湛江市公安局先行先试,紧扣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身心健康呵护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警察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女童活动,通过女民警结对当好留守女童的“警察妈妈”,以女民警的柔情力量呵护留守女童,推动实现“关爱一名女童,温暖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的社会效应。
全方位部署,结对关爱“一个都不能少”
活动开展以来,湛江市公安局不断加强动员部署,逐一建立留守女童与女民警结对工作台账,全面完善留守女童父母、委托监护人、家庭情况、学校等内容,为深入开展结对关爱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能让尽量多的留守女童得到关爱,湛江市公安局组建结对女民警帮扶队伍,构建以县(市)局、分局女民警为主体,市局女民警协助补充,警种部门包片帮扶的模式,全力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除了由女民警组成“警察妈妈”队伍外,还在全市各地采取成立关爱工作站、所队分片包干、男民警协助女民警走访、“一对多”结对等措施,实现全面结对关爱,做到“逐一结亲不留空缺、关心关爱不漏一人”。
同时,为强化结对精准性,湛江公安在对全市14周岁以下留守女童进行深入摸排后,还对女童进行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评估划分,精细关爱措施。根据留守女童分色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走访频次和关爱内容,做好结对对象的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全市640余名女民警组成“警察妈妈”队伍,各地共核查建档14周岁以下留守女童4500余人,结对覆盖率100%,累计实地走访留守女童11900余人次。通过走访掌握留守女童问题及困难388个,已解决380个。
以爱之名,温情守护留守女童“爱的成长路”
在吴川出生的留守女童小沈在父母离异后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对其疏于管教,其情绪易激动,在校纪律表现较差。吴川市公安局“警察妈妈”林小燕通过多次入户走访、电话沟通交流了解该女童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落实精准关爱措施。一方面,“警察妈妈”联系到吴川市妇联“舒心驿站”为小沈开展心理辅导,带她参加各类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另一方面,在小沈生日当天,“警察妈妈”还与她的家人共同为她庆祝生日,让她充分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很快,小沈与“警察妈妈”建立了良好的结对关系,情绪和性格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同时,小沈的父亲在“警察妈妈”多次沟通和影响下,也逐渐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终决定回到本地务工,陪伴小沈成长。
在结对关爱留守女童期间,“警察妈妈”做到“四个一”(即每周一电话、每月一走访、每学期访谈班主任、每年过一次生日)措施,打好“四张卡”(即爱心联系卡、关心访谈卡、快乐生日卡、小小心愿卡),关心关爱女童,让她们感受到“心有人抚、难有人帮、成长有守护”,建立温暖结对关系。同时,通过开展护蕾宣讲、亲子小广播、捐书活动、拓展活动、集体生日等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为女童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而在“警察妈妈”的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留守女童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已有360余名留守女童的父母回家务工或将女童带到身边一起生活。
多方协作,同心撑起留守女童“爱的守护伞”
12岁的留守女童小谭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良性引导,她不仅已经辍学,还曾因情绪异常低落外出失联,后被当地派出所民警找回。徐闻县公安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强化部门联动,第一时间联合县妇联对小谭开展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工作,协调她重返学校参加小升初考试,由结对民警、社区干部及学校老师轮流走访小谭,协调专业心理咨询师跟踪关注小谭思想动态,并给予系统性的心理辅导,为其配对“邻家妈妈”,还协调镇政府、妇联和派出所与小谭的母亲见面沟通,推动改善其成长环境。
13岁的留守女童小钟跟随婶婆生活,父亲在外地务工。今年秋季学期,本应报读初一的小钟辍学在家,“警察妈妈”走访获悉后,积极推动小钟重返校园。同时,“警察妈妈”积极协调廉江市女企业家协会爱心捐资助学,帮助小钟解决学杂费和必要生活费用。小钟入学后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秀。
在帮助小谭和小钟的过程中,徐闻县公安局、廉江市公安局积极协调多方力量和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也是“警察妈妈+N”机制落地推广的实践经验。
湛江市公安局以“警察妈妈”为“支点”,发动各级组织、家庭、学校等力量,主动牵手妇联“爱心妈妈”、民政“双百社工”、镇街“综治网格员”、团委“志愿者”、教育“老师妈妈”等,串联起关爱留守女童的“关爱守护链条”,不仅让湛江的留守女童感受到母爱的温情,也为她们创造了与爱同行、向阳成长的良好生活学习环境。
文、图|记者余胜容通讯员湛公宣